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学习与思路

/ 2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学习与思路

芦宝燕

芦宝燕青海省投资咨询公司

摘要量价分离形态、“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适应市场经济

关键词清单报价模式思路

预算定额长期以来是我国承发包计价定额的依据,但随着建筑市场化进程的发展,这种做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预算定额编制中,国家指令性内容多,如各地区的单位估价表、固定的费用定额、有权部门公布的调价文件等。在招投标竞争定价和评审中标价时,仅以标底作为参照标准,这就造成了投标企业不是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努力降低个别成本上,而是拼命在“追标底”,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无法确定出合理低标价,使招投标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意义。因此,跳出传统的工程预算定额编制,以及预算计价方式的模式,编制适应于工程量计算计价办法的新的计价规律是十分必要的。为适应建筑市场改革的要求,国家针对工程预算定额编制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改革措施,实行量价分离,以保证工程质量,使价格逐步走向市场化。因此,作为一名工程造价人员在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中应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思考,尽快适应及熟悉清单报价的模式与思路。

一、工程量清单、报价的概念及应用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由有编制招标能力的招标人或受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依据《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投标须知、工程设计图纸等,编制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的名称和相应的清单明细。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所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拟定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按企业定额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消耗量定额以及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市场价格信息,结合市场竞争情况,根据工程量清单及所计列项目的综合单价,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规费、利润和税金等,并考虑风险费用。风险费用指投标企业在确定综合单价时,客观上产生的不可避免误差以及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施工现场条件复杂,恶劣的自然条件,施工中意外事故,物价暴涨以及其他风险因素所发生的费用,进行汇总合计后,作为工程投标报价的数据,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的计价模式。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合理低价中标,就淡化了标底的作用,有利于发挥企业自主报价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规范业主在工程招标中的计价行为。它主要应用于招标、投标,也适用工程概算、预结算等。其作用是为了能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通过市场的作用,优化各种相关资源的配置,提高经济效益。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建设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的需要,符合“企业自主定价,市场形成价格,政府间接调控”的价格运行机制,符合国际惯例,体现了工程价值规律的性价比。

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对原有定额计价模式的改革,与原有定额计价模式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

1)、工程量清单计价采用综合单价计价,综合单价应由完成一个规定计量单位工程所需的全部费用组成。与现行国家颁布的定额及费用水平相比,有些还综合了技术措施费及施工单位降低的成本费。这种计价方式有利于推行企业定额的编制和应用,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与管理,使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能够及时在工程实施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2)、工程量清单计价要求投标单位根据市场行情和自身实力对工程量清单项目逐项报价,其一是遏制工程招标中的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规行为;其二是有利于招投标工作顺利进行,由投标单位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编制综合单价,优价中标,克服了原有定额计价招标的不足。

3)、工程量清单计价具有合同化的法定性,投标时的分项工程单价在工程设计变更计价、进度报表计价、竣工结算计价时是不能改变的,从而简化了工程项目在各阶段的预结算编审工作。

三、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必要性

1)、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工程造价深化改革趋势。

我国长期以来工程的承发包计价,一直以定额为计算依据来确定工程造价。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这一制度的弊端表现的也越来越明显。第一是量价合一,形成了一种活市场死单价的市场竞争矛盾,不能在市场中真实地、客观地、准确地反映建筑产品价格。第二是现行预算定额综合程度较大,施工实物性消耗和施工措施性消耗不分,不利于施工企业发挥优势,提高竞争力。第三是定额计价是按图纸计算工程量,套对应定额子目,按规定费率取费,执行文件政策调整来确定工程造价,这实质是政府定价,企业没有自主定价的权利。这一模式难以满足招标、投标和评标的要求,不能充分体现市场公平竞争。

2)、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招标投标法》自2000年实施以来,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已在建设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国有投资和国有资金为主体的建设工程基本实行公开招标,通过招标投标竞争确定中标单位形成工程造价的主要形式。为满足招标投标竞争定价的要求,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成为当前建设工程承发包计价改革的重要举措,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按照国家统一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投标人自主报价,经评审合理低价中标,能够反映出工程个体成本,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由于工程预算定额及相应的管理体系在工程承发包计价中调整承发包利益和反映市场实际价格、需要,特别是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机制方面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例如建设单位招标中废止压级压价、施工企业在投标报价中高估冒算造成合同执行中产生大量的工程纠纷和扯皮。为了逐步规范这种不合理或不正当的计价行为,除了法律法规,行政监督以外,发挥市场规律中"竞争","价格"的作用是治本之策。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在技术上避免招标中弄虚作假和暗箱操作以及保证工程款的支付结算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3)、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如英联邦等许多国家、地区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均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招投标。在我国加入WTO后,建设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为了引进外资,对外投资和国际间承包工程的需要,采用国际上通行的惯例,实行招标工程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有利于增进国际间的经济往来,有利于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进入国际市场参与承接工程的施工。

四、工程量清单报价公平、合理势在必行

通过这几年的招标、投标活动,为进一步维护招投标双方的合法权益,规范招投标行为,现推行的工程量清单报价充分考虑了将双方的风险公平共担,由业主方承担量的风险,施工方承担价的风险。能够兼顾科学、公平、公正、合理。为了保证工程的中标等价更加趋于公平、合理,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是市场的需要,也是势在必行的趋势。

五、工程量清单在企业的应用

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目的在于打破由政府的造价管理部门统一单价的做法,让企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价格和技术优势,积极地在竞争中形成价格。因此,要建立真正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就应使各企业尽快编制本企业的企业定额,并建立本企业的价格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