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创伤术后对进展性硬脑膜外血肿的早期护理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颅脑创伤术后对进展性硬脑膜外血肿的早期护理观察

张继枝

颅脑创伤术后对进展性硬脑膜外血肿的早期护理观察

张继枝

运城市平陆县人民医院山西运城044300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针对颅脑创伤术后对进展性硬脑膜外血肿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硬脑膜外血肿,在首次开颅手术后6小时进行确诊。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34例,并针对早期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在所有患者中,其创伤部位在顶部的有8例,颞顶部的有12例,枕顶部的有9例,额部的有4例,枕部的有1例。结果:在开颅手术后进行无颅内压的监测的患者中共有20例,其中,意识状态无明显好转,但是伴有侧瞳孔放大的患者有4例,意识状态无好转的患者有12例,在好转后转为恶化的患者有4例;而在有颅内压监测的患者中,其表现为进行性增高,并有2例患出现侧瞳孔放大。在对患者进行早期护理观察改善后,其治疗效果良好,在出院时的GOS评分中得分较为满意。在GOS的评分中,患者护理治疗后其结果也有明显改善,在良好率上,出院时则为64.7%,而入院时仅为5.9%。结论:采用早期护理方式能够对颅脑创伤术后对进展性硬脑膜外血肿患者的病情进行改善,有助于及时诊断治疗,改善预后结局,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脱离生命危险。

关键词:颅脑创伤术;进展性;硬脑膜外血肿;早期护理

颅脑创伤后硬脑膜外血肿的发生率在急性颅内血肿的25%左右,特别是很多患者在首次CT检查中就可以得到确诊【1】。但是如果硬脑膜外血肿出现了进展性,如果不及时加强早期护理干预,则会影响到治疗成效,并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硬脑膜外血肿,在首次开颅手术后6小时进行确诊。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34例,通过分析早期护理干预,进一步对观察要点、临床策略进行总结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硬脑膜外血肿,在首次开颅手术后6小时进行确诊。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34例,并针对早期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其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在18-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2.7)岁。从受伤原因上看多为车祸和坠落,而着力的部分则包括为如下情况,即在顶部的有8例,颞顶部的有12例,枕顶部的有9例,额部的有4例,枕部的有1例。患者均进行了头颅CT检查,其中单侧硬脑膜下血肿的患者有30例,其余2例为单侧额颞部伴有脑部水肿,2例为额颞叶脑挫裂伤。

1.2护理方法

患者需要进行早期护理观察,及时发现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表征,并进行影像学检查,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加强紧急时间的处理能力。

1.3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对患者的GO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其中预后良好率为得分在4-5分的患者。除此之外,分析患者出现意外事故的原因,加强临床护理观察。

1.4统计方法

在本研究中对颅脑创伤术后对进展性硬脑膜外血肿患者的治疗期间的数据进行整理,并采用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进行结果分析。通过具体化的指标来做治疗、护理方案的确认,并能够明晰患者病情的发展和控制结果。具体而言,本次实验在GOS评分和良好率上使用计数统计,统计结果具有意义(P<0.05)。

2结果

在开颅手术后进行无颅内压的监测的患者中,一共有20例,其中,意识状态无明显好转,但是伴有侧瞳孔放大的患者有4例,意识状态无好转的患者有12例,在好转后转为恶化的患者有4例;而在有颅内压监测的患者中,其表现为进行性增高,并有2例患出现侧瞳孔放大。在对患者进行早期护理观察改善后,其治疗效果良好,在出院时的GOS评分中得分较为满意。

除此之外,在GOS的评分中,患者护理治疗后其结果也有明显改善,在良好率上,出院时则为64.7%,而入院时仅为5.9%。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从该疾病的临床特点上看,其多数患者发生为颞顶部和枕顶部,而血肿患者多并发颅骨骨折问题,需要实施手术治疗。与此同时,患者以静脉出血为主,从发生情况上看包括骨折处板障出血、静脉窦出血等等【2】,在临床上由于患者的血肿量不一致,在发展速度和进展性硬脑膜外血肿的部位上也具有差异性,因此需要实施不同的护理策略进行患者病情的稳定。与此同时,患者发生进展性硬脑膜外血肿的情况多在受伤后的12小时以内,因此要保持治疗的高度警惕,并做好临床护理监测,对患者病情变化实施动态的评估【3】。

在早期护理中,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进行量化的评估工作是十分关键的,而使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的评估则需要具有客观性,并能够将其作为判断的依据,对患者的病情实施改善治疗,进一步分析患者的病情改善成效,为潜在的进展性出血提供依据。与此同时,要关注患者切口引流物颜色的变化、瞳孔改变、减压窗张力等,这些问题能够及时的对患者病情进行反馈,并有利于对颅内状况作出预判,实施早治疗。而持续的检测,建立早期报警机制,能够预防突发性事件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这也是护理进程中需要不断优化的。

综上所述,采用早期护理方式能够对颅脑创伤术后对进展性硬脑膜外血肿患者的病情进行改善,有助于及时诊断治疗,改善预后结局,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脱离生命危险。

参考文献

[1]许炎武.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J].中外医疗,2018,37(05):89-91.

[2]孙宇,袁从华,吴良发,潘耀华,王经发,王海伟,厉进辉,惠晓伟.颅脑创伤开颅术中、术后对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诊治探讨(附26例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06):7-8.

[3]朱锡德,张建宁,朱涛,洪国良,苏少波,王增光,杨树源.颅脑创伤急性期双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7,6(10):1062-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