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用急性心梗患者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预见性护理干预用急性心梗患者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彭敏李宝营(通讯作者)

(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435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护理中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88例于2016.02-2017.06期间进入本院心内科治疗的AMI患者分为常规组(常规护理,n=44)、干预组(预见性护理,n=44),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溶栓总有效率、冠脉再通率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总评分高于常规组,住院天数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AMI患者救治期间同时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溶栓效果,减少患者并发症。

关键词:心肌梗死;预见性护理;溶栓;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塞(AMI)为临床中一种多发心脏疾病。该病起病急,病情复杂、严重。现阶段,临床上主要选用冠状动脉介人治疗(PCI)手段救治AMI患者[1]。在救治AMI患者过程中同时实施科学护理干预对患者疗效、并发症的降低极为重要。本研究主要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AMI患者护理中的价值,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心内科在2016.02-2017.06时段收治的AMI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作为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将入选者分为两组。常规组44例,患者性别:男28例,女16例;年龄:30~74岁,平时(60.5±4.7)岁;病程:8~25d,平均(15.7±2.4)d。干预组44例,患者性别:男29例,女15例;年龄:29~75岁,平时(61.8±4.4)岁;病程:9~24d,平均(15.4±2.2)d。组间纳入对象基础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给予患者溶栓治疗,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内容: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实施吸氧、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给予干预组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干预如下:

1.2.1预见性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及时对患者可能存在的烦躁、恐惧、焦虑等情绪进行预见性评估,在配合医生实施救治过程中高度重视通过和蔼态度、亲切语气与患者进行沟通,并鼓励、引导患者倾述内心感受,耐心倾听并做相关解释,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同时,护理人员通过良好护理服务态度及娴熟的技术操作增强患者安全感,提高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1.2.2预见性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预见性分析影响AMI患者治护依从性的主要原因,然后实施针对性健康宣教。可选用口头讲解、播放视频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进行溶栓治疗方面相关知识讲解,多讲述溶栓成功案例,鼓励患者多与病友沟通,与病友交流、分享面对疾病心得,提高患者疾病认知程度,提高其治护期间的配合度。

1.2.3预见性并发症护理

①穿刺处出血预见性护理:术后,护理人员须做好穿刺处绷带加压护理,选用“8”字固定法做好包扎,保持时间为10h。术后,嘱咐患者绝对卧床24h,且须伸直穿刺侧肢体。②胸闷、胸痛预见性护理:治疗期间,选用双侧鼻导管吸氧方式对患者行给氧,每日定时将吸氧管更换,使患者鼻腔可保持良好清洁及通畅性。密切监护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关注心率状况,并主动询问患者是否有心悸、胸闷、胸痛等不适感。③尿储留预见性护理:患者恢复平稳生命体征后,及时指导其对腹部进行按摩,锻炼患者床上大小便,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精神状态。

1.4效果评估

①疗效评估。观察患者冠脉再通率。显效:呼吸困难症状显著改善,双肺湿啰音消失,心功能恢复为Ⅰ级,心率正常;有效:呼吸困难明显改善,双肺湿啰音明显缓解,心率明显降低,心功能为Ⅱ级;无效:症状均无改善;死亡:救治无效死亡。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②观察并发症、住院时间,并评估护理满意度,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对研究中数据资料实施统计学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对比分别行t、χ2检验,分别以“±s”、“%”形式进行描述。比较差异对比有显著差异以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溶栓效果比较

干预组冠脉再通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3.讨论

对AMI患者实施溶栓治疗过程中,受诸多客观、主观因素影响,患者往往会出现较多并发症,因此须积极配合有效护理干预。

预见性护理为目前在临床护理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的新型护理理念及护理模式。该种护理模式以护理人员临床经验为根据,以具体评估为前提实施针对性、前瞻性干预措施的护理模式[20]。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AMI患者护理中,护理人员严格遵循“以患者为中心”、“优质护理”理念,将服务患者,满足患者生理及心理护理需求作为前提,在对以往临床护理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基础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具有针对性、科学性、规范性、前瞻性的护理标准,力求在开展护理工作过程中尽早发现相关潜在风险,给予患者更多人文关怀,提高患者救治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3]。本次研究中,从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并发症护理几个方面给予干预组患者预见性护理后,该组患者溶栓治疗总有效率有明显提高,并发症明显减少。此外,本研究中,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且对治护效果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由此可见,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AMI患者护理中,可促进患者得到更快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给予AMI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溶栓总体效果,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胡经文,刘美丽,王文茹,等.临床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随访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07):593-594.

[2]马静.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1):1830-1831.

[3]徐勤勤,单伟超,闫宏伟,等.心肌梗死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5,44(19):2691-2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