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项目采购风险控制决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EPC项目采购风险控制决策研究

郭小强

中国启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18

摘要:EPC项目因采购风险而面临失败已不足为奇,但是采购风险却由于其复杂、多样、社会等特性使得管理起来十分困难,特别是应对风险时采取什么样的决策。现有的风险管理理论中,应对风险的对策无论是自留、规避、转移或是控制,都依托于具体的应对措施,这些措施要不要实施、何时实施成了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于是在既定风险控制目标下选择哪些措施形成最终的风险控制决策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EPC项目;采购风险;控制决策

1EPC总承包模式的起源、概念以及作用

1.1EPC总承包模式的起源和概念

1.EPC总承包最早起源于美国,在欧美国家使用较广泛,于1980年后进入中国市场,最早适用于建筑和石化行业,近年来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逐渐将EPC总承包模式运用到轻工业、电力、轨道建设等多种行业。

2.EPC总承包包含设计、采购和施工管理,对于总承包商的要求也是极具严格的。在实施前,业主无法提供相应的施工方案、图纸,而是将工程全部交付总承包商,总承包商在对项目中设计、比价、采购、施工过程负责的基础上进行合同签订,保证其最终项目的合格完成,这一过程也可被称为交钥匙工程。EPC总承包是建设工程管理模式与设计模式的结合,通过此模式可以有效的实现企业完工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推动行业发展。

1.2EPC总承包模式的作用

1.EPC总承包模式可以很好的调和设计、采购、施工环节的矛盾。在EPC总承包过程中将设计和采购工作相融合,在设计的同时开展采购的相关工作,设计完成的同时,采购相关的大部分工作也已完成;因此不仅提高了工程效率,也缩短了工程周期。2.EPC总承包在施工过程中的透明化、公平性,确保了整体工程的质量和本质安全,EPC总承包模式的整体性避免了多家公司施工、安全、环保职责不清,分工不明、难于竣工的问题,同时利益主体的单一,也能保证项目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目标的实现。

2EPC总承包模式的优势

2.1业主方风险降低。

在传统承包模式中,工程风险一般都是由业主和承包商按照合同中约定的比例来承担,其中业主需要承担的风险一般来自外部,例如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社会风险等,承包商则承担其余与工程本身有关的风险。而在EPC总承包模式中,EPC总承包商要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全阶段甚至包含策划、试运行等阶段负责,因此需要对这些阶段承担风险,而这些风险基本涵盖了EPC项目所可能面临的所有风险,因此即使其中一些承包商难以控制的风险导致了工期延误和成本增加,总承包商也无法向业主发起索赔,降低了业主方需要承担的风险

2.2发挥总体优势,保证工期和质量

EPC模式对于业主来说,有利于缩短工期,提前投入使用获得盈利,而对于总承包商来说也有同样的优势,这是双赢的局面。在EPC模式中,总承包商对项目全过程负责,发挥自身专业技能促使各阶段工作在进度和质量上深度交叉融合,确保工程的工期和质量;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总体优势的同时避免了与其他分包商接洽付出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以及彼此之间因责任不明导致的互相推诿,从而耽误项目工期。总的来说,总承包商大大减小了因这些原因导致的工期和工程质量问题而被业主索赔的可能性。

3EPC项目采购风险

3.1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指自然界中力的不规则变动导致的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洪水灾害及海洋灾害等,例如暴风、暴雨、山洪、寒潮、高温、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海啸、赤潮等。EPC项目通常规模较大,建设周期长,期间发生自然风险的可能性不可忽略,另外采购活动通常在多个采购地进行,跨度较大,不同地域发生自然风险的可能性也不可忽略。

3.2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主要是政府政局不稳定或者出台的政策不成熟或者对经济进行干预,导致投资者的经营活动或者投资价值遭受损失呈现不稳定的情况,例如动乱、战争、体质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变化等。有时采购活动需要在海外进行,若采购地所在国发生政治动乱将会影响采购进度,另外如果采购地所在国政策法规发生变化就可能影响采购程序以及货款的支付方式,从而影响交货期。

3.3市场风险

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会对采购成本产生影响,通常表现为采购同样质量标准的材料设备时,实际成本高于预算成本或者相同的预算成本采购到的设备材料质量低于标准。这主要由采购地所在国市场状况决定,如果市场出现通货膨胀或者支付币种与当地币种之间的汇率升高就会出现采购预算成本不足的情况,采购风险就会增大。

3.4业主风险

业主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业主自身的原因造成采购工作不能按计划进行或者增加采购成本的现象。例如业主不按时支付采购款、无正当理由拒绝设备材料的签收,业主要求发生改变导致设计变更会引起采购计划的调整。设备材料运达现场后,业主有权利对所采购物资进行和对验收,这就有可能产生业主认为设备材料不符合合同要求而拖延或拒绝签收的情况,从而造成设备材料不能及时投入使用,另外业主若以不合理理由延迟支付或少支付款项就会造成总承包商采购款项不足,甚至其自身的利益损失。

4EPC总承包模式的风险应对策略

4.1合同签订注意事项

1.对于合同内容资料,总承包商要有专业人员进行细节审理。对于不明确不清晰的要求,总承包商要及时与业主进行沟通,将合同内参数、数据进行复核;各项条款要做到双方平衡,尽量避免约束性话语,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2.在合同内为降低总承包商风险,可根据所涉及的相应法律政策,统一规则列入合同内。

4.2环境风险管理

1.总承包商要适时对自身的技能提升,公众影响力的提升,同时对于同行业内有潜力的承包商进行了解,从而也是自身学习改进的时机。2.公众的影响多数情况下相关业主进行解决,总承包商做好配合工作,减少和避免事态严重发展。

4.3采购风险管理

1.总承包商应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并进行动态管理,对不能在价格、工期、人力、业绩、信誉、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不能满足要求的供应商及时在名录中清除。2.供应商应考虑工程货物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货物灭损风险和货物延时到达的风险。供应商应提前把线路可能出现的交通状况与总承包商协商合理的送达时间。供应商应监督承运司机严格执行承运前所设计的运输路线、运输时间。供应商在发运前应根据货物特点充分考虑包装方式,保证包装质量,确保运输安全。3.总承包商可以自行建立中转站,中转站设置也要满足安全、环保管理要求。对于常规类型或同类别设备进行批量提前购入,既能保证材料质量,同时批量采购也减轻了总承包商运营费用。4.采购过程中对于本身风险过高的产品,总承包商要寻购长期合作的供应商以保证质量;另外重要的产品购入时,也可对供应商进行实地勘察、考核、跟进等,以确保设备购入的标准化。

结束语

EPC项目在给承包商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其中采购风险由于其涉及成本占比最高且风险来源复杂多样,而在所有风险种类中受到格外重视。由于EPC项目往往规模庞大,因此采购风险的不确定性和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为了预防采购风险的发生,同时降低采购风险产生的损失,如何科学确定合适的风险控制决策方案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王东辉.EPC项目物资采购质量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8(18):78.

[2]李中凤.A公司EPC项目物资采购管理研究[D].东南大学,2018.

[3]王菘茂.浅谈工程公司EPC项目设备材料采购工作[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8):198-199.

[4]朱振超.EPC项目物资谈判采购运行机制的创建与实践[J].石油化工建设,2017,39(0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