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 2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刘从苇

黑龙江省查哈阳农场医院刘从苇

摘要目的探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LimphoidGrannuloma,ELG)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对其发病机理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利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方法观察6例ELG病变组织中的CD21、CD35、IgE、IgA、IgG和肥大细胞,对所有病例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为均为男性一,年龄13~36岁,平均25岁,病变均位于头颈部。组织上以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嗜酸性粒细胞大量浸润、淋巴细胞浸润及滤泡形成、纤维组织增生为基本病变。免疫组化显示病变组织中IgE明显增多,主要分布在淋巴滤泡生发中心内及生发中心外浆细胞内;肥大细胞大量增生。外周血IgE水平升高。术后随访,全部存活。结论ELG是一种具有特殊临床病理表现的良性病变,手术治疗后虽常复发,但预后良好。其发病可能与Ⅰ型变态反应有关。

关键词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临床病理免疫组化IgE肥大细胞Ⅰ型变态反应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LimphoidGrann-uloma,ELG),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病程较长,以皮下肿块,浅表淋巴结肿大为表现为慢性良性病变。常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此病临床较少见症状不典型,故常误诊误治。为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我们收集6例,对其临床病理特点作进一步观察,并对其发病机制作初步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病例选自我院病理科2003年1月~2006年10月存档材料。经重新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

1.2临床资料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范围13~36岁,平均25岁。病程从1个月~20年不等,平均4年。均发生于头颈部,其中2例位于腮腺区,2例位于乳突下(其中一例呈双侧对称性肿大),1例位于颌下,另1例位于颞部。临床表现为皮下软组织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大小为2~8cm不等,质地较硬。表面皮肤粗糙,有色素沉着并伴有瘙痒者2例。有3例患者伴有区域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各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均>5%,最高达60%,平均8%。血清IgE也有不同程度增高。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半年~8年,有2例复发,均为两个以上部位发病的病例,其中1例先后7次复发,此例第7次复发术后配合放疗,随访3年无复发。

1.3方法

1.3.1免疫组化染色石蜡包埋组织连续切片,应用多种抗体(CD21、CD35、IgE、IgA、IgM、IgG)进行标记。抗体均购自DAKO公司。应用ABC法染色,以已知阳性病例及PBS替代一抗作阳性和阴性对照。

1.3.2肥大细胞染色用Giemsa法染色,观察肥大细胞形态及分布。

2结果

2.1巨检送检均为软组织肿块,3例附带区域淋巴结。软组织肿块直径2~8cm,平均5cm。呈扁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无明显包膜;切面灰白和/或灰褐色,质较韧。淋巴结直径0.8~1.5cm,切面也呈灰白和/或灰褐色。

2.2镜检各例均见大量增生的毛细血管,增生的血管内皮以条索状排列为主,有或无管腔。在各组织切片中,均可见一至数种血管改变,血管内皮细胞无管腔灶性增生;可形成管腔,管腔内可有或无红细胞,在一些管腔内有均质粉染的纤维素性血栓;小血管管腔狭窄,管壁增厚呈同心圆成层排列而类似于洋葱皮样;管壁增厚的小动、静脉壁可出现玻璃样变;血管内皮细胞肿胀,部分向管腔内突起并脱落,形成星形管腔。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胞体可增大,胞浆染色浅,核大呈卵圆形,核仁清晰,未见明显异形性及核分裂像。病变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生发中心扩大。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区有大量嗜酸性细胞浸润。间质有较明显纤维化,病程长者纤维化更明显。淋巴结病变与其类似。

2.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6例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大致相同:CD21、CD35阳性细胞在淋巴滤泡生发中心内呈网状分布。IgE阳性细胞分布在生发中心内和生发中心外;各例均见生发中心内出现网状分布的IgE阳性物质,与HE染色、CD21、CD35染色切片对照观察,阳性细胞的分布与CD21、CD35阳性细胞的形态及分布一致;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生发中心外的阳性细胞有2种,一种为胞膜着色,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核大偏位;另一种为胞浆着色,具浆细胞形态。对照组未出现IgE阳性反应。病变组织中也可见一些IgA、IgM、IgG阳性细胞,均为胞浆着色,深浅不一,具浆细胞特征。这些细胞数量较少,主要呈灶性或散在分布于淋巴滤泡之间、结缔组织间隔处和血管附近。

2.4肥大细胞染色6例均见肥大细胞广泛分布在生发中心外的组织中,以生发中心外围处为多见,在不典型增生血管内皮细胞周围尤为多见。部分病例可见少数着色较浅、胞膜不完整、大小形态不一的细胞及细胞破裂后的残存结构,考虑为肥大细胞脱颗粒的表现。这种改变在内皮增生明显的病例中较为多见。连续切片对照观察,生发中心外IgE阳性细胞的形态与肥大细胞相似,但其数量较肥大细胞少。

3讨论

3.1临床病理特征ELG国内1937年由金显宅等首次报道[1]。日本在1948年木村哲二著文后,开始对本病有所认识,后称之为木村氏病(Kimura’sDisease)[2]。欧美国家于1969年Wells等[3]报道了9例相似病例,称之为皮下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细胞增多症(Subcutaneousangiolymphoidhyˉperplasiawitheosinophilia,ALHE),认为ELG与ALHE是同一疾病或同一病变的不同阶段。直到1979年Rosai等指出ELG与ALHE是各不相同的独立疾病[4],目前多数学者同意这一观点,二者在临床、实验室及组织学表现上均有不同特点[5]。

ELG为好发于青年男性头颈部的深而大的软组织肿块,累及深部软组织和淋巴结,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正常[6],组织学见血管、淋巴细胞增生及明显纤维化。ALHE则为好发于中年女性的皮肤或粘膜浅层的红色丘疹或小结节,淋巴结受累少,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不明显;组织学上见不典型的血管内皮细胞,纤维化及淋巴滤泡形成少见[5]。本组病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5岁,所有病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IgE水平明显增高。组织学所见与文献报道的相似。在各组织切片中,均可见一至数种血管改变:血管内皮细胞无管腔灶性增生;小血管管壁增厚呈同心圆成层排列而类似于洋葱皮样;管壁增厚的血管壁可出现玻璃样变;血管内皮细胞肿胀,部分向管腔内突起并脱落,形成星形管腔。病变内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生发中心扩大。特染发现增生血管内皮细胞周围有大量肥大细胞。间质有较明显纤维化,病程长者纤维化更明显。

3.2发病机理本病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文献报道[7,8],ELG患者血清IgE值增高,病变组织中检出较多IgE抗体,并见肥大细胞增生、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据此,竹中彻[7]提出本病为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本实验与甘露等[9]的实验均见ELG病变组织生发中心内检出大量IgE抗体,并见较多产生IgE型浆细胞及显著增生的肥大细胞,部分肥大细胞膜结合有IgE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