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黄密丝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产科广东惠州516001)

【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术疼痛护理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本科接诊的15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并将之随机等分成两组:A组应用优质护理方案,B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比较两组的术后VAS评分等指标。结果:A组的手术持续时间为(34.8±9.5)min,比B组的(56.9±10.3)min明显缩短,P<0.05。A组的术后VAS评分为(4.1±1.3)分,比B组的(7.3±1.5)分显著降低,P<0.05。A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B组的更短,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积极应用优质护理,可帮助其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手术持续时间。

【关键词】剖宫产;应用;优质护理;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7-0232-02

临床妇产科中,剖宫产术比较常见,可对产妇造成较大的疼痛,同时也对其正常休息和睡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对此,为能帮助产妇改善术后的生存质量,本科自2015年开始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积极引入了剖宫产术病患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并取得了较显著的护理成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50例自愿选择并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入院时间: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利用抽签的形式,对150例产妇进行分组:A组(n=75)的年龄为23~45岁,平均(34.1±2.6)岁;孕周为32~41w,平均(37.5±1.3)w。B组(n=75)的年龄为22~45岁,平均(33.9±2.5)岁;孕周为32~41w,平均(37.4±1.5)w。比较两组的孕周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B组行常规护理:落实病房卫生的清洁工作,为产妇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积极鼓励、安慰产妇,同时予以其心理护理,帮助纾解紧张等不良情绪;定期开窗通风,按时消毒病房环境,防止术后感染。

A组行优质护理[2]:入院时,及时了解产妇的基本情况,明确有无手术指征,落实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主动和产妇沟通,明确其心理状态,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对其实施心理辅导。将剖宫产术的相关知识详细告知产妇,包括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取得其积极配合,确保手术顺利开展。术前,仔细检查手术所需的物品和器械,检查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并告诉产妇术中的配合适宜。术后,及时将产妇安全送回病房,同时对其基础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做好防感染措施。主动询问产妇的疼痛情况,并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干预,比如:疼痛较轻的产妇,可让其通过聆听音乐和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若疼痛较重,可于临床医师指导下对其应用止痛药。和产妇保持良好的沟通,帮助其适应身份的转化,针对因无法适应而有过度惊慌、紧张等不良心理的产妇,需及时对其进行安抚,并详细告知其自身护理和新生儿哺乳喂养等方面的知识。叮嘱合理饮食,确保营养摄入充足,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手术创口愈合。鼓励产妇适当阅读育儿类的书籍,并定期组织同病区的产妇进行沟通,以帮助其减轻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离院前,对产妇进行护理知识宣教,并教给其新生儿喂养的技巧。

1.3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的手术持续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利用VAS(视觉模拟评分量表)[3],对两组术后的疼痛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估:最高10分,提示剧烈疼痛,无法忍受,且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最低0分,提示无痛。分值越高,表明产妇的疼痛程度越剧烈。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VAS评分

A组的术后VAS评分为(4.1±1.3)分,比B组的(7.3±1.5)分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明显(t=13.99615,P<0.05)。

2.2比较其它护理指标

A组的手术持续时间为(34.8±9.5)min,明显比B组的(56.9±10.3)min缩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两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行比较,A组明显短于B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两组其它护理指标的对比分析表(min)

3.讨论

近年来,剖宫产术在我国临床上的实施,虽能有效提高产妇的分娩成功率,但同时也能给其造成疼痛,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对此,如何积极、有效的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治疗护理是提高其生存质量的关键。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比较现代化的护理模式,既能弥补传统护理法的不足之处,又能改善产妇的预后,提高临床服务水平[4]。此外,本护理手段的实施还能帮助产妇减轻术后的疼痛感,促进手术创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本研究中,A组产妇的住院天数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比B组的显著缩短,P<0.05;A组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可见,临床护理路径对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缩短手术持续时间以及改善预后具有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瑞永.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7):33-34.

[2]赵慧敏.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5):117-117.

[3]田晓艳,张朋真.优质护理在剖宫产产妇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4):159-161.

[4]章贤莉.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后疼痛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32):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