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自然主义与新写实主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浅析自然主义与新写实主义

刘青

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3

摘要:自然主义在中国有着曲折和模糊的发展历程,但一直对中国文学产生影响。80年代兴起的新写实主义小说,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的影子。本文将从题材的客观真实、叙述方式的超然冷静、人物的环境化和生物性的塑造三个方面对其比较,最终得出从理论上来说新写实主义即是自然主义的观点。

关键词:自然主义;新写实主义;客观;真实

中国现代文学始于五四文学革命,广泛吸收了外国文学的经验,几乎受到了当时世界上各种文艺思潮的影响,作为世界文学范围内四大主义之一的自然主义当然也不例外。

当时茅盾等人提倡推行自然主义,他们认为自然主义将科学精神引入文学,满足了当时弘扬科学的需要。自然主义又强调文学要客观真实,有助于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虽然自然主义也涉及男女的情和性方面,但是以真实性为目的,和当时迎合读者低级趣味的鸳鸯蝴蝶派有着本质区别。

以茅盾为例,自然主义对其小说创作有一定影响,比如“蚀”三部曲,其内容大多来自自己或身边朋友的生活经历,遵照客观真实的要求,注重人物自身性格的逻辑发展。茅盾吸取了自然主义的优点,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以“真实”为核心的文艺观,使其作品具有宏大的史诗般气势的同时又真实细腻,符合情理。但后来茅盾在其创作中开始转向革命现实主义,并有意与自然主义分离开来,但在随后创作的长篇小说《子夜》中仍带有自然主义的特点。

再如稍后的沈从文,有人说他是浪漫主义的作家,文字间有着浓浓的浪漫感伤的情调,也有人说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悲悯情感,在牧歌情调里往往掺杂着来自现实的声音,有现实主义倾向。而我读沈从文的作品,从中看到了自然主义的影子。其实之所以把某个作家界定是属于什么主义或者有什么倾向,是抓他的作品的主要方向,而不是其文章全部。因为往往越是可以称之为经典的作品,都会被多种主义或思潮影响的同时又能完美和谐地将各种思想融为一体,使之浑然天成。

随着五四文学革命的落潮,自然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却逐渐冷却下来,和其他几大主义的命运不同,自然主义似乎在中国始终没有形成一股影响广泛而又强有力的文艺思潮。在创作方面,几乎只有茅盾等人在五四前后的作品会带有自然主义的特点和痕迹。随后自然主义传播和发展的脚步逐渐慢了下来,随后在很长一段时期都被当做是一种贬义用语,甚至被人们看成是与现实主义相对立的一种堕落的存在。

在新时期,文学进入当代以来,自然主义并没有因为较少的关注而退出文学舞台,而是以另一种姿态融入文学。其实与其说中国当代文学存在着一种自然主义的文艺思潮,不如说是当代文学中存在一种自然主义的倾向。比如在80年代兴起的新写实小说,从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中自然主义的痕迹,众多作家的相关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自然主义的特征。

《钟山》杂志曾说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可划归为现实主义大范围。事实上任何一种主义都可以看做是从现实主义中生长出来的,像浪漫主义也是从本身的现实出发而后进行的自我想象的抒发,自然主义自然也不例外,所以这种观点认为新写实主义可归于现实主义的看法并不能否定接下来要写的关于新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问题。

自然主义主张纯客观地反映现实。新写实作家提出要写出日常生活中赤裸裸的真实。因此,普通的人,细小的事,简单的生活,冷漠的人情等都成为他们书写的题材。小说不存在什么主题思想先行,而是将生活和生存本身当做写作中心,还原生活的本来面貌,写的是平凡之人的日常琐事,写的是贫穷和庸俗。

为了最大限度地逼近生活的本来面貌,在语言和叙述结构方面,新写实主义主张用一种客观化的零度情感的叙述方式,以一种超然的姿态,局外人的目来光审视日常生活。这和自然主义所提倡的小说创作要解剖开来进行病理分析是一样的道理。如沈从文在《丈夫》中,以十分平淡的语气写出了丈夫在看到妻子做妓女的生活场景。《风景》中环境恶劣,经济贫困,人物愚昧而粗野,方方却只是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平直真实地再现了各自的生活和成长过程,描写十分冷静、含蓄。

在人物塑造方面,自然主义没有现实主义中那种典型人物的塑造方法。新写实主义也将目光聚焦于生活中众多的凡夫俗子,作品中的主人公大多不务正业,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整日浑浑噩噩,不求有所作为。另外二者都注重环境对人的影响,认为人的本能、欲望等自然属性才是影响人的行为的主要因素。在方方的《风景》中,一家九口人共同居住在一个小屋,在原始的弱肉强食的状态下,亲情和人性荡然无存,父亲以折磨妻子获得快感,母亲见到男人就发骚,儿子想着要强奸姐姐,整个家庭展现了原始社会下人的真实的动物性。再如沈从文也不会避讳人的生物性,小说中对男女情欲的描写是对自然欲望的表达,也是对原始生命形态的描绘。如《柏子》中的柏子情愿拿卖命钱去换一夜之欢。他所关注的都是原始、率真的生命状态,不漠视人的生物性。

从题材,叙述方式和人物塑造等方面,不难看出当代的新写实主义和现代二三十年代的自然主义几乎一模一样。可能本文所总结的相同点和所举的例子都不甚完善,其实只是想表达自己的一种看法,即从理论上来讲新写实主义就是自然主义。尽管有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自然主义和新写实主义是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两个文学流派,新写实主义只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自然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理论主张及创作方法上,自然主义和新写实主义有着惊人的相似,甚至可以说是一致的。如果非要找到它们的不同,我觉得自然主义在理论系统上比新写实主义要完善一些,新写实主义作家没有提出统一的文学口号和响亮的理论主张。

且不论这两个文学流派是否有其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就其二者在理论主张和创作方法等方面表现出的一致性来看,我认为新写实主义在理论上就是自然主义,当然这仅是从理论上而言,并不是意味着二者就可以完全划等号。

参考文献

[1]宏达.新写实小说与自然主义[J].当代文坛.1991:3.

作者简介:刘青,1993年5月17日生,女,汉族,江苏省邳州市人,现就读与西北大学文学院2016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