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4年综合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2012~2014年综合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

孙春燕

孙春燕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山东济宁272000)

【摘要】目的:对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与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分析,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指导。方法:对2012~2014年医院重点科室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及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均与医院感染发生率之间呈负相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升空气清洁度以及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消毒灭菌合格率能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环境卫生学;医院感染;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6-0369-02

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认为:环境是影响生命和有机体发展的所有外在因素的总和,这些因素能缓解或加重疾病或死亡的过程。医院作为患者高度集中的场所,病原微生物会在医院环境内通过各种途径侵入抵抗力低下的易感人群而造成医院感染。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卫生学监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按照原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山东省2007年1月制定的《山东省医院感染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案》要求,我院将环境卫生学监测纳入全院监测体系,本文将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2014年我院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科室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作为研究对象,包括麻醉手术部、消毒供应室、重症医学科、血液透析室等共计40个科室。

1.2监测方法

由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专职人员和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一起,对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透析液及透析用水等进行监测。试剂配制、采样、检验、结果判定均按照WT/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和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执行;灭菌物品、灭菌内镜的灭菌效果监测委托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到科室,并对不合格监测项目协助科室查找原因,督导整改落实,限期复检,直至合格,同时将整改结果以书面材料上报至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1.3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监测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统计,采用spss17.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更多的找出可能影响院感发生因素,选取P<0.1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012~2014年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

2012~2014年共监测11101份,合格数10632份,总合格率为95.78%。其中物体表面5561份,合格数5352份,合格率96.24%;消毒液1023份,合格数1005份,合格率98.24%;医护手1112份,合格数1002份,合格率90.11%;空气2464份,合格数2340份,合格率94.97%;透析液及透析用水264份,合格数258份,合格率97.73%;消毒内镜124份,合格数122份,合格率98.39%;无菌物品监测数346份,合格数346份,合格率100%;无菌内镜监测数207份,合格数207份,合格率100%。各年度各类环境的卫生学监测情况,见表1。

3.讨论

从2012~2014年的环境卫生学监测资料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来看,空气清洁度、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提升能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虽然我院各院感重点科室的各环境卫生学项目合格率均在90%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略高于省内其他医院水平[1-2],但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3.1空气

空气不合格原因与环境不清洁,通风不良、层流净化系统维护不及时、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下降、采样不规范有关。另外,通过监测分析,空气监测结果不合格多发生于室外空气严重污染或夏季高温高湿环境,这与梁伟平等人的调查研究结果一致[3]。因此,医院应加强空气消毒设备管理,根据室外空气情况适时调整空气消毒设备的保养次数,包括增加空气消毒机滤网清洗次数、缩短活性炭吸附器更换时间等。

3.2物体表面

物体表面不合格原因主要是物体表面不清洁,因为90%的微生物存在于肉眼可见的灰尘中,常规清洁的目的旨在清除灰尘[4],而清洁消毒方法不规范、抹布保存不当、消毒剂浓度不合格、使用后未及时清洁消毒不仅起不到清除灰尘的目的,还有可能引起二次污染。因此,医院应做好物体表面消毒工作,防止因环境不洁引起医院感染发生。

3.3医护人员手

医护人员手与患者接触频率最高,污染的手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实践证明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5]。个别医护人员借口临床工作繁忙,对手卫生认识不足,未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未能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时机,再加上科室为节约消耗,手卫生设施简陋,未提供一次性干手纸等都是造成洗手不合格的原因。医院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严格奖惩制度,定期督导检查,完善手卫生设施,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

3.4使用中消毒剂

消毒剂使用过程中受到污染、超过开启有效期使用、使用过程中未及时加盖等都是导致消毒液不合格原因。医院应加强消毒剂使用过程的督导,确保消毒剂正确使用。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应以清洁、无尘、干燥为最基本切入点,使成本效益最小化。加强医院环境卫生学与消毒效果监测是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医院领导应高度重视环境卫生学监测,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王英人,王淑英,张连荣等.我院1992-2006年环境卫生学的监测和必要性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11):1047-1050.

[2]焦学兰.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干预措施效果评价[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10):948-950.

[3]梁伟平,莫丽君,何莲珠等.综合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分析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0):2730-2732.

[4]王仙明,丁韧.12年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与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1):105-106.

[5]李强,杨银书,第五进学等.2006-2008年驻陕甘宁青中心以上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220-222.

基金项目: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能力建设项目(项目编号CHA-2012-XSPX-06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