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用药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1

阿司匹林的用药方法

岳金涛

岳金涛

(达川区赵家镇中心卫生院;四川达州635751)

阿司匹林是一种我们日常生活比较常见和常用的药物,其具有口服后易吸收、作用强等特点,对于预防和治疗很多疾病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感冒、流感等发热疾病的退热,风湿痛、腰痛等镇痛等等,临床上也有用于预防短暂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等。随着阿司匹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呈逐年上涨的趋势,根据调查显示,很多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与患者不正确的用药方法有关,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肝损害等,严重威胁到患者的健康。那么,阿司匹林正确的用药方法有哪些呢?

一、阿司匹林不良反应

1、胃肠道症状

胃肠道症状可以说是服用阿司匹林中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上腹疼痛等。而造成这种不良反应的原因是患者在口服阿司匹林后会直接刺激到胃粘膜,从而引起这些症状,如果长期服用还可能导致胃粘膜出现损伤,从而引起严重的胃溃疡和胃出血的症状,为此,在使用阿司匹林时要注意,胃溃疡患者应当慎用,或者不用。

2、中枢神经系统

出现这种反应一般是由于服用大剂量的阿司匹林而导致的,主要的症状会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神经错乱、昏迷等症状,一般这些症状都可以在停药2-3天后逐渐恢复,为此,在使用阿司匹林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使用,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

3、过敏反应

对于一些体质比较特殊的人群,在服用阿司匹林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一般出现得比较多是中年人,主要是因为阿司匹林会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或者影响到人体的免疫系统而导致的,为此,对于药物过敏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慎用,或者不用。

4、肝损害

大剂量的使用阿司匹林会引起肝脏损伤,这种是一种长期使用才会导致的,一般早期并无明显症状,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腹部右上方有轻微的触痛,到严重时会表现出明显的黄疸症状,一般发生于全身型风湿病儿童身上的几率比较大。

5、肾损伤

如果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会引起肾损害,从而导致肾功能减退,主要是因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导致氧化磷酸化解耦联,从而导致钾从肾小管细胞外逸,引起缺钾,加上尿中尿酸排出的含量过高,从而对肾造成损伤。

二、阿司匹林的用药方法

1、服药的时间

我们在服用药品时也发现,很多药品都是要求在餐后进行服用的,但是阿司匹林到底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呢,这里主要是考虑到阿司匹林会对我们的胃造成损伤,但是目前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绝大多数都是肠溶片,在外面都会有一层耐酸不耐碱的包膜,这种肠溶片一般都是在肠道内的碱性环境中才能够释放,这样就可以减少阿司匹林对胃的损害,所以说,阿司匹林做好是在饭前服用。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有胃溃疡在服用阿司匹林时一定要慎重,必须要联合胃粘膜保护剂来进行服用,在服用后要注意观察有无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如有这种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医生意见,胃溃疡患者不宜服用阿司匹林。

2、服药的时机

很多人在服用阿司匹林时会认为早上和晚上吃药会存在区别,觉得晚上吃药可能对身体的副作用会更大。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来说,服用多了都是会产生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的,但是服药的时间不管是早上还是晚上,都没有多大的区别的,患者只需要规律用药,规范的用药,就不会有多大的影响。

3、服药的剂量

服药的剂量一定要严格的控制,剂量过大则容易产生毒副作用,剂量过小则达不到治疗的效果,反而会产生耐药性。为此,在选择剂量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病种、年龄、性别等因素来进行决定,相关的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作早期,可以嚼服300mg的阿司匹林,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在病情稳定后,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每日控制在75-150mg之间;对于65岁以下的心房颤动患者来说,如果患者无其他异常情况,可以每日服用300mg的阿司匹林,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卒中。在选择剂量时,要区分儿童和成人剂量,如不是特殊的病种,可以按照产品说明书上要求的剂量进行服用,值得注意的是,进口的阿司匹林和国产的阿司匹林由于药效的重量不用,因此要注意区分,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小结

总之,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来说,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才能够有效的预防疾病,中途不能够随便停药,除非是出现不良反应时,在服药的过程中要严重按照规范来进行服药,不可随意增加剂量,更改服药的时间。在服药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以免造成不良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