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护理对心肌梗死病人消极情感状态及期望水平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移情护理对心肌梗死病人消极情感状态及期望水平的影响分析

童文娟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省徐州市221011

【摘要】目的:对心肌梗死病人实施移情护理,分析对患者消极情感与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60例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分组研究,乙组实施常规护理,甲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移情护理,对两组护理后消极情感与期望水平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乙组相比,甲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更低,希望总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移情护理可有效改善心肌梗死病人消极情绪,提升其希望值,值得应用。

【关键词】移情护理;心肌梗死;消极情感;期望水平

近年来慢性疾病成为影响病人恢复与预后的主要疾病类型,心肌梗死为其常见类型之一。有研究表示,疾病反复发作的心肌梗死病人发生消极情绪几率在32.1%左右[1]。本研究将移情护理用于心肌梗死病人中,旨在分析其对病人消极情感、期望水平的影响。报道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收集时间在2015年1月-2017年6月,对象为160例心肌梗死病人。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各80例。甲组男46例,女34例,年龄39~73岁,平均年龄(53.16±3.28)岁,受教育程度:小学11例,中学23例,大专及以上46例,心功能分级Ⅱ~Ⅳ级。乙组男47例,女33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3.27±3.34)岁,受教育程度:小学13例,中学25例,大专及以上42例,心功能分级Ⅱ~Ⅳ级。将两组资料进行比对,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比较。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入院后经心电图、ACA等均被诊断为心肌梗死;对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严重肝肾疾病者;认知功能、言语障碍者;精神疾病者。

1.3方法

乙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甲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移情护理,具体方法见下:

成立移情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成员由多名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及责任医师共同组成。干预前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并以开会讨论形式制定移情护理方案后立即实施。

首先应多与患者进沟通、交流,聊天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分析出现不良情绪原因,尝试站在患者角度看待问题,对其表示尊重与理解。并诱导患者表达出内心真实想法,期间耐心倾听,适时给予反馈,对其存在疑惑的的地方耐心解答,必要时可给予肢体接触安抚患者。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家庭情况、社会背景充分了解,掌握患者工作、生活情况,以此为突破口与患者沟通,积极引导患者,消除其焦虑等负面情绪。同时嘱家属积极配合,给予患者支持、关怀,帮助患者重建康复信心。可还帮助患者回忆过往发生的事情,期间护理人员应调动自身面部神情,尽量融入患者心境中,尝试体会其美好心情,将其负面情绪有效转移。

指导患者进行精神冥想,放松全身,并提供优雅的环境,保持室内整洁、柔和、空气流通。可在墙上挂上风景图,播放抒情的轻音乐或安静、轻松的影片,帮助患者放松身心。护理人员可在一旁进行旁白引导,使患者进入到冥想状态,仔细观察其状态,若患者呼吸平稳,表明冥想成功。此时护理人员可在旁朗诵诗歌或散文,注意语气、停顿、情感,每日1次,每次10分钟左右。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后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期望水平总分。消极情感判定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测定,总分80分,分数越低表明状况越好。希望水平采取Herth希望量表测评,总分48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希望水平越高。

1.5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分析所用软件为SPSS12.0,(`x±s)表示计量资料,配对t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SAS、SDS评分、希望水平总分

观看表可知,与乙组相比,甲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更低,希望总分明显更高(p<0.05)。

3讨论

随人口增加与老龄化,近年来我国慢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增加,成为影响病人预后的主要疾病类型。心肌梗死是慢性疾病的一种,其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长中[2]。心肌梗死发病急,发展迅速,且临床症状较为典型,常见症状包括胸骨后疼痛、心慌气短等。若不及时治疗干预,会导致患者出现肺炎、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不仅带给患者痛苦,还会导致其出现焦虑、紧张、烦躁等消极情绪,增加治疗难度。

近年来国内医疗技术发展较快,医疗服务也逐渐跟上医疗技术发展和患者需求增长的步伐。移情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原则,给予患者人文关怀与社会支持,帮助患者快速康复[3]。通过充分了解患者家庭背景,诱导其表达出内心真实想法,期间分析患者出现消极情绪的原因,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实施移情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尝试站在病人角度思考看待问题,耐心为其解惑,并实施情志转移法分散患者负面情绪。指导患者进行精神冥想,使其放松身心,可有效缓解烦躁等不良情绪。实施移情护理过程中,不仅与患者建立良好情谊,促进护理工作顺利进行,还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与治疗效果,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及预后[4]。因此对心肌梗死患者而言,移情护理效果理想,可改善其消极情绪,提升期望值,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革青.移情护理对心肌梗死病人消极情感状态及期望水平的影响[J].循证护理,2015,1(4):181-185.

[2]刘红秀,王静喆,夏家红.移情护理对急诊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面情绪及希望水平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4,26(3):370-372.

[3]赵乐.移情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期望水平的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8):158-159.

[4]沈菲,徐亮,杨芳,等.移情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及希望水平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6,15(12):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