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的远期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的远期临床效果观察

张小虎

(常宁市中医院湖南衡阳421500)

摘要:目的观察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210例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髓核摘除术治疗。结果210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11.90%,治疗优良率为95.24%;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45.7±42.5)min、(35.2±10.5)ml、(6.7±0.5)d。手术前、后,JOA评分、VAS评分比较,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髓核摘除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远期效果。

关键词: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远期临床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病症,由于腰椎间盘髓核、纤维、软骨版存在不同程度退行性改变[1]。因此,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椎间盘纤维环易于受到破坏,这时髓核组织经破裂位置突出后返/椎管内,使得相近的脊神经根受到刺激,进而容易发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双侧下肢抹麻木等症状。发病原因,和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损伤、椎间盘解剖等,存在紧密的联系[2]。为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其及早获得康复,本次研究通过髓核摘除术,对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远期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210例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性、女性比例显示为:120:90;年龄区间为15~48岁,中位年龄(31.5±3.3)岁。病变位置中,L3~4者、L4~5者、L5~S1者、L4~5~S1者各12例、83例、90例、25例。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加以临床统计处理及分析。

1.2方法

所有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接受连续硬膜外麻醉,取患者平卧位,在患者病变椎间隙平面棘突中线、腰椎中线旁5mm位置插入穿刺针,直至达到椎间盘阶段。在后正中1.5cm位置作一手术切口,将软组织充分清除后,明确上位锥板下缘、黄韧带位置,将两者附着围着有效剥离。然后,通过枪式咬骨钳,将部分锥板、黄韧带咬除,显露神经根、硬脊膜,加强对神经根的保护工作,以便充分暴露髓核。这时,可利用微型尖刀经韧带、纤维环环形切开,将摘除髓核组织。最后,结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具体状况,考虑其是否需要进行大神经根管减压操作,彻底清除切口,缝合并留置引流条,完成手术。

1.3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JOA评分、VAS评分、治疗优良率。

通过腰椎JOA评分,评判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评判级别:优、良、差。

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除,直腿抬高>70°,即为优。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除,指推抬高范围50~70°,基本可正常工作、生活,即为良。治疗后,没有达到上述标准,即为差。

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对210例患者疼痛情况实行评判,评分和患者的疼痛程度呈正比。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210例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相关数据,均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其中,例数方面以“n”的方式表达,手术前、后,JOA评分、VAS评分比较,均按照“±”方式表示,经t实行统计学检验;率采用“%”方式表示。

2.结果

2.1手术前、后JOA评分、VAS评分的对比

随访12个月,手术前、后,JOA评分和VAS评分实行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如表1。

2.2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分析

21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5.7±42.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5.2±10.5)ml,平均住院时间为(6.7±0.5)d。所有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下肢酸胀和疼痛者共2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90%(25/210),经脱水、口服止痛药物处理,7d内临床症状得以改善。随访12个月,优、良、差各156例、44例、10例,治疗优良率为95.24%(200/210)。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病症,临床方面主要经药物和理疗方法治疗[3]。相关研究显示,18%左右的患者仍需接受手术方法治疗,以此改善压迫神经根情况。本次研究,在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采用了髓核摘除术,临床效果较好[4—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前、后,JOA评分和VAS评分比较,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21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并且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情况。由此能够看出,髓核摘除术对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患者及早恢复身体健康,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理想的远期效果。

总而言之,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髓核摘除术治疗,远期效果较佳,值得在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仲崇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单侧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18):25-27.

[2]李永华.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3):303-305.

[3]伊茂奎.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11):52-53.

[4]童安,吴颖.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TESSYS侧隐窝减压治疗对侧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17,28(21):3551-3552.

[5]欧阳少明,饶放萍,刘辉.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