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及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及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包苑杰

包苑杰

(上海市北站医院上海200070)

【摘要】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及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疗效。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6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n=53)、对照2组(n=55)及观察组(n=54),对照1组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2组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予两药联合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1组总有效率77.4%,对照2组总有效率74.5%,观察组总有效率90.7%,与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且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与其他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与单药使用比较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氨氯地平贝那普利联合用药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5-0118-02

老年性高血压一般是指年龄超过65岁,血压值连续性或非同日超过3次高于标准血压诊断值,收缩压≥140mmHg(18.6KPa),舒张压≥90mmHg(12KPa),往往脂肪及糖会出现代谢紊乱现象,心脑肾以及视网膜等会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变化,若未及时治疗往往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后果[1]。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高血压病人明显增多。合理选择降压药物不仅有利于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更重要的是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达到预防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并减少心血管事件[2]。

本文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6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应用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及两药联合治疗,观察其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对16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询问病史、查体、查血脂、血糖、肌酐、心电图、颈超、超声心动图、头颅CT等,按照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即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排除有严重心脑肾等功能障碍性疾病、糖尿病、继发性高血压及对贝那普利或氨氯地平等类似药物过敏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3组,对照1组,53例,男30例,女23例,年龄62-77岁,平均年龄(69±5.8)岁,病程2-10年。对照2组,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8±6.0)岁,病程3-9年。观察组,54例,男29例,女23例,年龄63-76岁,平均年龄(68±5.5)岁,病程3-11年。所有高血压分级:1级61例,2级81例,3级20例。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高血压分级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162例患者均为初始治疗或停用其他降压药物2周,治疗前7天服用安慰剂,每天测血压2次(上午8-10时及下午15-17时,静坐15min后用标准水银柱袖带血压计测右臂坐位血压,连续3次,取其平均值),7天的血压均值为治疗前基础血压,3组分别给予氨氯地平(商品名:络活喜)5mg、贝那普利(商品名:洛汀新)10mg、氨氯地平5mg+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上午7时口服,治疗期间每周至少测血压3次,于治疗最后1周每天测量2次的血压均值作为治疗后血压。治疗期间观察临床疗效、伴随症状及不良反应,观察疗程为12周。

1.3.观察指标:观察3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及心电图测定。

1.4.疗效评定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且达到正常范围或下降≥20mmHg,但未达正常或收缩压下降≥40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且达到正常范围或下降≥10mmHg且<20mmHg,但未达正常或收缩压下降≥30mmHg。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显效+有效=总有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或P<0.01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各组药物均能显著降低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1组与对照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前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三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4%、74.5%、90.7%,经χ2检验,对照1组和对照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表2。

2.3.三组不良反应:三组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及心电图治疗前后比较无异常变化,对照1组出现头痛3例,面红1例(占7.5%),对照2组出现轻微干咳2例,嗜睡1例,头晕1例(占7.3%),观察组出现恶心2例,头晕2例(占7.4%),三组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3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mmHg,x-±s)

3讨论

我国老年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40%~60%,已成为我国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病发病、死亡最重要的因素[3]。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表现为为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血压变异性大,且易引起各靶器官的损害,同时各脏器的功能减退,致使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较差,药物代谢慢,故老年高血压患者应选择使用降压作用缓和、持久、对肝肾无副作用且不良反应小的药物。

多项研究表明,联合治疗在血压控制达标或减少不良反应方面明显优于单药治疗。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需服用二种以上的降压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4]。目前,降压药的联合治疗已经更趋于合理、个体化,重心放在降低心脑血管病终点事件上。氨氯地平是长效二氢吡啶类降压药物,通过阻滞L型钙离子通道和直接扩张外周血管发生作用,有效控制血压的同时增加冠脉血流、减轻心肌耗氧。贝那普利属于(ACEI),对全身动脉及静脉有扩张作用,降低全身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同时,减少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的生成,从而减少水钠潴留,促进血压下降[5]。ACEI+CCB的优化方案中,CCB直接扩张动脉,ACEI通过阻断RAAS也具有扩张动、静脉作用,因而与CCB有协同强效降压效果。ACEI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消除CCB激活交感神经的不良反应[6]。同时,两者均有改善内皮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强化靶器官保护效果。因此,两种药物联用通过不同机制使降压效果得到增强,不良反应得到减轻,有效保护患者心、脑、肾各脏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显示,对照1组总有效率77.4%,对照2组总有效率74.5%,观察组总有效率90.7%,三组均能明显降低血压,前2组降压疗效相似,二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且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联合使用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比单药治疗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彦玲,陈庆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11,32(6):469-470.

[2]王先明.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5):77-78.

[3]孙宁玲.高血压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

[4]老年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组.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2008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2):1046-1050.

[5]何晓航,刘春宇,王衡.高血压药物治疗新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200-201.

[6]周炜,郭小梅.高血压药物治疗进展[J].医药导报.2010,29(1):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