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设备检修管理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变电设备检修管理模式研究

党菲严智郭明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山西太原030032)

摘要:随着电能这种清洁能源应用的逐渐普及,电力工业也在国家生产建设和人民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电力为动力源设计的生产设备和生活用品的大量使用,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对这个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标准,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将对供电企业变电设备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了目前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供电企业;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

一、电力企业设备检修管理模式发展

电力系统发展历程中,其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经历了事后维修、定期维修、生产维修和状态检修四个不同阶段。

(一)事后维修阶段

事后维修也叫“故障后检修”,就是在设备出现故障后,对功能失效的设备或设备部件进行拆装、维护、调试、修理或更换。这种维修方式最适于设备投资低且故障后果轻微的情况,其长处是检修费用可能较低。这一模式的特点是:检修工作在故障发生后才进行。在这种检修模式下运行的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性较低。

(二)定期维修阶段

定期检修是指按预先规定的周期或操作次数所执行的定期预防性检修作业。这种检修方式适用于一些可靠性不高,且易产生规律性磨损的设备,其长处是可以减少设备修理对供电的影响。这一模式的特点是:根据经验预先规定周期,即时间间隔,在达到周期时对设备进行修理或更换。该模式使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性得到较大提升。

(三)生产维修阶段

生产维修模式是对多种维修管理体制的综合,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事后维修、定期维修、改善维修和维修预防。这种检修模式增强了维修策略的灵活性,也进一步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四)状态维修阶段

状态检修也叫“预知检修”或“主动维修”。这种检修模式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对普遍掌握的设备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确定出状况不好的设备,并在该设备结构和性能接近损坏前或对其安全性能有怀疑时再进行检修。在这种检修模式下,电力设备的停电时间减少了,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了,对设备的无效检修得到削减,电力系统的总体可靠性得到提升。

二、设备检修管理的不足

目前供电企业采用以计划检修为主的检修模式因其运作方式不够灵活,致使其存在检修目的不明确、设备状况不清楚、缺乏部门支持、缺乏检修后评估、检修成本高等五个不足。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一)检修目的不明确

在传统的计划检修模式中,检修管理人员的检修目的很不明确,往往只是机械地按照规程规定的检修周期进行计划编制与实施,停电检查完毕就算完成了检修任务,既没有考虑到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更谈不上对设备状况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另外,随着质量较高的新型设备的投入,传统的“一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也变得过于频繁,经常是设备运行得好好的就到了小修周期,不得不按照规程进行不必要的停电检修。这种过度检修既限制了供电可靠性的提高,又浪费了人力物力,在新上设备日益增多的今天,很容易造成“该修的没修,不该修的反而修坏了”的情况发生。

(二)设备状况掌握不清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电力设备在线监测技术投入了应用,如对变压器的局部放电监测、对避雷器的电流分量监测、对容性设备的泄漏电流监测等等。通过这些监测技术,我们本应获得大量的运行数据,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判断出设备状态的发展趋势或进行故障诊断。可在计划检修模式下,这些数据无法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检修作业人员,只要定期按照计划去做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费心去了解设备的实时状况或设备将可能出现什么问题。这也导致了通过在线监测所获得的数据的大量丢失,以及设备历史数据的缺乏。

(三)缺乏部门支持

状态检修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设备状态监测、状态评估及趋势预测、设备检修需求决策、检修项目安排等多方面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协同配合,这就要求有相应的组织体系、管理流程和规章制度保障其顺利运行。虽然目前供电企业也在努力完善这些方面的内容,可因为其主体检修模式仍然是计划检修,所以状态检修在实际操作上缺乏根基。常常是各部门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却无法有效地执行。

(四)缺乏检修后评估

检修后评估是对检修工作进行考核的基础,是提升检修质量的关键。其实,检修后评估从有检修工作开始时就存在了。比如对断路器的检修完成后,都需要运行值班人员来做验收,通过几次判断断路器是否修好,这就是一个简单的评估。不过这种评估过于简单,已经无法满足现今对检修工作的要求。现在,比较完善的检修后评估应包括几部分内容:一是设备的性能是否得到应有的恢复,二是检修过程中是否存在人为失误,三是检修的成本是否符合标准要求。通过对这三方面的评估,才能实现对设备、人、经济这三个关键因素的控制,进而有理有据地完成考核,提高检修效益。

(五)检修成本高

计划检修的简单、僵化的管理模式使得采取这种管理模式的企业无法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其粗放的管理理念更无法实现对成本、效益等经济指标的科学分析,以及对检修人员的激励。这些都会造成检修资源的浪费,致使检修成本偏高。

三、完善状态检修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采取的措施

(一)完善岗位助理工作评估制度

目前,变电检修工区岗位助理制度中,对岗位助理工作的评估方法只有书面总结和工作项目统计两种手段,缺乏量化的标准。笔者通过调查,认为应该在岗位助理评估方案中加入以下几方面内容:1、岗位助理主要工作说明。如规定变电检修助理应辅助变电检修专责工程师完成工程施工的方案编制、培训方案的汇报等。有了明确的工作任务说明,助理们才好有目的的工作,也为评估考核的进行提供根据;2、岗位助理工作完成度考核。如考核生产调度助理,在一周的时间内完成了多少条生产计划的编制,占应该完成的总量的百分比是多少等等。有了日常工作完成度的跟踪考核,可以让管理人员和助理人员及时对助理的工作情况有所了解,也对助理的工作起到督促作用;3、岗位助理工作年终评分表。对岗位助理工作进行评分的基础是建立一个公共的评分体系,在该体系中,各岗位助理的不同类型的工作都可以换算成统一的评分。

(二)完善工时评估制度

变电检修工区工时制度在施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分工不够细。举例来说,进行班组生产管理系统(数据维护这项工作时,除了要向电脑中录入数据外,还需要现场作业中有人对数据进行收集。有时候进行收集工作的是一个人,有时候则可能是全体作业人员参加。这就给工时评估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造成难以将每个人的工作进行准确量化的情况。因此,笔者认为变电检修工区应进一步细化工时制度,如将现有单项工作再细化,保证每名参与工作的员工都能得到明确的报酬,达到减少分配矛盾的目的。

四、结论

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改变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也必然引发行业自身内部的转变,尤其是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更是势在必行。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把公司建设成为“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公司的目标,以及实施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转变发展方式的理念催生了状态检修管理制度的推行。这既是完成企业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又充分体现了电力企业贯彻科学发展观工作的决心。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杨权变电站检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大众科技[J].大众科技,2009,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