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武警学院射击教学水平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提高武警学院射击教学水平初探

段子涝岳威

(武警警官学院,四川成都610213)

摘要:武警院校以及军校是为我国军事及治安力量输出人才的培养基地,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枪械射击是军事人员必备的技能,为了能更好的保卫国家和人民权益不受侵害,更好更出色的完成警备人员的使命和任务,武警院校特别重视射击课程的教学和学院射击水平的提高。射击是一本比较特殊的课程,他对学员有很高的实践能力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各学员所表现出来的射击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如何全面提高武警院校学院射击水平,如何将射击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逐渐成为射击专业教师重点研究的对象。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以及目前我国军警院校射击教学的现状谈一谈自身的看法,希望有助于提高射击教学水平。

关键词:武警学院;射击水平;教学方法;实践研究

射击是武警院校的基础课程,也是最具行业特色的课程。警官学院开设射击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用枪的基本技术,养成良好的用枪习惯,同时,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用枪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能够会用枪、敢开枪,进而提升武警院校射击教学水平。

一、武警院校射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师资薄弱

现阶段,我国大多武警院校射击教师的来源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战术专业和警务指挥专业的教师,这些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射击能力较强,但是普遍缺乏实战经验,这类教师人数较少。第二,专业到武警院校的一线民警或者部队人员,这类人员射击经验丰富,但是其射击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第三,从高校毕业的射击专业的毕业生,其主要负责进行设计训练以及理论研究。

由此可见,当前我国武警院校中同时拥有深厚理论知识、良好教学能力和丰富实战经验的人员很少,而且,很多教师由于没有实战经验,其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生搬硬套课本知识,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另外,一些武警院校还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武警院校学生射击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设置与实战要求脱节

武警院校射击教学内容与实战要求脱节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在射击教学中,很多教师将精力放在基础射击上,让学生联系如何正确握枪、如何整准星缺口的平正关系、如何正确扣动扳机,体会“有意击发,无意响枪”的理念,而且,这些联系一般是使用空枪联系,虽然反复联系能够提升学生基础射击的熟练程度,但是反复的空枪练习,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而,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第二,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很多教师只是简单地为学生讲解书本上的内容,没有借助多媒体等工具为学生详细讲解,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

(三)学员技能学习能力现状不理想

军校学员群体对于射击技能的掌握普遍处于初级阶段,由于教学计划安排学时有限,难以达到专业射手的熟悉程度;同时,该群体年龄结构处于18~23岁,属于年轻人群体,对于新鲜事物普遍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在训练过程中易产生兴奋、紧张、恐惧、畏难心理,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在进行射击训练和实弹射击时产生各种不利于精确射击的心理现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成绩的提高。

二、提升武警院校射击教学水平的对策

(一)树立依法使用武器的意识武警院校

警官使用武器是国家赋予的一项特殊权力,但权力的使用必须在法律法规的严格限定之内。如何正确使用武器的问题,不只是一门作战技能。射击教学理论课必须组织学员学习有关使用武器的规定、条例、法律、法规,明确使用武器的程序、责任、权力、条件等。在研究案例发展趋势、分析警官队伍射击技能水平现状、阐述警官工作性质的基础上,使学员认识到依法使用武器的重要意义,明确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开枪,什么条件下不允许开枪,依法、依规使用武器。正确使用武器既是震慑和打击犯罪的必要手段,又是履行警官工作职责的必备素质。以往警察在枪支使用中暴露的问题,大部分不是“要不要用”的问题,而是“会不会用”的问题。一方面,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枪(包括携带、握持和开枪),另一方面,开枪后能否达到预期的射击效果。因此,武器使用过程中既要有效地打击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嫌疑人,又要在震慑从犯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打击范围,更不能伤及无辜。

(二)加强战术射击训练

武警院校应树立“接近实战、高于实战、服务实战”的训练理念。增加实战射击练习项目,加强掩体射击技术训练,因为掩体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警察自身安全,在掩体后紧张情绪也会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射击技能也不会受紧张情绪的影响而降低,如训练学生掩体后卧姿射击、跪姿射击、立姿射击动作,体验在战术中射击的感觉,进而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

(三)积极采用新技术,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训练效果

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三维动画技术对武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以形象直观的形式进行讲解;课余时间,学员利用研制开发的模拟训练软件,自主进行仿真训练,在不使用武器的情况下学习射击的动作要领;实践训练过程中利用射击模拟训练器材,进行模拟训练,观察学员据枪的稳固程度、瞄准点的运动路径、击发的时机,分析其动作要领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训练;重新设计和制作了靶台、沙袋等依托物,解决了沙袋破损、依托物过高或过低产生的据枪姿势错误等问题

(四)加强临战心理素质训练

射击对枪手的心理素质要求较高,因此,武警院校教师应不断提升学生心理素质,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摒弃一切杂念,动中求静、静中求稳,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射击击发瞬间对射击者的肌肉反应控制能力与协调整合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射击者的精神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不受异常状况干扰,全身心投入到扣压扳�C、调整准星、缺口的平正关系上,这样才能够做到实弹射击时不慌乱,有效控制紧张感并完成一系列动作。因此,在平时教学训练中,教师可以适当制造一些意外,例如在设计训练中突然播放噪音干扰学生、人为制造机械故障、教师突然出现在学生身后,进而不断训练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对外界的感知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武警院校的必修课,作为警务人员的必备技能。武警院校应该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创新讲学手段,逐步提高学院射击水平,让学员熟练射击技能。无论是身体射击技能还是心理应对能力都应该是最出色的水平。武警学院要立足于实际,全面革新教学方式,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型人才,培养出能实实战、敢于实战的先锋战士。让武警院校学员成为优秀、合格的社会治安力量。

参考文献

[1]武警院校尹根林.武警院校武警院校射击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训练[J].当代体育科技.武警院校2017(29)

[2]武警院校林翔飞,王镭.对射击教学改革的深入探讨——以重新定位教学目标为视角[J].武警院校武警院校体育世界(学术版).武警院校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