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杨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杨晓会

杨晓会

杨晓会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人民医院儿科云南玉溪6533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220例进行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胆红素浓度、黄疸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胆红素浓度优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黄疸消退时间为(26.3±1.51)h,对照组的黄疸消退时间为(75.5±10.5)h,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可以减少黄疸消退时间,降低胆红素的浓度,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今后的护理中应用。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1-0258-0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现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一般情况下比较容易好发于新生儿出生后的一个星期以内,胆红素的浓度过高,使得患者的皮肤、巩膜出现黄染,或者是黄疸,严重的还有可能会影响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安全[1]。有学者认为,在早期对新生儿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预防胆红素过高或者是减慢胆红素血症的出现[2]。为此本次实验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220例进行讨论,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220例进行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10例,对照组男性60例,女性50例,年龄20~110h;观察组男性65例,女性45例,年龄55~110h。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8分。所选择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比较明显的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本次实验经过所有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对新生儿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抚触等;观察组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快速断脐在胎儿分娩后以最快的速度剪断脐带,以免脐血进入到新生儿的身体里面,使得红细胞增加,减少胆红素的生成。

1.2.2脐部护理首先用温水把两手洗干净,消毒,准备好酒精、棉签、纱布等;用棉签轻轻擦拭脐带边缘,让脐带和脐窝不会黏在一起;用一根新的酒精棉签从脐带窝中心向外慢慢擦拭,起到良好的消毒清理作用;消毒完成后,用手拿起脐带的结扎线,再次进行消毒处理。一般一天消毒三次,以免脐带出现感染。

1.2.3口腔护理新生儿娩出后,迅速的帮助其清理口腔的分泌物,以及鼻咽处的黏液,以免出现呼吸道感染,用纱布包裹住小指伸进口腔,轻轻擦拭;注意在操作的时候动作轻柔,以免皮肤破溃出现感染。

1.2.4新生儿抚触新生出生后,护理人员可以对其进行专业的抚触,用指腹或者是手掌心抚触,一次半小时左右,一天两次,注意进行抚触前把指甲修减干净,让两手热乎后进行,动作要轻柔,从头面部开始。

1.2.5给予葡萄糖口服在新生儿出生后两小时,护理人员可以给予10%的葡萄糖50ml口服,一共分为三次服用,服用后在进行母乳喂养。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胆红素浓度、黄疸消退时间。

1.4判断标准

血清总胆红素<119.7μmmol/L说明已经消退[3]。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分析资料;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者血清胆红素的比较

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见表。

2.2两组患者黄疸消退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的黄疸消退时间为(26.3±1.51)h,对照组的黄疸消退时间为(75.5±10.5)h,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属于现在临床上一种比较多发的疾病,因为新生儿一般情况下出生后血脑屏障通透性高,所以胆红素可以到达中枢神经,使得胆红素的浓度异常升高,出现黄疸,影响新生儿的健康发育[4]。本次实验主要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所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黄疸消退时间为(26.3±1.51)h,对照组的黄疸消退时间为(75.5±10.5)h,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对新生儿进行剪断脐带护理,可以减少脐血流入到身体内,抑制红细胞增加,减少胆红素的出现。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护理,可以刺激体表神经,让中枢神经兴奋增加,从而抑制黄疸的生成[5]。对新生儿进行脐部护理,可以减少脐部感染的出现,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发育;对新生儿进行口腔清洁护理,可以保证口腔的清洁,以免出现口腔感染。其次,对新生儿进行葡萄糖供给,可以促进肠道菌群的分解,增加胃肠蠕动,让新生儿残留的胎便可以顺利地排出来,以免小肠重新吸收胆红素,达到降低胆红素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可以减少黄疸消退时间,降低胆红素的浓度,同时减少感染的发生,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今后的护理中应用。

【参考文献】

[1]白丽燕.对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4):5-6.

[2]李军勤.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中的运用[J].系统医学,2016,1(01):71-73.

[3]薛菁.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3例早期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25-26.

[4]周金林.早期干预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4):134+137.

[5]王洁,孟芳铭,孙辉.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5):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