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创新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钢铁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创新策略

杨帆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安徽马鞍山243000

摘要:企业的安全生产制约和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钢铁冶金工业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往的安全生产管理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所以钢铁冶金企业应该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科学的安全生产的管理方式,本文针对我国钢铁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其安全生产管理创新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钢铁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创新策略

1.我国钢铁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比较薄弱

钢铁冶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有的企业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对安全生产工作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没有对安全工作引起高度的警惕,对安全管理工作缺乏严格的控制,没有具体落实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以盲目乐观的思想对待安全生产;另外相关企业没有正确的认识到新材料、新项目、新工艺、新设备等会造成的各种问题和隐患,对其缺乏明确的辨识,导致其制定的技术措施和技术交底缺乏一定的周密性和细致性,所以这些企业亟需提高控制事故发生的能力。

1.2设备实施本质安全化水平较低

根据对某钢铁企业作业现场进行安全督查的结果统计得出,每年发现不符合安全的各项中,物的状态不安全和其不良环境生产占不符合总数的80%之多。尤其是煤气管网有严重腐蚀老化的现象,不能对煤气运行实现在线监听;像皮带机等部分生产设备缺乏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所以努力消除物的不安全的状况,使其作业环境得到改善的钢铁冶金企业体系运行中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

1.3部分职工的安全素质需要相应提升

一部分职工在工作中缺乏相应的安全知识,缺乏较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不能够充分的辨识现场存在的危险源,导致其在相关规程的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仍然存在着习惯性的违章,和标准化上岗、规范化作业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1.4相关方在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漏洞

首先相关方单位缺乏较强的安全管理基础,其生产的条件比较简陋,工作人员操作能力和安全素质较低,经常存在违章蛮干的情况,并且具有很大的流动性,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加困难;另外有的单位仍然存在着“以罚代管”、“以包代管”等问题,企业并没有严格的审查相关方的工作资质和采取的相关安全防护措施,没有到位的确认施工作业现场的作业条件,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管理缺乏有利的监控,所以不能有效的遏制相关方的安全事故。

2.我国钢铁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创新策略

我国钢铁冶金企业想要创新安全生产管理的策略,就需要把相关责任的落实作为重点,以控制风险为中心,尽可能完善动态监控危险源的相关机制,并使相关的管理要求得以落实,使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具体的表现为:

2.1对危险源加强管理,提高控制风险的能力

对危险源头加强控制,加强“科技兴安”战略的实施,并努力推广和实施成熟、先进的新新材料、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使新改扩建的项目的危险源得到安全有效的控制;对设备设施的本质做好安全化的改造,使安全隐患得以消除,使设备设施本质的安全化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日常对危险源加大控制的力度,使动态监控预警系统收集信息和动态预警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深入进行现场安全督查,使生产建设现象的各种隐患问题及时的得以消除;对各类煤气柜、冶炼炉、气体介质、危化品储槽等重点危险源加强应急管理,并制定出完善的应急预案,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真正的做到灵敏反应、快速响应、得力组织、有效施救等,使其应急处理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另外还应该对危险源的控制偏差加大整改的力度,使整改的人员、时间、资金、措施、责任等得到具体的落实,并积极构建起辨识危险源、评价风险和控制风险的长效运行机制,使危险源的管控水平不断的得到提升。

2.2使重点监控得以强化,提升安全保障的水平

对设备的检修加强安全管理:(1)设备检修前加强安全管理,检修设备之前制定出科学、严谨、有效的检修计划,全面深入了解危险源辨识的检修作业流程,并制定出可靠、周密的控制风险的措施;(2)设备检修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对施工单位执行作业的方案进行严格的监督,把控制危险源制度、恪守工作制度、检修电气挂牌制度、安全确认制度等得到落实,使生产区域和检修现场实现可靠隔离和安全防护;(3)检修完工后做好相应的总结、评价和考核,积极应用和推广先进的经验,针对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制定出科学的预防和改进措施。另外针对生产建设中的交叉作业,应该共同制定施工方案、安全措施,共同签发工作票、共同确认作业的条件、共同实施安全监护的措施,使交叉作业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得到切实的消除。

2.3对特种设备加强管理,提升安全运行的水平

(1)加强对特种设备的检测和检验,使特种设备周考核制度得到严格的落实,对该设备的缺陷加强整改监督,使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状况得到不断的提升。对新上的特种设备做好竣工验收工作,针对设备的缺陷进行及时的整改,充分保障新上设备投运的安全;(2)日常加强对起重设备的有效监控,严格按照《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对相关的安全装置、吊钩、钢丝绳、制动器等设施的损伤状况和轨道、钢丝绳、限位器等重要的安全附近按期进行安全状况检查,充分保障起重机械的安全设施可靠、齐全、完好;(3)针对特殊工种积极的开展培训取证和复审工作,使特种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切实得到提升,使特种工作人员的标准化作业的能力不断的得到提高。

2.4对相关方加强安全监督,防止发生相关安全事故

(1)严格审查外来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相关资质,确认现象作业的安全条件,对其作业过程进行安全的监控,如果相关的作业不符合安全条件则不允许开工;(2)对相关方的作业现场加强安全监控,针对相关方员工在作业中的不安全的行为和不安全的作业现场状态及时的发现并纠正,并对其自觉遵守安全作业规程和安全生产法律进行督促,使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绩效共同得到提升;(3)尽可能使相关方的安全评价制度得到落实,定期评价相关方单位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绩效的情况,为相关方建立安全管理的档案,作为其进行劳务招标和参加工程的重要的依据;(4)对劳务派遣工做好相应的安全管理,对劳务派遣工加强安全培训,根据用工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的规程对劳务派遣工实施严格的岗前安全考核评价,使其履行岗位的职责、对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的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3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改革,人们越来越重视企业发展中的安全生产,特别是钢铁冶金企业的安全生产。虽然钢铁冶金企业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基础,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我们还应该充分的认识到企业并没有完全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我们应该针对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安全管理的策略,推动企业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王丽娟.经济调整新常态钢铁需求近峰值[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4(06):69-75.

[2]《冶金财会》编辑部.全面认识主动适应新常态大力提高钢铁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五次会员大会综述[J].冶金财会,2015(01):56-63.

[3]吴学军.钢铁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创新策略[J].现代企业文化,2013(05):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