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分析

武俊

武俊

(金华市中心医院浙江金华321000)

【摘要】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效果。方法:将我院眼科2015年3月—2017年8月接收的120例干眼症病人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单用组(单独采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与联用组(联合采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与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比较二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二组病人的Schirmer值及BUT值均显著上升,且联用组的Schirmer值及BUT值上升幅度相对高于单用组,P<0.05;联用组的治疗有效率(98.33%,59/60)相对高于单用组(85.00%,51/60),P<0.05。结论:对干眼症病人联合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与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相较于单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来讲,疗效更确切,值得推荐。

【关键词】玻璃酸钠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干眼症;疗效

【中图分类号】R77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6-0054-02

引言

干眼症(角结膜干燥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是由于眼表稳态环境破坏、泪腺泪液及油脂层分泌不足而引发的眼干、眼红、眼痒、畏光等一系列眼部干涩症状,若治疗不及时,还会诱发角膜结膜炎、角质化、充血等并发症,导致病人视线模糊[1]。因此,对干眼症病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炎症症状,但长期用药容易导致眼内压上升,诱发白内障等并发症的发生[2]。本次研究对我院眼科2015年3月—2017年8月接收的60例干眼症病人联合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与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来自我院眼科2015年3月—2017年8月接收的120例干眼症病人,纳入标准:符合干眼症的临床诊断标准;研究前未使用其他药物;认识功能正常;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有其他严重眼部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滴眼液过敏史;研究依从性较差。120例病人男71例,女49例;年龄22~73岁,平均(34.44±5.36)岁;病程5~13d,平均(8.21±0.73)d。将120例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用组与联用组,二组对象的临床资料基本类似,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爱丽)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每日滴眼4次,每次1~2滴,持续滴眼1个月。联用组则在该基础上又联合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每日滴眼4次,每次1~2滴,持续滴眼1个月。

1.3评价指标

(1)泪液分泌试验结果(Schirmer):在眼部无刺激情况下,将一个5*3mm的条状滤纸一端折叠置于下睑外或中间1/3处的结膜囊内,剩下部分悬挂于眼睑外[2]。(2)眼膜破裂时间(BUT):将2%的荧光素滴注于眼角下穹窿处,让病人持续眨眼三次,记录最后一次瞬目至角膜出现首个干燥斑的时间[3]。(3)疗效判定标准:若治疗后症状与体征完全好转,Schirmer值在5~10mm/5min则表示显效,若治疗后症状与体征有所缓解,Schirmer值<5mm/5min则表示有效,若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则表示无效[4]。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软件处理,有效率通过[n(%)]表示,给予χ2检验,Schirmer值、BUT值通过(x-±s)表示,并给予t检验,以P<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1二组病人治疗前后的Schirmer值、BUT值变化

治疗后,二组病人的Schirmer值及BUT值均显著上升,且联用组的Schirmer值及BUT值上升幅度相对高于单用组,P<0.05,见表1。

3.讨论

睑板腺是一个特殊的皮脂腺腺体,其对泪膜稳定性的维持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能够通过脂质层的作用避免泪液蒸发,若睑板腺出现障碍,则会破坏到泪膜稳定性,进而导致泪液蒸发形成干眼症[3]。干眼症的治疗方案目前临床上尚未统一,药物治疗依然是其首选治疗方式,但其常用药物较多,如何选择最为安全有效的药物成为眼科关注的重点。(爱丽)0.3%玻璃酸钠滴眼液是眼部疾病的常用药,单一用药虽然能够在短期上缓解炎症症状,但无法有效清除病因,一旦停用容易导致病情复发,其远期效果并不理想[3]。有研究表明[5,6],干眼症的发生与炎症介质的产生密切相关,因此在对干眼症进行治疗时,积极改善其炎症状态至关重要。普拉洛芬滴眼液是一种丙酸类非甾体类抗炎药,能够有效降低眼部环氧合酶活性,改善泪液的分泌功能,保护好睑板腺,修复眼表免疫网络,进而缓解外眼及眼前节的炎症[7]。研究中我们对联用组联合采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与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后,联用组的Schirmer值及BUT值上升幅度相对高于单用组,联用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8.33%,相对高于单用组的85.00%,P<0.05。可见,联合用药后,能够有效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提高泪膜稳定性,进而促进疾病康复。此外,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二种滴眼液联合使用时并未产生药物互斥反应,无严重不良反应。

总的来说,对干眼症病人联合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与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相较于单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来讲,疗效更确切,值得推荐。此外,本次研究因时间有限,未对二组病人用药后的长期疗效及复发情况进行跟踪评价,有待将来进一步完善研究。

【参考文献】

[1]罗甜.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临床对照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13):2059-2061.

[2]周鹏翔,陈逸,薛雨晴,等.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18,27(14):1690-1696.

[3]林文雄,王文娟,陈立伦,等.爱丽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分析[J].北方药学,2019,16(01):135.

[4]熊华.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1):86-87.

[5]王菲.局部激素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6):73-74.

[6]涂雪峰.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的疗效分析[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8,32(06):84-87.

[7]喻娟.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8,16(1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