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剖宫产手术的护理风险及应对

/ 2

急诊剖宫产手术的护理风险及应对

孙伟宗倩董瑞

孙伟宗倩董瑞

(青岛市市立医院山东青岛266011)

【关键词】急诊剖宫产护理风险点应对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3-0200-02

产妇在妊娠阶段于日常生活中存在许多不可预见的风险,往往当碰到潜在的突发情况时便急诊入院,考虑到情况危急或胎儿等因素不得不行急诊剖宫产,而其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均明显高于顺产者。因此手术室护士应及时识别急诊剖宫产的护理危险因素,评估准确,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旨在通过我院2004年1月-2014年3月配合完成的20000余例急诊剖宫产手术,以回顾方式对急诊剖宫产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风险及应对措施作以下探讨。

1.护理风险点

1.1护士重视不够,经验不足,估计不足,器械,药物,设备准备不充分或未处于良好备用状态,而影响产妇胎儿的救护工作。

1.2安全核查:产科急诊往往通知急,进展快,护士来不及细看病历、询问病情,存在安全隐患。

1.3坠床:急诊患者入室时往往有腹痛,宫缩痛而导致在推车上躁动现象,加上患者对手术环境的陌生,较易发生坠床现象。

1.4物品清点:急诊剖宫产术前准备时间短,物品清点时间短,存在安全隐患。

1.5重点患者:高龄初产妇是指足35岁以上初次孕妊和分娩的妇女,这一人群较易发生妊娠并发症,新生儿窒息是其中严重的类型,该病具有病情重、复杂、变化快,基础护理多,发生各种不良事件的频率高等特点[1-2]。由于妊娠过程中孕妇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致使心脏负担加重,甚至诱发心力衰竭,是导致孕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严重精神症状、不配合手术及麻醉者,易造成护理的难点。

1.6术中低血压:孕妇仰卧位时,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特别是当硬膜外麻醉时下肢血管扩张,更易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当产妇主诉心慌,胸闷,头晕,出冷汗并伴血压下降时,应考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可能。

1.7新生儿娩出时:从子宫切开到胎儿娩出的时间不宜超过150秒,器械护士在配合时要高度集中,保持忙而不乱,当切开子宫破膜后,外界的空气及术者娩出胎儿的操作,可引起胎儿呼吸幅度增大,其操作时间越长,吸入的羊水也就越多,严重可导致新生儿窒息;宫内操作时间延长,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受压,子宫血流灌注减少,对胎儿血液循环也产生不良影响。

1.8术中出血:如合并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收缩不良等都可致子宫出血,且可因短期大量出血使产妇进入休克状态。

1.9术后静脉血栓形成:产妇是下肢静脉栓塞的好发人群,发病后可因栓子脱落而继发引起急性肺栓塞甚至死亡。年龄>35岁、长期保胎、肥胖、有血栓形成病史、静脉曲张、吸烟、大手术(特别是盆腔,泌尿外科,下肢和癌肿手术)后患者均是剖宫产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

2.防范及应对措施

2.1完备的物品准备:接到电话后立即准备好氧气,吸引器2套,脚踩凳,接生车(带沿)成人小儿急救插管盒,抢救车(必要时);对双胎妊娠,应准备两个接生车,由两位助产士接生,还要准备沙袋,待胎儿娩出后压于产妇剑突下,6h后取下,通过压迫刺激子宫收缩并预防产后腹腔压力突然降低,瞬间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2.2严格落实安全核查:认真核对腕带、姓名、年龄、过敏史、既往史等重要信息,确保患者手术正确。

2.3及时、安全的约束与保护患者:护士充分保护患者安全;麻醉医生进行麻醉操作时,护士要站在患者面侧,嘱其两膝弯曲,大腿贴腹,下颌贴腹,使腰背部尽量向后弓,拉开棘突间隙利于穿刺,也同时防止坠床。对不配合的患者使用约束带。

2.4足够的时间完成物品清点:必须留出清点时间,认真执行物品清点。做好手术器械,敷料,缝针及其他物品如针管,针头,胎儿用物的清点核查,术中增加的敷料,器械,缝针应及时填写在巡回护理记录单上,防止异物遗留体腔。

2.5针对重点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

2.5.1对高龄初产妇:术前鼓励患者倾诉,并为产妇解释各种操作的必要性,提高其对突然来临的手术的耐受力;术后,如新生儿娩出评分良好者,应抱与产妇进行皮肤接触,告知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性别,有利于产妇进一步配合后续手术;如新生儿情况较差或已死亡时,不可立即告知,以防产妇情绪剧烈激动,导致子宫收缩不良,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2.5.2对妊娠合并心脏病者:产妇入室后应采取头高脚低左倾卧位,防止子宫右旋;及时识别心衰的早期症状,若产妇平静时心率>110次/分,呼吸>20次/分,自觉胸闷,心悸,气短或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听诊肺底部持续性湿音,应考虑心力衰竭,立即通知医生,协助产妇半卧位,持续面罩吸氧,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并准确记录出入量,为医生提供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依据;遵医嘱用药并严密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胎儿娩出后6h内给产妇腹部加压沙袋,以免血液积聚内脏,使回心血量减少而诱发心衰。

2.5.3对精神分裂症合并妊娠者:重视安全护理,避免一切不良刺激,保持手术间安静,保管好危险物品,注意门窗管理,对急性期不合作者给予适当保护,以保证其安全。护士应主动热情地接待患者,设法找出其精神活动中的正常部分,取得其信任帮助患者度过困难的手术期。

2.6合理体位摆放,预防低血压的发生:麻醉前建立静脉通路,麻醉以后快速输入液体,起到预防和纠正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作用;立即将子宫推向左侧或把床左倾15-30度。

2.7密切关注胎儿娩出:当胎头下降太深,巡回护士也可遵医嘱在台下佩戴无菌手套,经阴道进入向上推胎头,协助术者将胎头娩出;术中注意锐利器械的放置,取拿,特别是手术刀在胎儿娩出时应及时取回,防止损伤胎儿。如发生新生儿窒息,应确保吸引器通畅,及时配合完成呼吸复苏。重视新生儿窒息在5分钟内的成功率。

2.8大量输血的护理:及时监测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3P试验,电解质等各项指标,出现危急值,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同时输入血液制品,当血红蛋白低时,可输入红细胞;如PT或APTT延长,并且病人正在出血,可给予冰冻血浆,因其含有大量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如纤维蛋白原低或APTT或TT延长,也可给予冷沉淀,其不仅含有纤维蛋白原,还有多种凝血因子;如血小板计数少于50×109/L,病人正在出血,可给予浓缩血小板,同时补充红细胞,纠正贫血。

2.9术中预防静脉血栓的措施:重视剖宫产的体位(下肢可适当垫高15-30°利于静脉回流,必要时预防应用弹力绷带包扎。术前应于上肢浅静脉放置套管针,避免从下肢静脉输入高渗液体及刺激性液体,尤其是左下肢。取舒适的平卧位,避免腘窝受压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如安放下肢使用束缚带时,应避免过紧而影响血液回流。弹力绷带包扎至膝盖下方3-5cm,注意压力与弹力大小合适,做好皮肤护理,观察局部血液循环。

参考文献

[1]黄涛,温永顺,高红英,等.井冈山地区新生儿窒息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9):4230.

[2]许亚红,周铁英,郭特鎏,等.新生儿窒息的临床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10,20(8):862.

[3]徐小玉,林建华,汤希伟,等.妊娠合并心脏病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1,28(5):448-449.

[4]吴建红,梅红彬,张春娇.现代精神障碍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0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