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临产观察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1

产后出血的临产观察及护理

张方梅

张方梅(湖北丹江口市第一医院妇产科丹江口442700)

【摘要】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超过500毫升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短时间内发生大量失血,可迅速导致失血性休克,危机产妇生命,因此要积极防治产后出血。

【关键词】产后出血;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9-0292-02

我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收治产后出血60例,本文对收治的60例产后出血进行了临产分析,找出相关病因,并进一步探讨产后出血的防治。

1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共收治产后出血病人60例,其中初产妇20例,经产妇40例,年龄18岁-43岁,以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为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确定失血的方法采用简便面积换算及盆接法,以及根据休克指数估计失血量来计算。

2结果

2.1产后出血的原因:(1)子宫收缩乏力34例;(2)胎盘因素20例,其中前置胎盘6例胎盘粘连10例;胎盘残留3例;胎盘植入1例;(3)软产道裂伤4例,其中宫颈裂伤3例,剖宫产下段裂伤1例;(4)凝血功能障碍2例,其中胎盘早剥1例,DIC1例。

2.2产后出血的时间55例发生在胎儿娩出2小时之内,5例发生在胎儿娩出2小时之后。

2.3产后出血量:最少的500毫升,最多的4000毫升,其中出血量达3000毫升的8例。

2.4产后出血的结果:发生失血性休克6例,包括前置胎盘3例,胎盘植入1例,ICP1例,其中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手术(植入性胎盘),2例转入上级医院行介入治疗,其余均保守治疗成功。

3护理

产后出血为产科常见病例,具有病情紧急,失血量大,凶险危重等特点,急救护理十分重要,抢救需要医护同步进行,积极止血,选择最佳静脉通道是抢救产后出血的关键措施之一。

3.1急救护理

3.1.1立即通知医生迅速分析出血原因,积极采取止血措施,如按摩子宫、给宫缩剂,协助医生剥离胎盘、刮宫、修补软产道等。镇定产妇情绪,注意保温,平卧位给氧,严密观察宫缩,血压、脉搏、面色等一般情况,并做好记录。

3.1.2快速静脉输液输血:必须迅速及时建立1-2条静脉通道,快速输液输血,必要时加压输血,补充有效循环血量,要在短时间内准确穿刺,并选择12号以上的针头,尽量上下肢静脉开放,采取一切措施,争分夺秒,忙而不乱,力争短时间内纠正休克,配合医生立即止血,防止并发症发生。

3.1.3要密切观察有无休克的各项指征,病人如有休克症状而不见阴道出血者,要警惕隐性出血,检查子宫底是否上升,子宫体积是否增大,按压子宫有无血液涌出。认真计算出血量,警惕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生,注意阴道流血色量以及有无血凝块,注意排空膀胱,必要时放置导尿管。在扩容的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四肢.末稍循环等变化,掌握休克的程度,在大量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应观察有无寒战、荨麻疹的发生。

3.2一般护理

3.2.1改善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产妇创造一个清洁整齐、温暖、舒适、安全、无异味以及无噪音刺激的良好环境,护士和蔼的态度,真诚而温柔的话语,处处关心体贴她们,取得她们的信任,主动接近她们加深了解,沟通信息,了解她们的需求,问题、担心,积极给予帮助,对于恐惧心理者,应耐心开导,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消除恐惧不安心理。

3.2.2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及同情心,消除松懈麻痹思想,做到眼勤、手勤,及时发现问题,产妇急性出血停止后,仍需严密观察一般情况,注意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量,若有宫腔排出物,应注意保留,送病理检查,保持外阴部清洁,病人卧床休息,加强饮食营养,防止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4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影响产妇的健康以及生命,应加强防止。因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所以要正确处理分娩,严密观察产程,及时发现异常,胎儿娩出后应给予宫缩剂,积极处理第三产程,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排出是否完整,检查是否有陈旧性出血,及时缝合软产道裂伤,产后产妇应继续在产房观察2小时,严密观察产妇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宫缩以及阴道出血情况,对失血较多者应及早补充血容量,产后要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产妇与新生儿早接触,早开奶可刺激子宫收缩,减少阴道流血量。产前应积极纠正产妇贫血,加强营养,增强孕妇体质,积极治疗产前出血,识别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高龄产妇、多次妊娠,产后出血史等,并给予安全指导。

参考文献

[1]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研究协作组,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514

[2]乐杰.妇产科.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