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风景名胜区的环境保护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2

简论风景名胜区的环境保护要点

陈惠平

陈惠平(新密市环保局河南郑州452370)

中图分类号:X36文献标识码:A

摘要:风景名胜区是一个城市的城市名片,是人民度假、娱乐的场所,是调节人们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近年来,风景名胜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很不乐观,水污染、植被被破坏、外来物种对本地物种的破坏等是一些地方风景名胜区的环境价值大大下降,影响到了一个地区的生态系统和旅游收入。本问主要论述风景名胜区环境保护中的主要影响要素,探讨如何保护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保持其旅游价值。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娱乐旅游价值

风景名胜区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知名度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加之历史悠久风景名胜区是数不胜数,如华山;泰山;西湖等等。丰富的风景名胜资源成为各地发展经济,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依赖其良好的旅游价值成为很多地方重要的产业。但最近几年来,由于风景名胜区管理中存在很大的漏洞,加之缺乏科学的环境保护意识,一些风景名胜区的环境收到很大的破坏,如水污染、外来生物的入侵等等,使这些地区的旅游价值受到很大的破坏,有的甚至失去了旅游价值。

一、风景名胜区环境保护中的主要影响要素

当前风景名胜区环境保护中的主要影响要素是游人素质、排污监管、外来生物、人为活动。

(一)游人的素质

人文、自认景观是风景名胜区内供游人参观的各个景点,如泰山上的岱庙、南天门,孔府里的孔林、孔庙等等。受知识水平和行为习惯的影响,我国国民素质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人们在风景名胜区游玩的时候,经常会采花折草、乱涂乱画、乱摸乱动等行为,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是随处可见。这些行为不仅仅使风景名胜区内的环境质量收到影响,还使一些人文自然、景点遭到严重的破坏。如山东省著名文物保护单位苏禄王墓,王墓门口的石人、石马由于游人的严重破坏,已经看不到原来的形状了,使苏禄王墓的旅游价值大打折扣,游人是越来越少,甚至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了。

(二)排污监管

水污染是风景名胜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由于各地在发展经济的时候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加之对企业的排污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使得一些企业各种污染被排放到自然环境当中,对风景名胜区内的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如江苏省吴中区的太湖,作为江苏省著名的旅游湖泊,由于水污染的问题在2007年爆发的大面积的水体富氧化,一时间整个太湖被绿色的藻类所覆盖,恶臭难闻。与此同时太湖旅游业受到重创,一直到现在鲜有游人去太湖去游玩。

(三)外来生物

外来的生物入侵是对环境破坏最大的一种现象,它改变的是一个区域的整个生态系统,可以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如以前作为观赏宠物的被引进我国的巴西龟,在引进我国以后得以进入我国的生态系统,由于巴西龟繁殖和生存能力极强,这些进入自然环境的巴西龟在我国大肆繁殖,侵占了原本就生活在我国生态环境内的本地龟的生态空间,是本地龟遭到了灭顶之灾。不仅这些,洞庭湖中发生水葫芦蔓延事件、滇池鳄龟事件都是生物入侵的典型代表。

(四)人为活动

人为活动对风景名胜区的破坏主要是指不合理的开发建设侵占原本属于风景名胜区的用地,这一点主要是因对风景名胜区用地的开发管理不严引起的。洱海是大理的名片,更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然而,记者近日赴云南大理采访时发现,洱海正在遭受破坏性的开发。极目望去,到处是高耸林立的别墅群,这个世界级的旅游景点正在日益变成富人的后花园。

二、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要点

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根据主要因素确定环境保护的主要方向。

(一)完善景区内的环境管理

景区管理部门要完善景区的管理规定,组织景区内的环境管理专职人员,依据景区内的相关规定,监督、制止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对之意破坏坏境的游人在经过相关授权之后可以采取驱逐出景区、劝戒、警告、罚款等方式给予一定的处罚。同时,为保护景区内的环境,景区要完善垃圾桶、公共厕所等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组织卫生人员及时清理景区内的环境垃圾,保持景区内的环境卫生。

(二)严格排污监管

各级人民政府要把风景名胜区周围的水污染治理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内容,加强对景区周围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等措施,对严重排污企业采取关停、限期治理、搬迁等方式,减少景区周围的环境污染。此外,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对景区周围水源的环境监测,做到固定监测与不定期监测相结合,严格控制水体内的污染物数量,一旦发生水体污染及时排查、及时处理,确保景区周围水体质量。

(三)加强对外来生物的管理

各级环保部门应该加强对外来物种的管理,对巴西龟等观赏性外来物种的进入进行严格的审核,并进行相应的登记,对于购买这些外来观赏性的物种的人进行登进,要求他们对这些物种进行严格的管理,并告知这些物种的危害,一旦发生丢失的现象要及时回报。对于一些植物、昆虫建议采取禁止进入的措施,因为植物、昆虫一旦进入就很难阻止其繁殖,外来植物、昆虫对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危害要比动物要大的多。

(四)严格在风景名胜区工程活动审核

风景名胜区除非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所进行的工程以后,其他工程应该进行严格的审核,做出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估并向社会公示后才能进行。这其中包括新开工的工业项目、各种住宅工程、社会、政府机构的办公设施等等。社会公示采取公示投票和组织听证的方式进行,公示投票在网上进行,过半通过、不够就严禁建设,网络公示投票以后组织听证,听证人员应该主要由景区工作人员、社会公众组成。

参考文献:

[1]魏文彪.风景名胜区不能沦为富人后花园.西安晚报.201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