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与MRI诊断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腹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与MRI诊断价值分析

陈霞蒋小龙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湖南衡阳421000

【摘要】目的探究腹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与MRI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SFT病患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CT与MRT的影响学的增强表现差异及基本特征进行对比。结果比较CT与MRI下腹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各特征,差异都无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MRI增强之后信号会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向,血管影特别明显;然而CT发生增强之后扫描CT值会呈现出“快增慢减”的形势,肿瘤的边界相对清楚。结论腹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MRI和CT影像各有其独特之处,然而所提供的诊断信息几乎一样,在术前运用具备的诊断价值都相对较高。

【关键词】腹部;孤立纤维性肿瘤;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成像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fibroustumor,SFT)类属梭形细胞肿瘤,大多发生在软组织、腹部及胸膜等人体部位,然而其临床的发病率一般较低,并且大多呈现良性。然而由于SFT的生长较为迅速,很容易压迫到脏器,特别是腹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对肾脏以及胃肠道产生压迫会引起很多的并发症。临床大多采用切除术对腹部SFT进行治疗,肿瘤性质也仅可以经过术后免疫组化以及病理学检测对其进行判定,而在术前通常通过超声、核磁共振成像(MRI)以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影像学办法获取有关肿瘤方面的信息。对此,该研究把腹部SFT的MRI和CT影像学特征展开了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2年11月~2018年10月期间在院内接受切除术治疗的80例患有SFT的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当中女性52例,男性28例;年龄处于37岁到78岁,平均年龄为(53.50±9.17)岁;肿瘤的规模为1.7cm×1.8cm×2.0cm~10.5cm×9.7cm×11.2cm;恶性的有4例,交界性的有10例,良性的有66例;位于胰腺的5例,肾脏的9例,肠系膜的17例,腹膜的23例,腹膜后的26例。

1.2检测方法

(1)MRI检查:运用MRI扫描仪,用体部线圈展开横断面的常规扫查,扫查的范围依据CT定位肿瘤以及其的规模来确定,矩阵为256×256,层厚为8mm,层间距为0.8mm,参数、序列设置如以下,T1加权成像(即T1WI):TE=4.6~4.9,TR=200~300ms;T2加权成像(即T2WI):TE=90ms,TR=2500~4000ms;运用的对比剂为钆喷普酸葡胺,推注的速度应当为每秒3毫升,剂量应当为0.1mmol/kg,行T1WI下三期加强扫描,起始的时间分别是注射之后的20秒、35秒与60秒。

(2)CT检查:运用排螺旋的CT扫描仪,首先应当进行全腹部的冠状面扫查,从而对兴趣区域进行明确,之后再依据肿瘤的最大径设置扫描野展开常规的平扫;应当使用碘克沙醇(0.32gI/mL)80~100mL进而增强扫描,推注的速度为每秒3毫升,三期增强的起始时间分别是注射之后的40秒、60秒与100秒。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的资料用(χ-±s)来表达,不同的检查办法之间对比运用χ2检验,计数的资料用百分率(%)来表达,将P<0.05作为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2.1腹部SFT在两种检查方式当中增强表现分析

CT平扫下合同层面附近组织的CT值相近;增强的过程当中CT值呈现“快增慢减”的状况,动脉期的增强相对不是很均匀,大多是分层样延期显影,相较于动脉期,门静脉期增强更加均匀、显著,且对肿瘤边界显示特别清晰,延迟期增强和门静脉的末期一致或者存在略微的衰减。MRI平扫下的T1WI常见稍低或者中等信号,T2WI则存在相对不均匀的混杂信号,血管的显影相对不完整,常见线状流空血管的现象;增强之后的信号不断加强,动脉期的增强程度广泛较轻,门静脉期的坏死灶区的增强仍然不太显著,而加粗且迂曲的血管影已经相对明显,延迟期的增强逐步均匀化。典型的病例影像如图1所示。

图1典型病例影像

图1的患者为男性,年龄为64岁,无显著的临床症状,有切除阑尾的手术史,进行超声体检时发现其右上的腹部有肿块;图①、②分别是CT增强扫描延迟期和门静脉期影像,相较于前者而言,后者CT值较低,然而肿瘤的外观都较为规整,并且边界都较为清晰,未对其附近肝肾等脏器进行压迫;图③、④分别是MRIT1WI与T2WI平扫影像,图④信号广泛偏低,增大亮度之后能辨认出线状的流空血管穿梭当中,图③可见肿瘤内部的信号强度呈现不均匀的状况,同时黏液的分布相对广泛。

2.2腹部SFT在两种检查方法中影像学基本特征分析

MRI和CT下腹部SFT各特征的对比都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均>0.05);当中大部分腹部SFT的形态都为类圆形,边界相对清晰,存在囊变,并且其密度相对不均,一般没有出血或者钙化的现象,周围的组织多见受压却无浸润,带蒂肿瘤相对较多。如表1所示。

3.讨论

CT主要根据肿瘤和附近正常组织之间存有的密度方面的差异取得有关诊断方面的信息,伴随着多种三维重建和三期增强扫描办法的广泛运用,CT影像当中的肿瘤出血以及钙化情形的分辨率几乎可以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根据有关报道可以了解到,SFT处于较小的时候其密度的均匀性一般较好,和骨骼肌组织的密度相接近或者略高些;而当肿瘤成长到相应规模之后,胶原纤维的分布逐步异质化,再加上其内部产生黏液样的变性,会产生坏死、出血及囊变等的病理变化,CT影像当中能够表现为等密度区域不规则液性暗区或者夹杂片状低密度影。该研究当中,腹部SFT的CT平扫影像基本上可以分辨出肿瘤的部位影响、内部特征以及形态学等信息,特别在增强扫描之下CT值呈现“快增慢减”的趋向,同时在肿瘤内展开分层样的延期显影,对于清楚地辨认肿瘤边界具备重要意义,了解腹部SFT大多带有包膜,对周边的组织几乎没有破坏与侵袭性,只由于其本身体积的膨胀而对其产生移位压迫的影响,所以恶化的程度相对较低,在手术之前明确诊断能够较好地作出预测。

MRI检测的速度尽管较慢,但相较于CT而言,MRI不存在辐射危害,且更为安全,其借助多序列检测计划,对于软组织的分辨率来说十分高。因为MRI大多依赖于水分子的运动而展开成像,所以,就SFT来说,T1WI低信号提示为胶原纤维分布致密区域,高信号则提示为肿瘤黏液样变性。据有关病理研究,镜下SFT细胞的排列状况大多呈现编织状,但是部分区域的细胞性对较为稀疏,部分区域的细胞其紧密性相对较好,大多数和间质胶原纤维的不均匀分布有关,MRI平扫的T2WI下则体现为信号混杂。该研究也取得了和其相类似的结论,还发现腹部SFT的T2WI序列的扫描当中出现可见线状流空血管的现象,对扫描进行便可以较为充分地呈现出肿瘤内部的血管影,据初步推断,经MRI能够检查出粗大的侧支供血动脉,进而能够揭示腹部SFT富血供的特点,如果将其直接切除便会导致大出血,所以,在进行手术之前应当对肿瘤的责任动脉的走向加以确定,同时进行栓塞处理,为对手术及病患预后进行优化创造有利的条件。除此之外,MRI获取诊断信息的方式和CT类视,两种检查方式都可以对腹部SFT进行相对高效的诊断。

总之,CT检查可以较为高效地对SFT的周围结构、强化特征、位置、形态以及其大小的关系进行反应,而MRI的信号改变便能够较为高效地反映病灶的组织学成分,并且结合CT与MRI检查可以较为高效地协助临床医师对SFT展开早期的鉴别诊断,进而为临床的早期治疗提供相对可靠的证据。

参考文献:

[1]高刚,杜汉旺,牛庆亮.前纵隔孤立性纤维瘤1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10(5):475-476.

[2]袁文昭,高春萍,李家言,等.纵隔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表现及其误诊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30(6):930-932.

[3]张婧婧,钱银锋,李金环,等.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和MRI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34:71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