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探究

张建国

湖北永兴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极为重要,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只有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而有效的控制,才能将有限的资金进行充分发挥,促使利益最大化,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就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定义进行了简单介绍,并结合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前言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业也逐渐得到了快速发展。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决定了建筑企业的利润以及建筑的质量。在建筑工程中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都应该进行造价管理和控制。尤其是施工阶段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因此,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和控制研究势在必行。

1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定义

建筑施工工程造价,可理解为工程的建造价格,通常指某项建筑工程建设预计开支或实际开支所有的固定资产投资费用,相当于通过某项建筑工程的建设所形成对应的固定及无形资产所需投入的一次性费用的总和,也包括工程投资。在实际工程造价工作中,也可理解为特定建筑工程在土地市场、建材设备市场、技术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业务活动中预计或实际产生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或建筑工程总费用。

2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2.1工程合同缺少严密性

在建筑工程中,影响施工阶段的造价成本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合同缺少严密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由于工程合同能够明确的规定业主与建设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且它可以借助有关的法律依据来对双方行为进行约束,所以,如果工程合同缺少严密性,则各项活动将无执行依据,工程建设也将变得杂乱无章,直接导致工程造价失控。

2.2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

在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方案是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并且合理的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既可以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还能够科学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然而,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时常出现应付报审报批走过场的情况,普遍存在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未考虑施工方案的经济性,不详细优化施工方案,这将会直接增加施工实施阶段的成本投入。

2.3工程变更混乱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工程变更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前期项目设计定位不准确、设计临时修改、设计质量控制不到位,图纸会审不认真,工程师自身技术能力不够,不了解工程合同、工程预算和相关规定,对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的检查不到位,尚未认真核实变更项目情况就随意签字,而部分承包商为谋取更多利润,扭曲合同内容,弄虚作假等等,这很容易出现工程变更混乱现象,严重制约着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的实施。

3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

3.1强化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主要有三方面工作:(1)建立合同管理机构和合同管理制度。对内部的合同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要进行《合同法》培训,提高他们的合同意识,掌握合同法律制度,并自觉地运用到企业的经济活动中,使企业从被动地应付和处理合同纠纷转到主动地预防合同纠纷,从而增强企业的应变、发展和竞争能力,避免经济损失。(2)加强对签订后合同的监督管理。工地上的重要会议纪要、联系单以及一些补充合同等文件也必须妥善保存,同时需建立技术档案。它们作为合同内容的补充和说明,也需要加以重视。只有充分加强合同管理才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直至最后圆满竣工。(3)组织施工合同交底会。在项目施工前,要召集相关管理人员,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施工合同文件,准确传达工程的中标方式、清单组价依据、利润降点系数等有关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信息。

3.2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1)做好施工前期工作。施工单位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要尽快着手编写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每个施工单位都各有不同,无论在人员安排还是技术方面,都有许多方案可供参考。不同的方案其产生的经济价值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制定方案时,必须对工程的规模、工期、所需机械装备、劳动力数量、材料供应情况、运输条件、地质条件等各项具体的指标了如指掌,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2)统筹安排施工进度。“兵马未到,粮草先行”,施工也一样,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制定施工计划时,应依照规范的施工程序撰写施工进度表,并根据施工情况,细化责任,协调各方工作时间,避免时间上的冲突。有计划地搭建临时设施,尽量缩小施工用地,减少二次搬运,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确保施工过程有条不紊的进行。

(3)合理利用施工机械。施工机械的利用率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施工进度。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合理调配施工机械,避免出现机械工作时间冲突现象。在施工过程中,更应提高管理机械操作人员素质。目前,有许多施工单位虽然配备先进的机械,但因工作人员素质低下,导致施工机械不能及时进行工作,从而增加了工程成本,影响了施工进度。

(4)科学选择施工方法、施工技术。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是节约成本推进进度的必要前提。科学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能够合理统筹多方资源,缩短工期,节约成本。在施工前期,负责人员不仅要借助前人经验更应进行实地考察,综合地理、材料运输、施工人员等多方面因素,撰写出具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只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才能确保施工环节顺利进行。

3.3设计变更和签证控制

施工是按照设计进行的,一旦设计发生变动将直接影响施工进程,设计的变动最好提前,才能减少施工中的经济损失。设计变更要考虑工程造价,尽可能地减少对工程的影响,减少工程的经济损失,设计变更要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考虑,最终通过严格的审批才能最终进行。

工程中的监理制度确保了工程资金的合理使用,对于监理人员要逐渐实现专业化,将签证进行严格的管理,避免不规范的现场签证,确保签证的真实、确切性及其经济效益。签证的真实、确切性来自于造价师对工程进度的掌握,应对工程的信息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规范签证,避免因施工阶段中存在的隐蔽工程、变更签证给工程造成的损失。

3.4做好市场材料及设备的询价,建立询价体系

建设工程的材料及设备费一般要占工程总成本的60%以上,显然控制材料成本是控制施工阶段造价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系统应关注相关造价信息及相关机构公布的价格,与社会咨询机构保持联系。建立自身的价格信息网络,保持信息渠道的通畅,及时准确的把握不同地区不同时段不同规格的材料、半成品的价格信息,保证随时调用。有条件可进一步与商家及厂家建立经济往来关系,寻找物美价廉的产品。其次,要控制材料的采购单价,还应在系统价格的基础上,定期绘制主要材料的时间价格曲线图,分析材料的周期变化规律,结合技术曲线的分析及市场经济的运行状况,委托人的通货膨胀及通货收缩状态,研究判断不同地区、不同材料的短期及中期走向,在参照价格信息的基础上,增加理性分析的因素,把握材料的走向趋势,将其分析成果应用在开发生产中。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是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控制的主要手段,对此,工作人员要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以此来提升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景霞,曹麦学.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初探[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下半月,2013

[2]寇民道.浅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与成本管理工作[J].四川水泥,2017

[3]朱性涛.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制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

[4]傅舟盛.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