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妇科护理安全相关因素及管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影响妇科护理安全相关因素及管理对策

徐钰芬

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无锡214071

摘要:目的分析妇科护理安全隐患存在的相关因素及制定管理对策。方法根据临床管理体会从环境因素、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管理等几个方面对妇科护理安全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从6个方面提出改进对策,确保护理安全。结论通过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有效保证护理安全,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护理安全;妇科护理;管理

护理安全主要是指患者在医院接受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安全享受医疗服务全过程,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包括心理、身体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质量的一个金标准,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避免医疗事故发生和保证医疗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自身的健康安全及涉及到的法律权益问题的意识都在不断增强,对相关医疗人员的要求较高,导致医院所发生的医疗纠纷也呈逐年上升趋势[2]。妇科患者作为临床治疗上的一类敏感人群,相关医护人员通过临床实践和体会,分析影响妇科护理安全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对策,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障病人安全,提高妇科护理质量。

1影响妇科护理安全的因素

1.1环境因素

医院的布局及基础设施不当引起安全隐患,如地面清理过后待干时间长,地面湿滑,,病人及家属易造成跌伤。特别是妇科中医治疗室,使用开水浸泡中药灌肠药时导致开水洒落地面,肥皂液灌肠过程中不慎将肥皂液洒落地面,均易导致病人滑倒。病人入院妇科检查时及术前每日2次阴道冲洗上下检查床过程中易跌倒,尤其老年病人。轮椅、推车使用过程不当也可使病人跌倒。

1.2病人因素

①病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特别是保胎和反复异位妊娠的病人,住院时间长、期望值高,易焦虑,沟通稍有差池,易导致医患或护患纠纷发生。②高危病人。各种妇科恶性肿瘤合并内外科疾病的病人,如行动不便、视力模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者;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病人观察期间擅自离院者;术后易发生护理并发症的老年患者。③病人自身素质和负性情绪。由于部分病人受教育程度及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再加上自身疾病的影响,易出现焦虑、恐惧、绝望等不良情绪,如不孕症、习惯性流产、反复异位妊娠的病人及需要进行妇科手术的患者。④病人本身就存在精神方面的疾病,尚有自杀倾向者。⑤病人从医性不强,会隐瞒自己的孕产史,从而给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带来风险。

1.3护理人员因素

①护士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欠缺。护士不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违反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忽视病人的权益,护理时未履行告知义务等。②护士慎独精神、责任感缺乏、制度落实不到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打错针、抽错血、发错药、漏发药、输错液等。不按要求巡视病房,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通知医生;尤其夜间盲目执行电话医嘱。护理记录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欠缺,易发生纠纷。③有效的沟通欠缺。尤其年轻的护士,和患者及家属之间缺乏积极有效的交流沟通,无法疏导花只能和负性情绪,家属不能充分理解护士的工作,易出现护患纠纷。④护士专业水平不足。护理业务知识欠缺,经验不足,观察病情不全面,针对性不强,在护理中不能预见和发现问题。⑤工作压力较大。工作量大、繁忙,易导致护士产生急躁情绪,,可使失误率提高及服务态度欠佳。⑥高危药物使用方面。如妇科常用的化疗药物,由于剂量、用药途径不正确;静脉穿刺部位外渗,尤其化疗药物外渗。

1.4管理体系因素

①人力资源不足。②培训体系不完善。③护士岗位职责与工作制度不健全。④工作流程繁杂、弹性排班欠缺。⑤制度执行力不足。

2安全管理对策

2.1营造安全的住院环境

制定符合本科室的安全措施落实表,做好每个病人的安全风险评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持续动态观察预防;病区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拖地及下雨天地面潮湿的放警示牌;对年老体弱病人及行动不便、重度贫血的病人谨防跌倒,外出检查时要有专人陪护,合并有精神异常者要留有家属24h陪护。硬件设施定期检查和更新,确保病床、检查床、轮椅、平车等设施处于完好的功能状态。

2.2强化护理安全与法的教育

加强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树立全体人员安全服务意识,牢记自己的职责,加强慎独修养。当医院请相关法律专家来讲课时,组织大家要积极参加。通过别人的医疗护理案例吸取经验教训,提高工作责任心,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2.3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重视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妇科的专科性强,人群特殊,对新进人员上岗前集中进行专科培训后再上岗,保障护理安全,防止差错事故、纠纷的发生。对科内的护理人员每年初制定出计划,并按计划对实习护士、低年资护士、高年资护士进行分层次专科培训。注重护士进修机会及参加区内外短期学习培训,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不同层次的在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护理业务水平,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2.4加强护患沟通,引入人性化护理在妇科诊断中,涉及到患者自身的隐私问题,避免在公共场所共同交流病情,实行护士承包病人制,积极听取并耐心接受患者的意见与建议,选取一对一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减少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

2.5加强重点管理对于薄弱时段、重点人群要加强管理,采用弹性排班制,老、中、青搭配的扁平化排班模式,并制定出科室紧急状况下人员的调配预案,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公正分配,减少加班时间,增加加班费用,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进行适当安抚,提高工作积极性。加强对高危、特殊病人的管理。加强对易发生意外倾向病人的看护,如全身麻醉后手术病人、术后躁动的病人;异位妊娠药物保守病人加强健康教育,避免外出离院,阴式手术的老年病人术后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压疮等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2.6加强精细化管理[3]

从妇科管理目标出发,按照妇科的基本工作原则、一般程序和方法,有计划、有协调、有组织地控制及指导妇科护理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以提高妇科护理质量。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文化,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并强力推行,使精细化逐步成为护士潜意识的行为,形成一种追求精细、持续改进、力求完美的工作习惯和工作作风。将精细化管理应用到易发生缺陷的过程及细节中,在护士长统一协调的基础上,由集体讨论重新细化制订妇科各项护理操作流程,如患者用药、吸氧吸痰、导尿等各项护理操作。此外针对妇科患者的特点,对常见的流程和抢救技术进行细化分解,对急救仪器、急救车及车载急救药品实施精细化管理,尽可能地降低并减少护理操作中差错缺陷发生的几率,保证妇科的护理安全。在安全管理中,难度最大的就是“落实”,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及流程,还要保证每个护士能够去完成及执行,每天利用晨交班时的半个小时时间进行提问和强化,并在每周1次的业务学习时进行培训和教育,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从思想上认识到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从而促使行为的改变和规范。这样就保证了病房安全护理不但落实在行为上,而且落实在行动上。

3.小结

近年来,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因医疗护理工作也日渐激烈,医院内的日常护理工作显得至关重要,且其护理管理的程度及有效性已成为各医院之间的主要竞争因素之一[4]。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减少安全隐患,切实为病人提供安全、方便、满意的服务。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教育是前提,提高全体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根本,重视护患沟通是基础,落实健康教育是关键,做好精细化管理是重点。通过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减少了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有效保障了护理安全,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晓平.加强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7):75-77.

[2]顾美珍,谭丽萍.影响护士长时间管理的因素及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8.30(2):160-161.

[3]王艳丽.精细化管理在妇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325-327

[4]刘燕平.浅谈护理部对护理质量的控制[A].第一届航天医院管理论坛论文汇编[C],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