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血气分析仪与生化仪测定动静脉血钾浓度差异的检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床旁血气分析仪与生化仪测定动静脉血钾浓度差异的检测分析

王月高

王月高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中心卫生院江苏盐城224051)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在动静脉血钾浓度检测过程中,采用床旁血气分析仪和生化检测仪的临床检测差异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07月~2013年0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危重症患者140例。对他们进行动静脉血采集,并分别应用床旁血气分析仪和生化检测仪对血样中的钾浓度进行临床检测,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种方法检测的钾浓度差异情况。结果:三组血样中床旁血气分析仪检测的动脉钾浓度均明显少于生化分析仪检测的静脉血钾浓度,组内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动静脉血钾浓度的对比差异性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动静脉血钾浓度检测过程中,床旁血气分析仪和生化仪检测均是诊断患者电解质平衡的重要方法,其血钾检测结果缺一不可。

【关键词】动静脉血钾浓度血气分析仪生化仪测定临床检测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208-01

钾离子,是人体细胞液中含量第一的呈结合状态的阳性离子,它能够在细胞内直接参与相关代谢活动,对人体的正常静息电位、酸碱平衡以及电兴奋传导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血钾浓度检测则是诊断患者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的常规检测方法之一[1]。本文抽取2009年07月~2013年07月之间,我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40例。采集他们的动静脉血样,并采用床旁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全血钾浓度,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静脉血清钾浓度,并就两组检测方法的血钾浓度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现将具体结果进行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07月~2013年0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140例危重症患者。患者年龄基本在46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3.5±4.8岁;63例患者为女性,77例患者为男性。按照血液pH值将140例危重症患者分为三组,即:第一组患者共31例,pH值>7.45,患者年龄基本在46岁~76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2.8±4.9岁;14例患者为女性,17例患者为男性;第二组患者共70例,7.35<pH值<7.45,患者年龄基本在47岁~77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3.0±4.5岁;26例患者为女性,44例患者为男性;第三组患者共39例,pH值<7.35,患者年龄基本在49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4.0±4.2岁;23例患者为女性,16例患者为男性。经临床鉴别,140例危重症患者均不存在由内分泌代谢异常或肾功能衰退所引起的电解质紊乱症状,且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症状表现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对比差异不明显,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血样采集

1.2.1.1动脉血采集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可采用相应动脉采血器对患者进行1.6mL动脉血的采集。其采血部位一般为足背动脉,且在采集过程中必须注意操作的规范性,避免出现针管内有汽泡、血液接触空气等问题,并在血样采集完成后做好止血处理和防凝血处理(轻摇采集器)[2]。

1.2.1.2静脉血采集患者入院1h后,医护人员要采用真空采血促凝管对其进行4ml静脉血的采集。

1.2.2动脉全血钾检测

1.2.2.1仪器准备选择由美国生产的OSMETECHOPTICCA血气分析仪对动脉血样进行检测,其试剂通常为原标配的试剂。

1.2.2.2检测方法根据操作规范对三组患者的动脉血样进行相同方法和流程的检测,其项目内容主要有:pH值、钾离子、PCO2(二氧化碳分压)、钠离子、PO2(氧分压)等[3]。

1.2.3静脉血清钾检测

1.2.3.1仪器准备选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OlympusAu2700型)对静脉血样进行检测。其试剂通常为高(低)值定标液、OLYMPUS原配试剂,质控品为正常(非)值质控物(英国朗道)[4]。

1.2.3.2检测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范采用相同流程对三组患者的静脉血样中血清钾浓度进行测定。

1.3统计学分析对三组动静脉血样中钾浓度情况通过SPSS13.0软件包进行对比、统计和分析。当差异值P<0.05时,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临床分析显示,第一、二、三组血样中动脉血钾浓度均明显低于静脉血钾浓度,组内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但三组血样之间的动静脉血钾浓度比较差别不大,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三组血样的钾浓度检验情况比较

3讨论

在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检查中,血钾浓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临床检测项目,对诊断患者的临床电解质情况、酸碱平衡度以及氧合状态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5]。经过检测试验表明,在血钾浓度检测的检测中,采用床旁血气分析仪检测的动脉血钾浓度均明显低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静脉血钾浓度,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动静脉血钾浓度的对比差异值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在临床检测中,医生必须要结合床旁血气分析仪和生化仪两种仪器的检查结果对患者的临床电解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确诊。

参考文献

[1]刘光明,黄小兵,李健茹.血气分析仪与生化分析仪相同检测项目的比较分析[J].海南医学,2010,12(08):102-104.

[2]林荣清,邵宏伟.GEM3000血气仪与AFT-300电解质仪检测血钾、血钠结果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1,09(06):628-629.

[3]汪小葛,陈巧佩.不同标本类型不同仪器检测血钾、血钠可比性分析及其测定值互换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10(19):2585-2587.

[4]饶卫农.不同分析仪器及不同性质样本检测血钾浓度可比性问题初探[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04(16):106-107.

[5]江龙,李鹏.床旁血气分析仪与生化仪测定动静脉血钾浓度差异的检测[J].中国医疗设备,2013,11(03):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