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及牙髓病联合病变的临床诊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牙周病及牙髓病联合病变的临床诊治分析

尼比耶木?西热力

尼比耶木?西热力

(新疆库尔勒巴州人民医院口腔科841000)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牙周病及牙髓病联合病变的临床诊治方法、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3年8月在口腔就诊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58例共78颗牙,其中牙周病继发牙髓病组34颗,牙髓病继发牙周病组21颗,两种病变并发组患牙23颗。根据患牙病变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30天、90天、150天复查,观察患牙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抗菌药物、牙周洁治、刮治等基础治疗及部分严重患牙牙周手术治疗后,三组患牙均愈合良好,有效率均高于80%。结论:采用抗菌药物、牙周洁治、刮治及牙周手术综合治疗牙周病及牙髓病联合病变患牙效果较好,患牙愈合率高。

【关键词】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牙周手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7-0173-01

牙周炎是临床上引起牙齿缺失最常见的病因,牙龈下微生物是牙周炎的始动因子,有害菌直接与宿主组织相互作用,引起牙周组织破坏,牙周袋内和感染的牙髓内都存在以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且感染和病变都可以互相扩散、影响,引起联合病变的发生[1-2]。本文总结临床就诊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58例共78颗牙,根据患牙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3年8月在口腔就诊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58例共78颗牙,患者年龄为31-52岁,无糖尿病、高血压等系统性疾病。患牙均为磨牙,临床检查牙齿松动度不超过动Ⅱ度,探针探及深牙周袋,部分患牙伴牙周脓肿,大部分患牙伴自发疼或冷热疼,咬合痛、叩痛明显,牙髓活力测试反应迟钝或无反应,牙面颊舌侧至少一侧骨吸收位于根中1/3以上,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位于根中1/3及以上,无严重根分叉病变。根据患牙病变类型将其分为三组,其中牙周病继发牙髓病组34颗,牙髓病继发牙周病组21颗,两种病变并发组患牙23颗。

1.2治疗方法

1.2.1治疗前准备

治疗前三组患者均拍摄全口X线片,测量牙周袋深度、牙槽骨吸收情况并做记录,患者均行全口牙齿超声洁治,急性期伴牙周脓肿患者给予脓肿切开排脓及口服无过敏性抗生素3日,根尖叩痛患牙给予调合降低咬合处理,牙髓炎患者给予开髓失活、开髓引流等。

1.2.2牙周病继发牙髓病组

牙周病继发牙髓病组共34颗牙齿,均为牙周病引起的牙槽骨吸收、牙周附着丧失、牙周脓肿引起的逆行性牙髓炎。患者行全口牙周基础治疗,患牙行根管治疗,使用Protaper镍钛锉行根管预备,牙胶尖和必兰糊剂根充,完善封闭根尖孔。检查患牙松动度及骨吸收程度,对探诊牙周袋直达根尖且有病变牙齿行翻瓣术,对病变的牙根行截根术,并彻底刮除龈下结石,缝合。对牙周袋未达根尖1/3,X线片显示根尖周无明显炎症患牙,行龈下刮治术后辅助牙周治疗仪对龈下根尖周震荡治疗,牙周袋内置派力奥。检查有无咬合创伤,进行调合。

1.2.3牙髓病继发牙周病组

牙髓病继发牙周病组患牙共21颗,对全部患牙行根管治疗,使用Protaper镍钛锉行根管预备,次氯酸钠和双氧水交替冲洗,选择匹配牙胶尖和必兰糊剂根充,彻底完善封闭根尖孔。对15颗无明显骨吸收的患牙行牙周基础洁治刮治、彻底完善的根管治疗后,牙周病变慢慢好转。对另外骨吸收较多、探及深牙周袋的6颗患牙行牙周手术,方法同牙周病继发牙髓病组。

1.2.4两种病变并发组

本组共23颗牙齿,患牙均有Ⅱ度松动,X线片显示均有不同程度骨吸收及根尖周炎症,探及6mm及以上牙周袋,牙周脓肿。对患牙行牙龈翻瓣手术,彻底刮除龈下结石及肉芽组织,对病变的牙根行截根术并去除病变牙体组织,修整牙龈形态,部分切除牙周袋,缝合。

1.3效果判定标准

患牙常规术后30天、90天、150天复诊,以150天时复查结果为最终牙齿恢复效果结果。有效:患牙无疼痛,松动度减轻,无牙周袋溢脓、红肿,X线片显示根尖周病变阴影消失,骨组织密度升高,牙槽嵴出现致密影像。好转:患牙无疼痛,牙松动度减轻,牙龈仍有炎症但牙周袋深度变浅且无溢脓,X线片显示根尖周病变阴影缩小。无效:患牙术前术后X线片影像无明显变化,临床牙周袋深度检查、牙松动度无明显变化。患牙治疗效果如下表一:

表一78颗牙齿治疗效果情况表(%/颗)

患牙颗数有效好转无效有效率(%)

牙周病继发牙髓病组34283182.3

牙髓病继发牙周病组21192090.4

两种病变并发组23191382.6

采用抗菌药物、牙周洁治、刮治等基础治疗及部分严重患牙牙周手术治疗后,三组患牙均愈合良好,有效率均高于80%,患牙治疗效果较好。

3讨论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是比较复杂的牙周疾病,患牙不仅伴有深牙周袋细菌感染,还伴有牙髓内感染,牙周组织和牙髓组织在解剖学上互相沟通,因此二者的感染和病变也也存在着根尖孔、根管侧枝、牙本质小管等交通支[2-3],因此临床治疗必须双管齐下,清除牙髓感染、清除牙周袋内感染及进行完善的根管充填。本文总结临床就诊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共78颗牙,根据患牙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得较好临床效果,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临床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爽.综合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46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9):196.

[2]李秀峥,关于中老年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研究[J].中华临床医学月刊,2005,15(84):1428-1429.

[3]汪磊,何爱民.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方案探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5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