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糖-糜蛋白酶预防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1

高渗糖-糜蛋白酶预防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体会

吴丽萍刘霞

吴丽萍刘霞

(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01)【摘要】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妇产科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换药耗时长,患者住院时间长,经济负担加重,情绪恶化,容易引起医患纠纷,是临床上较难解决的问题,故如何预防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让伤口如期愈合就显得异常重要。

【关键词】高渗糖;糜蛋白酶;预防;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图分类号】R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40-01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妇产科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换药耗时长,患者住院时间长,经济负担加重,情绪恶化,容易引起医患纠纷,是临床上较难解决的问题,故如何预防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让伤口如期愈合就显得异常重要。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笔者应用高渗糖-糜蛋白酶切口封闭,结合腹部皮肤全层五针缝合的方法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愈合快,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98例,均为剖宫产术后患者,平均年龄29岁,平均身高158cm,平均体重76kg,腹部纵切口5例,横切口93例,下腹部脂肪厚度均在4~6cm以上,有少数甚至达8cm,术后3天发现切口渗液者21例,术后切口裂开者2例,切口裂开部位细菌培养结果为无菌生长。

1.2方法。剖宫产术后3天,常规换药方法换药时将50%葡萄糖与4-6u普通胰岛素注射入切口周围局部皮下脂肪层内,术后5-6天再将4000U糜蛋白酶与8万U庆大霉素注射液、2%利多卡因注射液5ml注入切口周围局部皮下脂肪层内,术后6~7天即可拆除切口缝线。

2结果

本组98例产妇在用高渗糖-糜蛋白酶7天后,切口部位敷料清洁,产妇监测体温正常,切口已完全愈合,其中21例术后有渗液者也如期愈合,愈合时间较传统换药时间明显缩短,效果良好,其中2例切口裂开者术后8~10天也自然愈合,避免了Ⅱ期缝合所带来的麻烦。

3讨论

葡萄糖是人体能量的来源,并可通过多种生化反应成为机体的重要成分。葡萄糖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与脂类结合形成糖脂,还是核糖、粘多糖的重要成分,故是肉芽新生、细胞生长的重要营养来源。胰岛素是调节组织吸收葡萄糖和糖类合成脂肪的主要生理学因素,胰岛素与周围组织细胞膜受体结合,能增加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使其转化成糖原或脂肪,同时还可促使氨基酸及钾进入细胞,增加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脂肪的分解,促进局部组织或切口愈合,增强局部抗炎能力,减少皮下瘢痕形成。50%的高渗葡萄糖形成的高渗环境,可改变周围组织的渗透压,使创面水肿减轻,局部分泌物减少,同时还可夺取细菌的水份,破坏细菌的原生质膜,使其脱水皱缩、菌体蛋白质变性而死亡,故具有较强的杀菌抑菌作用[1]。

糜蛋白酶是由胰腺分离制成的另一种蛋白酶,主要作用于芳香族氨基酸的羟基形成的肽键、酰胺键及酯键,能迅速分解蛋白质,可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而表现出抑制血液凝固或消炎的作用。主要用于创伤或手术后创口愈合、抗炎及防止局部水肿、积血等[2]。

再加上不应用皮内缝合术,即使切口内有少许渗液也可以尽快流出,不会加重液化程度,故术口可如期愈合。

剖宫产手术对象为妊娠妇女,由于腹部脂肪较厚,妊娠期水肿及合并贫血,妊娠高血压疾病等合并症,术后脂肪液化率较高,据国内文献报道发生率在2.5%~16.1%,平均7%[3]。如果等到液化发生、甚至切口裂开再处理,切口愈合时间长,卫生材料消耗多,患者住院时间长,经济负担重,本方法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用于剖宫产术后预防切口脂肪液化,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减轻了临床医师的工作量及患者的经济负担,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朱兆恩,郭凯霞,高华.高渗葡萄糖注射液临床新用途[J].人民军医,2004,47(7)4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新编药物学(1996~2000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33-634。

[3]马庭元,蔡桂茹.妇产科手术切口愈合障碍[J].妇产科手术并发症,1998,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