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识别和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识别和控制

王晓娟

王晓娟

石河子大学MBA教育中心石河子83200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在建筑行业中,随着项目工程逐渐朝着大型化和复杂化的发展,供应链管理以及供应链风险管理越来越引起建筑企业的关注。建筑企业如果想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对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研究。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建筑企业供应链风险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识别和控制,旨在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风险识别;控制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的市场也逐渐融入到世界经济中,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建筑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从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销售、交付使用、物业服务,到从投资设计、材料供给、施工进度保障等方面,都涵盖在建筑企业的供应链中,可以说建筑企业供应链设计得是越来越敏捷越来越精细。但是这往往会导致另一个结果,那就是建筑企业供应链的这种敏捷性和精细度必然会导致其抵抗风险能力的下降。因此,通过何种方法在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过程中,有效地降低风险,提升利润,就成为建筑企业需要重视的课题。

1建筑企业供应链风险

1.1建筑企业供应链风险的定义

供应链风险是指存在于供应链中的一些不确定的因素,这些不确定性的因素在供应链的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对供应链的正常运行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的解体。在供应链中物资从生产企业流向最终用户,产生物流、生产企业和最终用户的沟通产生信息流、物流产生的同时也产生资金流,这其中的整个过程涉及到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诸多环节,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对于建筑企业供应链来说,其风险是指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影响建筑企业供应链正常运行,给链上各成员企业带来损失,给建筑项目的工期、质量、投资、安全带来不利影响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建筑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是指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以及其成员企业,运用具体的风险管理工具去处置那些在供应链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具体的操作过程是识别、评价建筑企业供应链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同时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和防范供应链中的潜在风险,从而保证供应链能够正常的运行,最终达到供应链的目标。

1.2建筑企业供应链风险的类别

1.2.1建筑供应链外部环境风险分析

建筑供应链外部环境风险主要是指在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条件、政策法规等外界因素。

(1)自然环境:建筑行业是受自然条件影响比较大的一个行业。水灾、火灾、台风、地震等不可抗的因素造成的破坏,对建筑行业来说是损失巨大的。2004年12月发生的印度洋海啸,就使得当地的经济产业受到严重打击,其中建筑业就包括在其中。

(2)宏观经济风险:主要包括政府的宏观政策,经济体制变化,金融市场中的政策变化以及利率或汇率的调整,市场通货膨胀等。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政府政策可能随改革推进、经验总结或形式变化进程而变化,而这种政策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的业务有很大的冲击作用。例如我国加入之后,所带来的一系列行业政策上的变化,都可能对建筑企业的主营业务带来影响。

(3)政策法规风险:主要包括建筑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变化、社会环境变化等内容`。

1.2.2建筑供应链内部风险分析

外部环境风险影响的范围比较大,它通常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但是内部风险则是来自自身内部的风险,它会影响到一个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在建筑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中,内部风险更值得注意。供应链内部风险是指从业主、总承包商、分承包商、供应商直到最终用户这一整体链条内部以及该链条中各个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风险。无论供应链中的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会给整条供应链及供应链上的成员企业带来影响。因此,加强分析存在于供应链内部的风险因素,对于及时发现、以及及时解决供应链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供应链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建筑企业供应链风险识别的方法

2.1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幻是为了克服阻碍产生创造性方案的遵从压力的一种方法。它的利用一种思想产生过程,鼓励提出任何种类的方案设计思想,从而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头脑风暴法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就得出风险管理需要的结论,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这种方法经常被用来对以后实施阶段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见性的分析。根据头脑风暴法的特点可知,这种方法对建筑企业供应链风险的分析也是直接而且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具体的工程风险识别过程中,相关部门互相配合,在各个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的组织下,召集建筑企业内部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供应链外部的行业内的专家等召开会议,密切配合,一起来识别风险。这包括项目开始前的情报汇总、协商,各自提出的对工程项目的看法与建议,增强对风险的识别和警觉意识。另外还要在以后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高度密切配合,及时收集各部门的情况来进行分析,辩识,从中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以便于及时制定应对策略。

2.2WBS法工作分解结构法

WBS法是一种分层次定义项目范围内工作的方法,它将整个项目分为若干个子项目,再分为工作和子工作,继而再细分为一系列更小的任务。通过这样的逐层细分,项目划分为可以切实关注和具体操作的程度,这样既可以使每一步的工作具有明确的目标,也可以很清晰地反映出每项工作的完成程度。由于项目管理在建筑业中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对项目在现场的实施过程从计划、组织、协调、领导、控制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办法,有许多经验可以借鉴,尤其在进度控制上,可以使项目的实施流程清晰的反映出来。因此,WBS法对于建筑企业供应链的风险识别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3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控制的有效措施

3.1优化供应链结构,加强供应链绩效评价

供应链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能合理规划供应链,造成不确定因素过多所导致的。要减少此类风险,首先要建立简洁高效的供应链。减少供应商的数量,与少数技术力量雄厚、信誉良好的企业建立稳固的伙伴关系。同时,也要避免单一渠道供应,以防止“断链”的风险。这样便于对供应商进行监督和控制,减少了因供应链的复杂而产生的不确定因素,又不失灵活性即。供应链管理的绩效测量与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相关的评价指标以及相关的程序和方法应该从战略的高度去制定。绩效管理与评价对于集成化建筑企业供应链非常重要,它可以为制定改进建筑企业供应链绩效的措施提供参考,促进集成化建筑企业供应链的成功实施

3.2构建健全的供应链预警系统

供应链风险预警管理,是指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对于供应链管理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风险,采取超前或预先防范的管理方式,一旦在监控过程中发现有发生风险的征兆,及时采取校正行动并发出预警信号,以最大限度地控制不利后果的发生。通过建立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来预报风险,有助于决策者选择好适宜的应急对策,并使应急系统处于戒备状态,当风险发生时以最佳应急方案和最快速度对风险进行控制,从而能对供应链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及时切断风险源,减小受害范围,使风险危害最小化。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建筑项目也逐渐朝着复杂化、大型化这样的方向来发展。建筑项目的业主为了缩减成本、缩短工期、简化程序,逐渐将建筑工程供应链中各企业交给总承包商进行统一管理。基于这样的背景,建筑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开始逐渐尝试供应链管理这一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霞.供应链风险识别与评估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

[2]辛晓,王飞.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识别和控制[J].中国市场,2012(3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