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公路施工养护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3

浅议公路施工养护技术

陈元超

山东华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州262500

摘要:在公路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公路养护,其直接影响着公路建设的质量,因此也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公路养护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此本文分析了公路管理中公路养护的相关方面。

关键词:公路管理;公路养护;措施

1我国公路沥青路面中存在的问题

1.1沥青路面的裂缝问题

目前,我国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期在不断延长,高速公路系统的运载负荷在逐渐增大,不同气候、路基路面结构和材料、施工经验、路面养护历史对路面的性能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使路面出现了许多细线状或带状裂口。产生这些裂缝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路基施工过程中的排水质量不过关、路基砂砾垫层的压实度不足、软土层的沉淀期过短和沥青的质量不过关等。这些质量问题在公路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暴露出来,造成沥青路面开裂。开裂大致有3种情况,即龟裂、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龟裂是沥青公路路面比较常见的问题,特点是裂缝相互交错,随着使用时间延长,这些细缝会不断延伸、加宽,裂缝面积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路面脱皮;横裂是指在一些地质较软或南方降雨多的地区路基自然下陷的情况,最终导致路面断裂;纵裂是沥青路面上与行车道平行的裂缝,会在路面上不断延伸,大多在半填、半挖路基或路面加宽处产生,主要是因新、旧路基的沉淀问题而引起的。

1.2沥青路面的车辙问题

我国沥青公路路面在通车使用多年后,由于超负荷的运输压力、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会使沥青路面轮迹带逐渐产生许多下洼形纵向凹槽,这些凹槽长短深浅不一,最长的有几十米左右,深度可达8~10cm。S公路路面的车辙情况比较严重,它们不规则地分布在路面轮迹带,在雨天或雪天会给交通带来极大的不便,严重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给行车安全埋下极大的隐患。

1.3沥青路面平整度较低

由于沥青路面状况指数(PCI)受日常养护的影响非常大,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路面沉陷的情况,沉陷主要是因路基变形导致的。我国的地理环境特殊,公路路基要适应不同的地质特点和气候特点。如果在路基施工中没有对砂砾垫层和石灰土垫层进行压实,或是路基的填充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养生和沉淀的时间过段,则在公路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路基局部下沉、塌陷等现象,进而导致路面出现大面积下沉、断裂等现象。地下水对沥青路面的破坏性也很大,会影响路面的防滑和降噪等功能。

2公路养护施工新技术的应用

2.1对于路面破损修复技术的应用

目前对于公路路面破损较小的修复可以使用微表处理技术及专用灌缝胶技术进行修复,据此可以有效防止路面水损害的发生和发展,扭转路面坑槽补不胜补的被动局面。以往对沥青路面裂缝的修补,一般用油壶直接向裂缝中灌入普通的热沥青,由于裂缝内的杂物没有进行清理,且普通热沥青的性能较差,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同时也影响路面美观。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采用专用灌缝胶进行修复,但是由于专用灌缝胶价格较高,加大专用灌缝胶研发力度,降低灌缝胶价格是发展公路养护的重点。

2.2硅树脂改性沥青技术

由于受车流量增多、超载超限、雨雪浸泡、冻融以及热胀冷缩等影响,沥青表面迅速老化,造成路面的早期破坏,继而影响公路使用性能和寿命。应用ASP(又名硅树脂改性沥青)材料,进行公路养护,利用硅树脂改性沥青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极低的粘度和低表面张力,能轻易渗透入沥青道路中紧密的毛细孔,起到路面的终极保护作用,具有防水、防氧化、防紫外线的功能。我国目前正在使用这项技术进行试验和观察,通过沥表路砼表面采用ASP表面处理技术的试验路段与非处理路段对比检测,发现ASP能明显消除水在沥青砼中的渗透和传递,从而间接改善沥青路面的稳定性、耐久性,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2.3冷补技术

通过使用冷补料可以有效的修补不同环境的道路路面轻微破损。“冷补料”是一种高科技道路修补材料,由“添加剂”、“沥青”、“柴油”和“集料”按一定的加工工艺混合制成,外观为黑色颗粒状固体,有轻微石油气味、不溶于水、闪点177℃,对机动撞击、静电等不敏感,性质稳定。使用冷补材料,修补时无需粘层油。备料可随用随取,不需要重型施工机械,可根据路面的不同修补隋况采用冲击压实、人工压实或汽车轮胎照压即可。其使用简单,修补质量较佳,而且其修补成本低,绿色环保是目前替代专用灌缝胶的较佳技术。

3全面分析公路施工的养护技术

3.1施工前的准备

在施工之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平整场地,将场地硬化,施工的各项材料要准确配备,并进行合理的分类,为了避免不合格的材料用到施工当中,需要适当的对材料进行抽检,并拿到实验室做特定的检验,以保证施工的材料都符合相关标准,更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有抽检单位的合格证明,确保抽检报告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在做养护工作之前,必须完成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交底包括水泥的标号和沥青的比例分配,在施工过程中,各部门要互相沟通,明确自身的职责,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2控制材料的温度

每个工程的施工,施工材料都是决定性因素,对于材料的控制必须做到细致,严格的原则,而公路的养护材料主要和温度有关,通过大量的统计得出矿物材料的温度最好控制在160摄氏度到180摄氏度之间,另外,压路机在实际工作中的温度,不可忽略,一般在80摄氏度为宜,如果温度不适宜,将会对公路的养护造成影响,材料出厂时的温度,也是控制的重点,因为它是混合材料温度必须严格控制在150摄氏度左右,如果压路机选用钢轮式,最低温度决不能低于70摄氏度,在养护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坑洼部分,有效的解决方式是采取保温车来施工,在保温车工作时要保证压实温度和摊铺温度都能在最佳温度状态下工作,另一发面,公路养护的监管部门也要加大力度,它是工程质量的一道门槛,具体施工中要定时抽检路面的强度值,平整度和粗糙度,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很容易看出工程的质量,对缺陷问题能够快速的做出调整,也会为后续的施工做出很好的预测。

3.3严格按照规范施工

在具体的公路养护中,应满足规范的要求,在灌入沥青材料之前,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基础层面没有过多的杂质,有一定的清洁度,另外,沥青灌入的高度不得大于5厘米,在洒透层必须掺进适应的矿料,随后再进行碾压的工作,这些都是公路养护当中的重点内容,应重点把握,在养护初期时应特别注意泛油现象的发生,一旦有泛油的现象,可采取铺洒一层嵌缝料的的方式来补救,倘若出现矿料浮动过多现象,应在第一时间就把浮出的矿料清除掉公路之外。其实,在公路养护施工之前就该做好相应的预测工作,准确安排好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公路与周边能有效的联通起来,保证人们的日程出行不受影响,公路养护期间是对施工的工作段实施全面封闭的,是为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施工进行时,必须把路面上的淤泥,废弃土,碎石块等不符合规定的石料,通通清理干净,避免影响后续的施工,除此之外,对路面的排水问题要有具体的施工方案,排水工作做不好,就会导致路面积水,不仅对养护的施工质量不利,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行车安全,因此要高度重视排水工作。

4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

4.1水泥混凝土路面日常养护技术

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而言,其日常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路面中央分隔带中的垃圾和杂物等进行清除,并定期清扫公路路面上的沙尘、泥土、垃圾等各类污染物。二是在下雨天气情况下,要注意观察路面排水是否通畅;在下雪天气注意清扫路面积雪,如果有冰块还要注意清扫冰块。总而言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日常养护就是要保证路面的清洁和安全,为行车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4.2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问题应对

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而言,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路面接缝问题。为了能够为车主提供更好的行车体验,负责路面养护的单位必须要定期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进行养护。在未下雨的情况下,要及时对路面出现的接缝进行填充,此后进行路面清理,确保接缝处完整干净。对于接缝处理而言,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是保持表面平顺,不会影响到行车安全,保证行车的舒适度。如果遇到气温降低的情况,则接缝可能会变大,进而出现空隙。对于此,就需要在温度达到最低时进行填缝。当气温开始回升之后,随着接缝的收缩,接缝会逐渐被事先填充的材料填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可能会有多余的填料被挤压出来,这就需要及时进行多余填料的清理。与此同时,要防止砂石、泥土等掉落到接缝当中。

5公路路面养护技术保障

5.1以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系统为依据

考虑到当前我国诸多公路路面养护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本文认为构建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系统尤为必要。通过建立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系统,能够将公路路面养护工作进行规范,让公路路面养护工作能够有序开展。由此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公路路面养护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能够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现代化的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系统,提升公路路面养护工作的技术含量。

5.2以先进的公路路面养护设备为保障

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设备落后而导致的公路路面养护不到位的情况非常多见,这不仅会影响公路路面质量,同时也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时间耗费。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公路路面养护工作的开展也需要不断吸收先进技术理念,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提高公路路面养护质量。公路路面养护设备是开展公路路面养护工作的重要工具,因此本文认为应当积极引进和研发先进的公路路面养护设备,从而在实际的公路路面养护工作开展过程当中,为公路路面养护质量提供更大的技术保障,提高公路路面养护工作开展的效率。

6结论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应用不仅需要养护基层技术人员加强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与工作责任心更需要养护管理部门通过对所辖区域公路情况的详细分析提出科学的预防性养护方案,并通过加强预防性养护管理提高公路养护工作的质量。以提高公路养护质量、保障公路畅通为中心,以公路病害防治为重点,因地制宜的开展预防性公路养护工作,同时通过积极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工作提高公路养护工作效率、提高公路使用寿命,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公路运输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凡.公路管理中公路养护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9:178.

[2]孙奎.公路管理中公路养护探析[J].科技创业家,2014,08:29.

[3]陶庆奇.公路养护管理及问题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08: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