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棒粗轧机孔型轧方坯生产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7
/ 1

大棒粗轧机孔型轧方坯生产实践

袁树宝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011

摘要:为配合高端线材和精品小棒产品开发,实现“两火材”生产之目的,根据中天特钢有限公司棒材三线的现有工艺装备条件,在不改变设备工艺平面布置的情况下,对粗轧机孔型系统进行改造,实现了利用现有坯料开小方坯生产。

关键词:粗轧孔型;改造;开坯

1概述

中天特钢有限公司(中天特钢)棒材三线,是一条国产中大棒生产线,产线于2010年3月建成投产,粗轧为连续式机组由5架二辊平立轧机组成,精轧为连续式机组由8架二辊平立轧机组成,成品最大轧制速度3.2m/s。生产线以220mmx260mm等连铸坯为原料,经侧进侧出三段连续式高炉煤气加热炉加热,再经粗轧5道次,精轧8道次轧制出Φ50mm~Φ140mm棒材。

随着中天特钢产品开发脚步加快,且需满足下游高端用户需求,该条产线必须具备开坯生产能力。同时,也是为了配合大断面连铸机的生产需要,充分释放大断面坯料的生产能力。为此,棒材三线组织人员,利用现有装备,对粗轧机的孔型进行重新设计和料型优化,实现了两种断面的矩形坯均可开小方坯的生产模式。

2棒材三线厂的设备工艺平面布置

2.1工艺流程

中天特钢棒材三线厂的设备工艺平面布置:全线共有15架轧机组成,分两个轧制区---粗轧、精轧。工艺流程:转炉/电炉连铸坯上料(冷装或热装)→加热→高压水除鳞→粗轧机→保温辊道→切头→精轧机→倍尺剪分段→横移→锯切定尺→步进冷床冷却→收集→一次打捆→入坑缓冷→精整处理→离线打捆→称重→入库。

2.2主要工艺装备

步进梁式加热炉一座、高压水除鳞机一台、短应力线无牌坊卡盘式轧机15架、液压剪、固定及移动热锯、冷床及缓冷坑等。

3改造前主要现状

近年来,中天特钢线棒材产品市场反馈较好,但部分高标线材、棒材产品开发,对坯料的断面、压缩比、脱碳等等提出更高要求,而公司炼钢厂提供的160方连铸坯料无法满足开发需求,棒材三线通过对粗轧孔型进行改造或优化,可以利用220mmx260mm断面的连铸坯,连轧开方生产出160mm*160mm小方坯,供线棒材车间使用,实现“两火材”生产模式,同时也解决了新品开发的瓶颈问题。

4主要优化改进内容

4.1设计160方成品及成品前孔

结合下游轧钢工序的第一架轧机孔型的内圆角数据,设定成品孔的R值,确保160方顶角与孔型内圆角的顺利过渡。另,如图1显示,按照连铸坯尺寸控制标准,对160方的成品孔槽底、槽口、辊缝以及孔高值进行精确计算,确保成品尺寸满足标准要求。同时,考虑到条形的管控、堆拉关系以及生产调试的顺行,如图2所示,对成品前孔的延伸系数、宽展系数以及相关尺寸数据,进行了精准核算,以保证生产实践正常。

图1160方成品孔图2160方成品前孔

4.2优化粗轧前3架料型尺寸

为了节约投资,及早上线生产,在不改变粗轧设备工艺布置的情况下,只对粗轧1至3架孔型进行重新设计,适当调整工艺参数即可满足要求。改造前后主要轧制工艺参数变化情况:K13~K11,料形高由(200mm、246mm)、(165mm、227mm)、(165mm、181mm),优化为(203mm、242mm)、(166mm、228mm)、(170mm、183mm),改造后按轧制工艺参数要求实施生产,各机架的咬人、轧制状态良好。

4.3其它

同时,为配合生产顺行,对轧后产线相关工辅设备,同期进行了配套优化。如:编组抛钢系统中,增加一套简易的液压推钢装置,辅助160方坯顺利抛钢至编组;热锯重新测算锯切中心线和电机功率,符合160方锯切要求;冷床下线选用专用吊具以及线下端部喷标等等。

5改造后的效果

5.1通过对160方成品头中尾尺寸的测量,结果与工艺要求相一致,符合钢坯尺寸标准。

5.2棒材三线厂以圆棒产品为主,新增了方坯产品,丰富了产品结构。

5.3针对高端线棒材的产品开发,提供“一火”的生产服务,可通过高温加热、延长时间、大压下等工艺手段,减轻或减少下道“二火”加热、轧制工序的相关问题。

6参考文献

[1]型钢孔型设计(第2版)赵松筠唐文林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