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园林空间尺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6
/ 2

城市居住区园林空间尺度探究

李燕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随人们对居住环境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建设得到空前的重视,但同时,高速发展也带来很多问题,如对标杆案例盲目的模仿和抄袭随处可见,但由于对空间形成的内在尺度机制缺乏正确的把握,对平面图形图案的简单模仿产生很多失败的案例,造成景观尺度感和使用功能的缺失。基于此,本文从具体项目实例出发,以具体设计实践,通过实地考察、测量、调研,探讨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舒适、宜人、适用的空间营造尺度控制方法,以期促进人性化社区景观营造。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空间尺度

引言:

尺度是园林空间景观形成的重要元素,也是衡量空间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居住区园林景观空间营造更加注重人与环境直接近距离的交流互动,强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人的尺度”完成的视觉审美体验和各种休闲游憩活动,因此,寻找一些支撑园林空间尺度设计的数据来解决这些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对居住区园林景观项目的研究,探讨如何利用各种景观尺度构成要素创造宜人的社区空间。

1园林空间构成的要素

1.1“路径”的尺度

在园林空间中,人们总是在路径上移动、观察、体验、欣赏空间,所以,人对园林空间的感知是依托于路径而存在的,这里的路径表达的是人的游览动线,不仅仅是指在道路上,还可以是在广场、草地、水体游船等一切空间内部景观要素中。

1.2“边界”的尺度

在园林空间中,边界可以是单一空间的边界,也可以是多个连续空间的不同尺度的边界共同形成,如前一个空间的边界低矮,后一个空间边界较高则与前一空间边界重叠成第一个空间的边界,对园林空间而言,存在多重边界的情况。边界的高度和通透性决定了边界对空间的分隔作用,园林空间不同于建筑空间和城市空间,其构成空间边界的要素常常并非实体的建筑,一些景观要素如道路、植物、通透的亭子廊架、墙体等都可以成为园林空间的边界线,这也使园林空间的边界有时并不是隔离的屏障,而是凝聚的缝合线,可以形成空间的围合和渗透。

1.3“空间”的尺度

空间的尺度设计即包括由各种景观要素构成的“空,,的空间尺度,即其长度、宽度、高度、围合度等形成的不同尺度感也包括由空间组合而成的各种空间序列的组合关系和距离,及不同的空间与路径的尺度关系。另外,空间尺度也受到功能尺度要求的限制,无论哪种大小和形式的空间,必须客观地满足其使用功能所需要的二维或者三维的量,如园林空间中道路的尺度必须要满足行人或车辆的空间尺度要求。

1.4“节点”的尺度

节点的尺度设计根据其作为空间或点景物的不同表现形式,采用相应的设计手法,如节点作为空间的视觉焦点,可以通过夸张的比例形成深刻的视觉印象作为空间转换的节点空间,可以通过大小尺度空间的变换产生生动的空间经历。节点的尺度设计还包括节点空间的出现节奏和频率,以通过路径尺度的长短变化控制节点的节奏。

1.5“标志”的尺度

标志物的尺度设计根据环境的需要与空间、边界形成对比或协调的关系,产生不同的尺度感,还可以通过标志物的布置,如水池、雕塑、孤植的树木建立空间的度量关系,标志物既可以增强路径的方向感,同时便于人们对空间尺度的“度量”和记忆。在园林空间中,以上的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空间由节点组成,由边界限定其范围,同时通过路径在其中穿行,偶尔布置的标志物提示空间的特征,所有的意象要素相互有规律的穿插重叠,形成园林空间完整的意象。被意象的空间同时是被“简化”了的空间,更利于对空间尺度的研究。

2实例研究

2.1工程概况

某居住区总占地面积479700m2,共由98栋高层、多层、联排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859761m2,总人口约15000人,景观面积约300000m2。该住宅项目是一个追求优质生活的轻度混合型社区项目,在物质上提供了中产市民追求城市优越生活的可能,户外空间成为表达社区品质的最直接的语言,也是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该项目的景观设计追求在物质和精神的层面上有所作为,关注人性化尺度景观空间的塑造,与环境为友,实现单向度的物质营造背后丰富的景观价值体验。

2.2总体布局空间序列尺度

小区内的公共园林空间为混合式布局,包括中心式、线式和串联式几种组合方式。中心布局的大型的园林空间,占地超过,,成为整个居住区的核心公共空间,中心公共绿地与小区中最远的住户距离小于线式布局的空间沿楼间的水系展开,宽度在以上,长度达串联式布局的组团空间面积也都超过,。各种不同尺度的园林空间呈网络式的序列组合,布置间距基本保持在左右,园林空间的尺度规模和序列布局尺度较为合理。

2.3中心公共园林空间休息场地布局及规模尺度

以整体空间效果较好且人流量最大的B区中心花园为例分析该住宅区花园休息空间分布情况。比如休息空间分布情况,不同尺度的独立点式空间与线型空间串联,以可以内的小尺度空间为主,各个空间之间的间隔距离大多在几十米到百米之间,非常适合居民散步和休憩使用。笔者针对小区居民户外主要活动内容和喜欢的休息场地做了调查,人们的户外活动主要是散步、带孩子玩、玩耍和健身,喜欢的休息场地是有遮荫的座椅、亭子等场地。因此应在步行系统中布置更多的小休息空间和设施是非常必要的,该住宅花园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利用各种尺度规模的空间布置亭、廊、座椅等休息设施,给人提供聊天、聚会、短暂停留休息的地方。节点空间的布置距离基本在以内,人们可以轻松散步,体验节奏舒缓的空间序列尺度变化,并选择各种活动空间。这一路径变换的长度比古典宅园的节点空间路径变换尺度长一倍,也表明现代居住区园林空间的尺度受大众服务性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大。

2.4道路空间的尺度

小区内道路包括主干道、宅间甬路、公园和花园中的小路,不同级别的道路由其功能决定尺度。车行主干道的规划宽度为7m,人行道2.5m、1.5m两种尺度。对公共步行道而言,最小道路宽度是1.2m,小区中2.5m宽的人行道,上有林荫树遮荫,边缘绿地放坡,结合1.5m以下低矮的灌木、草地围合,人们行走在这种尺度的道路上感觉十分惬意;1.5m宽是满足两人双向行走的最小尺度,但这个尺度,陌生人面对面行走也会感觉个人空间被干扰,带来不舒服、不安全感。通过实际使用的调查,该住宅区这种人口规模约1.5万人的社区人行道的宽度应在2.5m左右,这是一个既不浪费空间又非常人性化的尺度。社区公园和花园中的小路则是另一番感人的情景。花园中的主要人行道路宽度为2.5m,支路2m,部分园路为布置休息座椅局部扩大到3~5m。这是一个舒适而适用的园路尺度级别,能够较好的满足人流通行、休闲、散步的要求。但是宜人的道路尺度并不是单纯的通过宽度实现的,道路空间形态是由其周围景物塑造的,此项目的园路空间,主要是通过人工地形、植物来营造道路空间宜人的尺度感。

3总结

合理的空间尺度给景观品质带来的正面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景观设计师头脑中基本尺度概念的形成也需要具体的数据支持。但空间尺度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科学数据”与主观感受相结合。本文通过对实际花园景观空间尺度的研究,结合具体数据分析空间尺度对景观效果营造的作用,总结相关场所的尺度感、空间利用方式等,以期为居住区景观的空间尺度设计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41.

[2]郭增英.植物布局空间的量化分析——以东郊宾馆为例[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