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网损管理与降损问题研究徐红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网网损管理与降损问题研究徐红梅

徐红梅葛小燕候林鹤吴德茂

徐红梅葛小燕候林鹤吴德茂

国网怀远县供电公司安徽省蚌埠市2334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也得到了深入的发展,电力行业的市场竞争也逐渐趋于激烈,这就大大增加了供电企业的经营难度,缩小了电力企业的利润空间。衡量电力企业线损高低的主要指标为线损率,能够对电力系统经营管理、生产运行和规划设计水平进行综合体现和反映,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电网经营企业的经营状况。加强线损管理,能够明显提高供电企业的经营利润,实现节能降耗、多供少损的经营目标。基于此,本文对电网网损管理与降损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电力企业;电网网损管理;降损问题;措施

在电力企业中,电网网损也可以被称为电网电能损耗,一般是指电能在输送过程中,由于人为和环境等因素,电能在其中各个环节产生一定的损耗和损失,网损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比被称为线损率,线损率直接反映了供电企业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的水平,同时也代表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如何降低线损是电网线损管理的关键。

1降低网损的重要性

经济的迅速发展刺激了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电力生产的主要目标就是在保证电网安全的前提下将生产成本控制在最低范围内,实现节能降耗,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益。然而由于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限制,电网网损管理多停留在统计阶段,数据量少而难以做到精细化管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通过从多方面分析影响网损的主要因素,从技术和管理两个角度寻求降损改进措施将是加强对电网网损管理,降低网损率,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与节约我国电能资源长远目标的重要途径。

电力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稳定发展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因此,对于电力企业来说,除了倡导科学发展观、走节能减排之路外,最重要的是不断增加企业的收入。电网网损问题的存在无疑是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一般说来,网损率越高,企业的损失就越大。因此,加大力度降低网损,使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仅有利于实现节能降损的目标,于企业而言,更是有利于增加电力企业的收益。只有这样,电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胜,才能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电网网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技术方面

技术方面的线损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电网结构不合理。电源与配网不协调发展,老旧及高耗损设备未能及时更新;二是负荷中心偏离电源,长距输电增加损耗;三是电网负荷分布不均。变压器偏离经济运行区间,以致增加电能损耗;四是无功补偿缺失或补偿过度。用户设备电容的实际使用不足,导致电损运行调节能力下降,增加损耗,降低电能质量;五是变压器容量与负荷不相符,容量与负荷出现较大差距,引起损耗增加;六是不均衡的三相低压线路负荷,导致中性线电流增加,加大损耗。

2.2对网损管理缺乏综合系统性认识

网损指标完成情况是网损管理水平高低的体现,然而当前电力企业对网损管理工作全员参与力度不够,没有具体的降损措施,物质及技术支持等得不到保障。网损管理工作几乎渗透到供电企业日常工作的每一个角落,网损管理没有一个清晰的界限,而各单位、部门又有自己的主营业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3电网网损管理的降损措施

3.1明确线损管理方向

线损率是电网经营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线损管理是涉及并涵盖规划计划、建设改造、生产技术、调度运行、电力营销、电能计量等诸多部门和专业的综合性管理。虽然长期以来电力企业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总是给人以抓局部工作的感觉,缺乏整体意识,实践效果不尽如人意。应在系统梳理线损管理工作范围的基础上,理清各项工作的内在联系,明确线损管理的重点方向。

3.2技术管理措施

规范电网规划的合理性,对电网结构的进行改造,对电网进行升压改造,简化电压等级,减少重复的变电容量,合理确定电网经济运行方式;优化电网布局,变压器靠近负荷中心,线路由电源向周围辐射,缩短供电半径。

安装无功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应用水平,通过合理分布电容器,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监视系统的无功潮流,减少无功电能输送,尽量使无功就地平衡。对无功补偿设备进行定期巡视检查及在线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正常投入运行。

合理调整输配电变压器台数、容量,达到经济运行。优化电网结构,加强检修管理,提高检修质量,开展带电作业,减少线路检修停运次数。控制计划检修,制定合理限电方案。在设备检修,排紧工作时间,缩短非正常方式运行时间。在电力供应紧张期间需要限电时,优先对线损高的区域和馈线采取措施等等。加强电压管理,确保母线电压及线路电压在额定范围内。合理调整负荷,提高负荷率。改进变压器结构,降低变压器损耗。增加无功补偿装置,按照季节特点,根据负荷和电压的变化及时调整无功补偿容量。准确确定负荷中心,调整线路布局,减少或避免超供电半径供电现象。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分接开关位置,根据电压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3.3强化计量装置管理

电力系统计量装置主要包括二次连接导线、互感器及计量表计等几个组成部分。现阶段,大部分供电企业都仅仅关注计量表计的管理,通常表现为强化进口表、换全电子表、换代升级等方面的管理,然而却不重视对于计量装置的综合管理措施。部分供电企业受到近年来管理技术和设备升级换代加快,以及户表数量较多邓因素的影响,并非全部的计量装置(包括互感器的计量表计)都能够建立档案并进行规范化管理,还有很大一部分的计量装置并未建立管理档案,因而并不知道这些计量装置的实际维护状况和使用年限。线损管理的主要内容在于计量管理,若剂量不准确,则降损也就无法实现。所以,线损管理的主要目标在于实现计量装置的档案管理,定时进行互感器轮换和计量表计轮换,而却,在计量装置安装过程中,要加强防窃电装置的管理和应用。

3.4深化管理模式改进,加快信息化结合步伐

在电网线损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势下,我们除了加强管理外,同时也应该从以往的管理模式上查漏补缺,深化管理模式的改进。在信息化时代背景,推进管理模式的全面升级已经成为了必要。近年来,由于配电网管理难度大,其工作效果一直达不到预期标准,这其中很大程度上就受到了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有鉴于此,管理部门应建立起全新的信息管理系统,科学的实现最优管理,减少部分岗位的人力资源浪费,实现最合理最有效的线损管理。在城市配电网的建设中,也应同时加入监测及统计管理设备的安装,保证配电网线损情况的全局掌握,以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最快最好的解决线损问题。

结束语:

电网网损管理和降损工作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和艰巨的任务,管理工作和降损措施能落到实处,将会大大减少电能的耗损,使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的网损管理和降损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着手,依靠先进的技术和高效的管理,明确降损指标,从而不断实现整个电网系统的优化升级,实现电能的高效利用,保障供电企业的持续、高效、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松.谈供电企业电网线损管理和降损措施[J].通讯世界,2015(21)

[2]梁瑞莹,黄玉昆.城市电网线损管理与降损措施探讨[J].机电信息,2014,(9)

[3]曾熊鹏.探讨配电网的网损现状与降损措施[J].信息化建设.2015(10)

[4]刘军.电力供电管理中的线损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学中国人,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