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检验中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临床免疫检验中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于晓英

于晓英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1505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02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1例患者,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免疫检验方式,观察组采取的是质控免疫检验,对比两组临床检验情况。结果:观察组的AFP、Ca199、CEA以及Cal25等指标比对照组要低(P<0.05)。结论:临床中使用免疫检验的时候,需要对质量进行控制,能够让检验的结果更加准确有效,为临床中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重要性措施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importanceofqualitycontrolinclinicalimmunoassayanalysis.Methods:202patientsadmittedtoourhospitalfromJune2013toJune2014werepidedintotwogroups,101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and101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Thecontrolgroupadoptedroutineimmunetest,whiletheobservationgroupadoptedqualitycontrolimmunetest,andcomparedtheclinicaltestofthetwogroups.Results:TheindexesofAFP,Ca199,CEAandCal25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low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Qualitycontrolisneededwhenusingimmunoassayinclinic,whichcanmaketheresultsofimmunoassaymoreaccurateandeffective,andprovidereliablebasisforclinicaltreatment.

[keywords]clinicalimmunity;testing;qualitycontrol;importantmeasures

目前,我国的医疗水平发展越来越快速,免疫检验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人们对于临床检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用免疫检验的时候,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因为如果分析前质量控制不达标,那么检验精度,检验水平,患者等各方面的因素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导致结果出现误差。我们为了让临床检验误诊率降低,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开展了研究,对该措施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现有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202例在本院住院的患者进行分析,男性109例,女性93例,最小28岁,最大64岁,平均(34.2±5.3)岁,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两组患者各101例,其一般性資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可以开展研究。

1.2方法

1.2.1仪器试剂为患者进行电化学发光法(ECLLA)检测,实验仪器使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实验试剂应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配套试剂;进行操作时,均严格根据操作规程进行。

1.2.2检验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免疫检验,观察组使用质量控制检验,对检验的前中后各个阶段进行质量控制。

1)分析前质控:根据研究表明,有75%的实验误差是在分析前发生的。因此为患者提供免疫检验时,需要对质量控制给予重视,用完善的检验制度来提升检验的准确率。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采集、送检标本:将标本送到各科室时因为过程涉及的人员多,容易受到的影响因素多,常常出现误差。检验人员应该和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医护人员检验的规范意识;②制定标本拒收制度:对于条形码不规范、血溶标本的情况检验人员应该拒收,对不合格科室、送检员等信息进行记录。

2)分析中质控:①选择恰当的检验方式能够让检验的结果更加准确有效;②规范操作: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技术能力和水平,降低因人为因素而引起的结果误差;③加强室内质控:可以对室内检验工作进行质量管控,让工作准确度提升,所有检验仪器应该妥善的维护和养护,避免仪器功能受到影响,引起检验误差。

3)分析后质控:①确认检测结果:做好室内监测工作,为申请者各检验项目进行对比,检验人员要认真核对检验的结果,保证质量控制符合标准,然后将检验报告完整填写好;除此之外,检验人员应该将数据进行保存。②和医生进行信息互通,倾听医生给予的建议,加入患者病情研讨中,如果检验结果和患者症状不相符合,需要对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寻找和分析。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免疫指标变异指数进行观察对比,主要包括AFP、Ca199、CEA以及Cal25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以(x±s)表示计量数据,应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变异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目前,我国的医疗水平发展越来越快速,免疫检验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人们对于临床检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免疫检验是临床中比较常用的检验方式,使用非常广泛,可以给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检测结果能够对治疗产生影响。根据很多的研究来看,临床免疫检验前使用质量控制,可以提高检验的准确度,让患者获得的治疗效果提升,临床中免疫检验受到的影响主要来源是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类,外源性的影响包括标本溶血、污染、凝固等,标本溶血是因为采集血液的时候没有进行规范操作,或者使用的仪器不合格,内源性因素有类风湿因子、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等因素所引起的。免疫检验工作程序比较繁琐,内容繁杂,检验结果受到很多的因素影响。为了让免疫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得到提升,对分析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对检验进行了质量控制,检验者的能力也有了相应的提升,严格把控了标本的质量,对照组单纯进行常规检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AFP、Ca199、CEA以及Ca125等指标平均变异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总而言之,质量控制应用于免疫检验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检验的准确度,让患者的检验更加有效,对患者的治疗能够起到较大的帮助作用,其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参考文献:

[1]王紫芳.对比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3):505-506.

[2]刘洪波.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对比[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3):517-518.

[3]张蕾,沈婷,方传祺.糖尿病诊断应用生化检验临床应用分析及临床价值观察[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3):595-596.

[4]俞璇,张莺莺,欧成举,等.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其影响因素[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36(2):157-158.

[5]丁杨,鲁琴,胡寅.死后生物化学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法医学诊断中的应用[J].法医学杂志,2016,32(4):273-276.

[6]汤伟.五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7,17(10):614-617.

[7]高科,陶娟,范宁,等.联合检测三种生化指标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現代检验医学杂志,2016,31(4):117-120.

[8]詹颉,张华,闫福堂,等.血清NGAL与Cr,BUN,RBP,Cys-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6,31(4):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