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偏头痛在中医内科治疗中的体会邵亚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浅谈偏头痛在中医内科治疗中的体会邵亚楠

邵亚楠

(淮安市中医院;江苏淮安223001)

摘要:目的:分析偏头痛在中医内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纳入偏头痛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川芎天麻散治疗,按中医辨证分型予以方剂进行适当加减,进行1个疗程(20d)治疗,随访半年,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37例(61.67%),显效13例(21.67%),有效5例(8.33%),无效5例(8.33%),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中医内科针对偏头痛给予对症中药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起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调节气血的作用,且不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偏头痛;中医内科治疗;应用

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A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偏头痛住院患者60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23~4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4年。本组病例的辨证分型结果为气滞血瘀型15例,气血两虚型12例、肾气亏虚型7例、肝阳上亢型10例、痰浊中阻型16例。所有患者均满足偏头痛诊断标准,对实验知情且签字自愿参与。基本资料及临床特征具有均衡性(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川芎天麻散治疗,其中主要组方为川芎、僵蚕、柴胡、天麻、白芥子、蜈蚣等。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分型治疗。肝郁气滞型患者:肝主疏泄,条畅情志,疏泄不及,则表现为抑郁寡欢、多愁善虑等。疏泄太过,则表现为烦躁易怒、头胀头痛、面红目赤等[3]。治疗原则为疏肝解郁、疏通止痛。方剂组成为:珍珠母30g、郁金10g、元胡10g、白蒺藜10g、柴胡10g、白芍12g、川芎15g、丹参15g。如果患者食欲较差,加入山楂,如果患者有便秘症状,加入龙胆草。煎煮服用,每日3次。(2)瘀阻脑络型患者,治疗原则为益气活血、化瘀、疏通经络[4]。方剂组成为:红花5g、川芎10g、生龙30g、桃仁10g、葛根30g、佛手10g、川牛膝10g。煎煮服用,每日3次。(3)风阳上扰型患者:偏头痛属于“厥头痛”“头痛”“头风”等范畴,痰浊上扰型偏头痛是常见证型,头为“诸阳之会”“清明之府”,居人体最高之处,痰浊之邪阻滞经络,清阳之气难以上升于头目,从而发病[5]。基本治疗原则为化痰祛湿、通络止痛。方剂组成为:川牛膝10g、石决明30g、白芍5g、天麻10g、麦芽30g、佛手片10g、僵蚕10g、钩藤10g。如果患者出现口苦症状,加入适量石菖蒲。煎煮服用,每日3次。(4)肝肾阳虚型患者:肝肾阴虚,水生木,肾水不足,则阴亏,肾为肝之母,则肝亦阴亏,又肝肾同源,故而亦可见肝阴不足,久则肝阳上亢,阳亢化风。临床可见头痛且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沉。治疗原则为温阳益气、滋补肝肾。方剂组成为:枸杞15g、丹皮10g、熟地15g、菊花10g、天麻10g。煎煮服用,每日3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0d。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观察各型偏头痛患者治疗后症状、不良反应。

1.3.2疗效评定标准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半年随访。疗效评定标准:治愈:半年随访中头痛症状消失,未见复发;显效:头痛症状消失,1个月随访中未见发作;有效:头痛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无效:经治疗疼痛程度没减轻并发作次数无明显变化。

2、结果

2.1按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总有效率

给予1个疗程(20天)的中医内科治疗后,经半年随访,本组病例的治疗结果为:治愈37例(61.67%),显效13例(21.67%),有效5例(8.33%),无效5例(8.33%),总有效率为91.67%,见表1。

2.2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偏头痛的发病率也有明显增,该病以反复、规律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且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疼痛程度的加深,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但就目前而言,尚未有能够从根本上治疗偏头痛的方法及药物,临床治疗多采用西药,本次研究中给予常规组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该药物主要成分为钙离子拮抗剂,通过与脑血管平滑肌特异受体相结合,产生对前列腺素导致的血管吸收的抑制作用,以达到止痛效果,但由于其无法从根本上治疗偏头痛,治疗时间较长且副作用较大,研究表明,该药物可导致患者出现嗜睡、体重增加等并发症,且对于曾有过抑郁史的女性患者,可导致其再次出现抑郁症状,影响其治疗效果。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利用中医内科治疗的方式进行对症治疗。临床上,治疗偏头痛的方式主要是选用祛风药物。但是,由于祛风药物的药性较为干燥,因此,阴虚患者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酌情使用。近年来,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有研究显示,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具有明显的效果。并且,由于中医治疗带给患者的不良反应少,长期治疗也不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过大的影响,因此,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

总之,采用中医方法辩证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病情反复发作的概率,减少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袁丽.关于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7):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