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手术患者配偶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手术患者配偶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陈玲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妇三科湖南长沙410008

【摘要】目的:讨论对于宫颈癌患者配偶焦虑抑郁情绪采取心理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宫颈癌患者配偶患有忧虑抑郁证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健康宣教,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观察时间为1周。分别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于两组心理护理前和心理护理后1周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干预,对照组SAS、SDS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较低,且低于对照组和干预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于焦虑抑郁症患者能进行有效地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理护理;焦虑;抑郁

宫颈癌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女性生殖系统,主要治疗方法是将其子宫切除。这对于患者及其配偶都会产生心理或生理上的影响,其中包括:由于患者性生活中断而导致的丧失生育能力而使生活质量下降;极大地影响患者配偶的心理、生理以及社会功能;焦虑抑郁严重的话,可产生消极的心理,严重可导致自杀[1]。因此社会关注的重点为减轻患者配偶负面情绪的影响,对于宫颈癌患者配偶的心理状态予以合理的心理护理。对我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宫颈癌患者配偶进行有效地心理护理,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宫颈癌患者配偶患有忧虑抑郁证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年龄29~54岁,平均年龄(37.2±3.8)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5±1.8)年;对照组50例,年龄28~56岁,平均年龄(39.4±4.5)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2±2.1)年。两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健康宣教,包括对饮食的指导、健康教育、手术目的等。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性心理干预。

1.2.1认知性干预

让其深入了解此类疾病,护理人员主动地向患者配偶讲述疾病的治疗以及康复的知识,通过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来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也以此让患者配偶对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治疗成功的信心,从而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

1.2.2支持性干预

通过对患者的教育及指导来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让患者了解医生及治疗的周围环境,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了解疾病,消除因不懂原因而乱猜测形成的恐惧感,主动关心患者感受,并及时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让患者了解并相信护理人员,及时跟护理人员说出内心真实感受,以便于对于患者心理问题准确的分析并加以疏导,对于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及时的缓解;家庭是人的精神支柱,家人应做好配合和支持工作,通过陪伴与理解来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以致患者早日康复;使患者解性生活知识,正确的性生活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而且有助于促进夫妻感情,有利于身心健康,分之对身心不利;让患者了解术后三个月即可正常进行性生活,不必因手术带来负担和心理压力,双方应正确对待,提高生活质量。

1.2.3注意事项

让患者配偶保持足够的私人空间,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和个人兴趣爱好,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

1.3评定标准

分别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于两组心理护理前和心理护理后1周进行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5.0,计量资料用x±s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干预,对照组SAS、SDS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较低,且低于对照组和干预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3讨论

宫颈癌患者的配偶不但要照顾患者,还对患者的疾病接受以及积极应对治疗,这不仅通过长时间照顾患者对其家属产生的身体负担,而且还应面临患者的疾病的治疗产生的无助感导致焦虑、抑郁心理。其中有许多还希望妊娠和分娩的夫妇,这个疾病对他们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并且患者配偶很难接受妻子身体的生理改变。宫颈癌手术是将患者的全子宫双附件进行切除,术后会使患者体内性激素降低,出现性欲下降、阴道干涩、高潮满意度下降等[2]。手术带来的生理受损很有可能影响到患者的性生活,从而影响夫妻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表明,宫颈癌患者配偶所存在额焦虑、抑郁等负面影响,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对于手术的成功也起到了不好的作用。因此,心理护理不仅可以通过患者配偶与护理人员的沟通来加强护患之间的信赖关系,并且可以舒缓患者配偶的情绪。让配偶亲身的体会到护理人员对于他们整个家庭的健康负责,通过心理护理让患者配偶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感,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对患者的照顾能力[3]。通过患者配偶的积极情绪感染到患者,使其积极地应对疾病及治疗,使夫妻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可提高手术治疗率和夫妻生活质量。因此得出,通过对宫颈癌患者配偶实施的心理护理,使患者配偶通过正确的心理疏导来降低其心里压力,从而得到心里安慰[4]。通过患者配偶对于宫颈癌疾病的深入了解,对于康复的信心起到了增强的作用,改变了之前焦虑不安的心理,从而降低焦虑、抑郁的程度(p<0.01)。研究得出,对于宫颈癌患者实施正确的心理护理,可对其焦虑及抑郁的情绪得到很大的改善,从而减轻其心理负担[5]。

综上所述,由于宫颈癌患者的疾病,其配偶也承担着很大的压力。我们应采用心理护理对于患者配偶,可有效地缓解他们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并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夫妻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鲍苏英.多样性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01):58-60.

[2]戴斌,陈文兵.家属同步认知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行为特征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6):50-53.

[3]刘丽,吕淑芬,吕淑琴,肖远明.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1):1614-1615.

[4]吕贤贞,丁芳,吴华美.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5):2397-2399.

[5]曾春容,冉启蓉,常涛,唐玉花,郭锡素,谭海云,陈武玉.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术前焦虑的疗效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08):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