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管理探讨

朱立军

关键词: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

1.引言

道路运输是指以道路为运行基础,以站场为作业基地,以车辆为主要运输工具,实现旅客和货物空间位移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道路运输行业经营包括道路旅客运输(班线客运、旅游客运)、道路普通货物运输、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道路货物运输场站、汽车客运场站、城市公共汽车客运、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出租汽车营运、汽车租赁和机动车维修等多个类别。由于具备较强的公众性、网络性和外部性,导致道路运输行业始终是世界各国政府监管的主要领域之一。因此,分析我国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现状,研究相应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外,美国运输部全面协调其国内道路运输任务、决策和安全,属于垂直监管模式;英国运输部采取专业分散模式,在整合环境保护、道路运输和地方事务的基础上,单独设立负责行政和服务的机构。在国内,白文元对中国与美国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在制度建设、安全检查和违法惩处等方面进行了比对分析;田明结合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监管现状,对监管职责等问题进行分析;李志强等从安全监管职责划分等9个方面,对我国交通建设领域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全过程动态循环的安全监管模式;冯雯雯等从综合监管角色定位入手,从理念认识等4个方面分析综合监管存在的问题,并从健全组织体系等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段伟利等在构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变权综合理论构建企业责任绩效评估模型;王永刚等为研究不同投入比例对民航安全监管的影响,研究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民航安全监管模型。

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2.1部分企业负责人对标准化建设认识不到位

在安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有些企业负责人认为,国家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一是加重企业负担,给企业增加麻烦;二是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只是一种形式,不需要认真对待,而且对企业没有实质的好处,因而进行抵制;三是有些企业认为通过了职业健康体系(HSE),就没有再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必要。

2.2基层员工安全教育学习相关台账不完整

运输企业平时抓安全学习,目的是要求驾驶员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自觉安全行驶,文明礼让,严禁超速超载、酒后和疲劳驾驶,确保行车安全,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可是,相关部门在对相关运输企业进行检查时发现,相关学习记录的台账不完全,如有些企业驾驶员的学习内容不明确、签字不严谨。其实,安全学习是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学习的记录就是证明企业进行了这方面的培训,这个记录其实也是保护运输企业管理人员的一种手段。一旦发生事故,势必会进行倒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平时是否进行了安全培训所承担的责任是不一样的,而企业的相关原始记录就是其培训的凭证。

2.3对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认识不足

在对企业进行现场考评及访谈的过程中,直接参与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工作人员对本体系有所了解,而没有直接参与本体系的人员(包括部分企业领导)对本体系还不够了解。如在对某企业的访谈中,员工对“一岗双责”的理解就不对。“一岗双责”其实是《安全生产法》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国务院2011年发布的第40号文件中就重点提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核心就是“一岗双责”。本体系还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专业性和可操作性,它吸取了ISO9001、职业健康体系(HSE)等的优点,结合运输企业实际编制而成。相对ISO9001而言,只不过是由政府强制推行的。(4)隐患排查工作需要加强。在道路运输过程中,人、车、路、环境是和安全有关的主要要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能监控到的是人和车,加强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的管理,可以将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在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过程中,企业对运输车辆的检查建立了相关的制度,但这些制度规定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车辆的隐患排查工作有走过场的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改善企业安全管理现状的对策

3.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落实安全生产

责任制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按规模依法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合理的安全管理机构,足额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在企业中形成安全管理的组织体系,有效地进行安全生产指挥和协调,是安全生产必不可少的组织措施。企业应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考评,对全员实行“一岗双责”,企业各级人员应明确在安全生产中应履行的职能和应承担的责任,以充分调动各级人员和各部门在安全生产方面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确保安全生产。(1)严格规范安全管理人员的任职条件,加大从业资格审查,对满足条件的安全管理人员予以录用。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合理分工,互相衔接”的原则,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内容和考核要求,形成包括全体人员和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责任体系。(2)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机制,制定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对各级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职责履行情况进行定期考核,每年至少一次。根据考核结果做出奖惩处理。

3.2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能够提高从业人员对安全的思想认识,提高其安全管理与操作的判断、反应能力,达到消除因人的失误引起的事故,从而实现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目的。(1)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学习制度,同时应当建立客运驾驶人、安全管理人员及机务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制度。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实施分级管理,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2)企业要推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做到安全宣传教育日常化。要及时分析和掌握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技术方法、事故案例及安全警示教育,普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和风险防范知识,提高驾驶员安全风险辨析和防范能力。

3.3加强车辆技术管理,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交叉影响的结果,所以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对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有重要影响。(1)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设立负责车辆技术管理的机构,配备专业车辆技术管理人员。(2)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建立车辆维护制度,企业车辆技术管理机构应制定车辆维护计划,保证车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技术规范以及企业的相关规定进行维护。(3)客运企业要建立和完善车辆日常安全检查、维护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车辆安全技术状况检测和年度审验、检验制度,特别对于临近报废车辆,严格执行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制度,确保车辆符合安全技术条件。

结束语

本文针对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旨在为行业安全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安全生产无止境,安全管理亦无止境。现阶段,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是挑战,更是促进行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机遇,行业安全管理人员需提高思想认识,加快安全管理转型升级,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和道路运输行业现代化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种鹏云,尹惠.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8,44(09):82-85.

[2]蒋延华.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的关系[J].科技风,2018(17):229.

[3]孙培良.经济视角下交通运输企业安全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8,32(01):92-94.

[4].陕西安康京昆高速“8?10”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与后续防范整改措施[J].中国应急管理,2018(02):44-47.

[5]张可信.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考核培训现状分析与对策[J].交通企业管理,2018,33(01):98-100.

[6]蒲晓会.分析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J].居舍,2018(01):163.

[7]吕翔滨.道路运输安全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7(36):204+207.

[8]李莹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安全监管措施[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8(S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