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膜炎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急性腹膜炎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王芳

大庆油田总医院普外科黑龙江大庆163001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腹膜炎术后并发症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44例急性腹膜炎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一系列具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肠胃功能进行恢复,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之后不进行特殊护理治疗,让患者肠胃功能进行自然恢复,之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患者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比较高(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系统有针对性术后护理,有利于患者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急性腹膜炎;术后并发症;护理体会

急性腹膜炎发病急,发展快,病情重,属于腹膜的急性感染,是腹部外科中最常见的病症。急性继发性腹膜炎,主要指腹腔内炎症及器官穿孔破裂所致的继发性细菌性的腹腔感染。其中如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坏死性小肠炎,非常容易产生并发症,病死率高。如不及时治疗,将死于脓毒血症。我院对44例急性腹膜炎手术后并发症临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44例急性腹膜炎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其中观察组男12例,女10例,年龄33~63岁,平均年龄(42.1±5.8);对照组男13例,女9例,年龄35-64岁,平均年龄(45.2±6.7),所有患者都符合腹膜炎的诊断标准,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一系列具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肠胃功能进行恢复,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之后不进行特殊护理治疗,让患者肠胃功能进行自然恢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满意程度。

1.2.1心理护理

加强宣传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发病原因,让他们对自己所患疾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消除其恐惧心理,减轻心理负担。生活上多和患者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主诉,多关心体贴,增加其在预防和治疗方面的有关知识,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出院时给予患者巩固性的心理护理,这样对预防患者以后类似疾病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作用。

1.2.2体位与引流

为了方便积聚在盆腔的渗出液经引流管流出,患者麻醉过后一般采取半卧位,可以改善术后呼吸困难,减少对膈肌的刺激,防止膈下脓肿的发生。要密切观察引流是否通畅,随时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味,掌握病情变化。

1.2.3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按医嘱随时观察意识的变化,认真测量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变化。本组44例患者体温在37.5~38.9℃范围内波动,一般3d内恢复正常,当体温呈现稽留热时就应考虑膈下脓肿形成。如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1.2.4加强营养

指导患者术后选用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的流汁或半流汁饮食。保证足够的营养,患者在术后1~3d可静脉给予脂肪乳或氨基酸500ml/d,以利于患者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手术患者应在肛门排气后再进食。

1.2.5合理使用抗生素

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术后急性腹膜炎感染最重要的措施,术后应早期联合足量的抗生素。使用抗生素时根据药敏试验、药物的半衰期选用敏感有针对性的抗生素,护士应保证抗生素输人体内,还要观察是否出现毒性反应。

1.2.6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嘱患者早期在床上活动,做深呼吸,增加肺活量,预防肺部感染,同时还有利于尽早恢复膀胱收缩和肠蠕动,防止肠粘连。每天在耻骨上区做扣诊检查,一旦发现有明显的浊音,提示有尿潴留,可进行热敷或膀胱按摩。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换药,密切观察伤口及其周围有无红肿热痛,以便及时了解伤口有无感染发生。

1.3统计学方法: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进行统计学方面分析,用X2进行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患者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比较高(P<0.05)(详见表1)。通过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术后护理,有利于患者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患者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进行比较,*P<0.05

3.讨论

急性腹膜炎在外科当中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术后并发症,使胃肠功能得以恢复是手术之后急性腹膜炎患者必须要经历一个重要过程,怎样尽快使肠蠕动恢复是患者手术之后得以及早康复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术前对患者评估,有计划和针对性的实施护理措施,能有效的预防急性腹膜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护理措施从模糊到量化,使护理人员工作积极主动,改变以往工作中的被动局面。同时,本次研究制定的护理措施临床执行可测量性和可操作性强,并且护理实施责任能到班到人,定时实施护理计划。掌握护理时机和技巧,在预防急性腹膜炎术后并发症护理中,术后3d内加强护理是关键。护理的重点为定时测量和动态分析体温、呼吸、血压、脉搏和意识改变,特别要警惕脓毒血症的中毒症状及体征。如出现体温升高、脉搏加快、烦躁、嗜睡、精神差、乏力、腹痛等表现,应与体温、脉搏、白细胞计数的变化结合进行综合分析,用来判断有无并发症产生。

术后遵医嘱预防过敏反应,保证静脉注射足量、有效杭生素,同时注意是否有水、电解质紊乱。观察伤口有无渗液、渗血和引流管是否通畅,注意引流液质、色、量。术后3d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护理人员应认真实施护理措施和评价,找出问题及时调整。

参考文献:

[1]赵正焕.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20例原因分析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7).

[2]蒋俊梅.腹部手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研究[J].南方护理学报,2008,11(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