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全身反应法与方位词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浅论全身反应法与方位词教学

喻莎莎

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全身反应法,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项重要方法,许多专家学者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汉语方位词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亦是一个重点。本文将首先介绍全身反应法以及方位词,然后将二者进行结合,展示全身反应法教学模式在汉语方位词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旨在证明全身反应法是初级汉语方位词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汉语教学全身反应法方位词

一、全身反应法

(一)全身反应法的定义

诞生于1960年的全身反应法简称TPR(TotalPhysicalResponse),盛行于70年代,是由美国加州圣荷西州立大学的一位著名实验心理学教授阿舍尔(JamesAsher)提出的。这种教学法主张将行为动作和语言知识相结合,通过身体动作教授第二语言,最先主要用于美国移民儿童的英语教育,是一种新型英语教学法。[安文风.全身反应法评述[J].大众文艺.1999:182.]全身反应法不同于枯燥沉闷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法,其核心要领是:在课堂上,教师以口头发号施令、指示的同时一边进行与指示相对应的肢体动作示范,这样把抽象的语言知识转化为有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的形象的肢体语言,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语言指令的意义,等到学生完全消化了语言知识时,再坐出正确的肢体动作的回应。[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2000:264.]

(二)全身反应法的优点

首先,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减轻了学生开口的压力,更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足够的学习信心。学生以理解语言为主,通过肢体动作去参与课堂有趣的活动,减少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学生说得更流畅、更准确。其次,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发展特点以及学习规律。学习者可以在想说第二语言时才说,学习者按照教师的指令作出反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情感过滤的作用。最后,全身反应教学法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生动有趣,并且充分体现了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兴趣,能够在培养他们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的同时,有效提高第二语言的教学质量。通过师生互动,使得学生融入课堂活动,不觉得在枯燥地学语言,而仿佛身临其境地在与老师、同学做游戏,进而主动地参与学习并且积极思维,语言学习也就充满了乐趣。因此,全身反应法是一种十分适合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的教学法,有助于加深对语言的印象和理解,尤其适用于第二语言学习的初学者和儿童。[黄曦瑶.全身反应法在韩国小学汉语教学中的运用——以全罗南道海南东小学汉语教学实践为例[D].兰州大学,2014.]

全身反应法的产生融合了语言学、心理学和生理学及学习理论等方面的理论。全身反应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为他们提供一个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水平,设立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这些内容和目标应尽可能的明确,并且有较好的可操作性。总之,全身反应法在初级阶段的汉语教学中是一种极好的方法。

二、方位词

人们在使用语言表达具体方位的时候,会赋予某个标志性的或者众所周知的事物以“参照”的功能,并以此“参照物”为标志,确定跟其相关的“目的物”的具体方位。[刘宁生.汉语怎样表达物体的空间关系[J],中国语文,1994,3.]同样,在想要确定某个事件发生的时间,乃至更多抽象的概念的时候,也会借助参照物的功能来确定时间或者其他抽象的概念。因此,相应形成的表示方位的词便是方位词。由此可见,方位词不仅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并且也是极为重要的。

方位词可以表示处所、时间、数量等内容,是汉语初级阶段学习者学习的一个十分重要语法点,是否能够顺利习得并正确运用,关系到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汉语口语表达与交际;同时,对于中高级阶段的留学生,正确运用方位词表达相对抽象的概念也关系到是否能将汉语表达培养得更具得体性。

三、全身反应法在方位词教学中的运用

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全身反应法比其他教学方法更具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的优点,它特别适用于较低年级的学生。所以笔者将引用自己在泰国汉语教学中的《体验汉语》(高中1)第6课《我的家》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首先,如上文所讨论的,全身反应法可以用于将词汇与动作联系起来教授。第6课《我的家》中包含了许多像“上面、下面、旁边、左边、右边、里面”一类的方位词。通过应用全身反应法,教授这些动词会会更容易,同时能帮助学生记住这些动词。为了让每名同学都亲身参与课堂活动,我们不主张进行分组。第一步,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一张桌子,利用直观图式,展示桌子的各个方位(上面,下面,旁边,左边,右边,里面)并进行教授。然后第2步就可以开始做动作了,老师双手在上面拍两下,学生要做出反应说出“上面”,并依次反复做出其他方位的动作,让学生做出反应。第2步后,大部分学生能熟悉这些词,然后第3步就能开始了。学生起立,由老师发出指令,随意说出方位词,学生反应,学生用双手在对应的位置上拍手两下,由慢到快。当学生熟悉之后,开始进行比赛,教师找出做出错误反应的学生停止参与,直至最后几名学生,对无错误学生进行奖励。然后让他们在讲台上依次发出指令,其他学生做出反应,进一步巩固。最后进行复习,老师拿着书放在桌子的不同方位,进行询问“书在哪儿?”“书在桌子的上面”以此复习本课所学的词汇“书、桌子、在、哪儿、上面、下面、旁边、左边、右边、里面。

四、总结

全身反应法是对外汉语方位词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尤其是对于较低年龄段的学生。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有较好的可操作性。总之,全身反应法在初级汉语方位词教学中是一种极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安文风.全身反应法评述[J].大众文艺.1999:182.

[2]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2000:264.[3]黄曦瑶.全身反应法在韩国小学汉语教学中的运用——以全罗南道海南东小学汉语教学实践为例[D].兰州大学,2014.

[4]刘宁生.汉语怎样表达物体的空间关系[J],中国语文,19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