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色彩的表现与规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城市建筑色彩的表现与规划

张强

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沈阳11000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在针对现代城市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城市规划的有效性以及提高人们对城市的欣赏水平,城市建筑色彩在其中占据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城市建筑色彩的表现力一直都是城市规划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能够直接将城市规划总体印象呈现出来。本文对城市建筑色彩的表现与规划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建筑色彩;作用;规划

引言

建筑物的外观形象能够直接对观赏者给予最直观的感受,让其具有美的享受。色彩设计的成功与否能够直接对建筑设计的艺术效果产生影响,人们在对建筑物进行欣赏和了解的时候,最先看到的就是建筑物的色彩搭配。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建筑单位要意识到城市规划中,城市建筑色彩表现在其中占据的重要性,将其看作是建筑设计中的一部分,有利于提高建筑物自身的欣赏度。

1城市建筑色彩的表现

1.1城市建筑色彩可以展示出建筑物的形象美

各种建筑依据各自不同的色彩,而给我们展示出了极具吸引力的魅力。高耸的楼房通过色彩,给我们展示出了城市中所具有的现代及时尚气息;公园中的亭台,涂刷成白色的墙体以及上方的黑色瓦,会给我们表达出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教堂的外墙被粉刷上白色,给我们一种神圣的感觉。总而言之,城市中各异的建筑物,拥有自身独特的色彩。同时,也给我们展示出了自身独有的形象美。

1.2色彩具有表现气氛功能

色彩表情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展示出色彩独有的气氛,利用色彩将感情进行传达是最直接的一种措施。色彩的表情与人们的心情之间有密切联系,无论是兴奋或者是忧郁等,都能够从色彩中找到与自己心境相符和的颜色。另外,色彩相互之间的搭配能够呈现出无数种变化,与人们内心中的复杂情感之间正好形成对比,引起人们的共鸣。

1.3城市建筑色彩可以表现出各异的文化以及地理环境

故宫的金碧辉煌,可以使我们感受到故宫象征着神圣与庄严,充分的展示出了在封建社会中,权力集中下的中央集权制度。而教堂多是采用白色为主调,给我们以神圣和神秘的感觉。色彩不仅可以表现出建筑各自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可以表现出独特的地理环境。南方的园林建设中,多是粉墙与黛瓦的组合,通过白色墙体、素色瓦块,再加上园林中的绿色植物,形成一个拥有冷色调的立体空间,可以使处于其中的人们缓解炎热感觉,具有非常明显的江南特色。而北方则多是采用红色为主调,从而形成具有暖色调的立体空间,可以让处于其中的人们减缓对寒冷的感觉,展示出了北方园林所具有的特点。

1.4色彩具有区别识别功能

色彩具有良好的区分作用,在建筑物建材色彩的应用过程中,通过不同的色彩标识,可以对建筑物自身的功能性和特征有所了解,并且能够强化人们的记忆。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适当的对建筑物进行色彩搭配,能够有效区分外部环境的同时,起到良好的标志性作用。

2城市色彩的表现规律

2.1自然规律

因为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植被以及自然资源的不同也会造成城市建筑的色彩风格不一样,这种建筑色彩特征尤其是在古代比较明显。例如,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因为当地石材非常丰富,也就导致了当地利用石材进行建造成为一种特色。在这两个国家的许多城市,其建筑都是由石材砌成的,一般采用的是宝色和黄褐色的大理石或者花岗岩进行建造,也是因为石材本身的色彩作用,所以当地的建筑物外表并没有过多的装饰品,一般仅仅是利用石材本身的色彩进行装饰。也有的一些建筑物为了建筑物的美观,会在石材上面雕刻一些壁画等作为装饰。总之,在这两个地域形成了以石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建筑色彩。而在同一时期的两河流域,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导致了木材等建筑原材料的匮乏,所以这个区域的居民一般只能采用土坯进行建造。由于土坯本身易碎的特点,当地人为了对土坯进行保护,发明了琉璃装饰,在土坯的外表装饰一层琉璃,这样既可以保护土坯又可以使建筑物更加富有色彩。这也是之后大量建筑物采用琉璃作为外表的主要发源地。由此可见,在古代,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建筑物的建筑风格还是有很大差异的。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个地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人们在自己建筑物的基础上不断汲取其他地域的建筑风格。这种建筑色彩随地域变化的自然规律在逐渐消失,建筑色彩向着国际化的趋势发展。

2.2历史规律

每个城市拥有自身的历史背景,所拥有的背景不同,城市建筑色彩同样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出现这种差异,除了会受到历史背景的作用之外,同时也和当地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很大的关系,所以,处于各个时期的城市建筑,均会带有时代的特征。而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的城市,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建筑色彩。因此,城市建筑色彩具有一定的历史规律。

2.3区域规律

在社会与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地域以及城市的交流逐渐的密切。不少以往具有明显地域特色性的城市建筑逐渐减少,而现在则更多的表现为建筑色彩的区域性。城市建筑所具有的区域性,指的是把功能、作用等不同的建筑依照不同的色彩加以区别。而对建筑功能的色彩区别进行分析,会得到特定的规律性。例如,在工业园区之中,人们更加的注重简洁与明快。因此,在工业园区之中,建筑所用的色彩也多是以简洁、明快的色彩为主。

2.4审美规律

城市建筑的色彩在形成的过程中都是有着一定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最终会取决于人们的审美特点,所谓的规律都是人们在一次次的实践过程中根据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形成的。因此建筑色彩一般都会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和某些象征,加上现在的技术手段,从色彩学的角度进行分系等,这样就会使建筑在外观上看起来比较赏心悦目。

3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划

3.1城市建筑色彩要遵循天人合一的原则

这种色彩要求就是说建筑的色彩能够和周围其他的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和谐画面。例如一些在河边的城市建筑,建筑的色彩应该选择与河面景色协调的,这样的城市建筑色彩才会和河周围的景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使生活在建筑里面的人也被这种融洽的氛围所带动,整天有一种舒心、愉悦的心情。

3.2应当对城市所拥有的文化加以继承

对于城市文化的保护以及继承,是人们应当尽的义务与应负的责任。在拥有自身独特特色的城市之中,为了可以使城市中的文化色彩得以保存,通常不会在建筑物附近再建设与之格格不入的商业大厦等建筑。在对一些古代的建筑做修缮处理时,也不会把建筑物之前所具有的古典色彩覆盖,确保古代建筑可以保留着独有的历史文化色彩。在城市建筑色彩规划中,同样应当对历史文化色彩加以保护与继承。在具有文化气息的古建筑物附近,建设和之更加匹配的建筑物,让城市中拥有更为浓厚的人文气息。

3.3能够充分表示城市的功能和区域功能

各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功能,例如,上海这种经济城市,其城市色彩的主色调就应该彰显城市繁华的经济,显示城市朝气蓬勃的活力。还有,即使同一个城市也会因为区域功能的不一样,各个区域的色彩也会不同。例如,北京就是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其在经济区域的建筑就应该以显示活力的城市色彩为主,而在文化传统区域的建筑就应该保留或者涂抹与周围古代建筑相协调的色彩,在政治区域的建筑就应该让色彩使建筑变得庄严。

3.4城市建筑色彩要体现整个城市的和谐原则

对于一些自然景色十分少的城市,城市的建筑色彩应该以中性色彩为主,然后根据这个主要的色彩对其他一些部分进行科学、合理的色彩搭配。对于新建的建筑,其色彩也应该与周围的建筑色彩相协调,不要使整个建筑的色彩显得非常突兀。

结语

城市的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城市建筑体现出来的,建筑所拥有的色彩属于无声的一种语言,色彩的差异可以体现出建筑的内涵与功能的差异。城市建筑色彩规划中,应当充分考虑色彩对城市建筑各方面的作用及影响,以做到建筑色彩规划工作的合理与科学,让城市显得更为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高春玲,郑小萍.论建筑色彩在城市整体建设中的作用[J].四川水泥,2016(10):189-190.

[2]季翔.基于公共艺术视野下建筑情感语言的色彩表达[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