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更新造林中整地方法技术管理的措施

/ 2

浅谈加强更新造林中整地方法技术管理的措施

陶永宽

黑龙江省沾河林业局

更新造林是林业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林业发展过程中自我完善与自我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在更新造林中,如何科学地进行工作,把握更新造林的重要环节已成为决定更新造林的关键点,并成为重点的工作内容。根据林业工作经验,整地是造林的基础,只有完善地整地才能进行更为有效的造林,也才能获得理想的造林效果。更新造林是技术难度大、制约环节多的一项造林工作,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造林方式与方法,通过整地方法的科学运用实现对更新造林先决条件和技术环节的支持,使更新造林工作能够在高效率、高质量的环境中得到保障。

1当前林业发展的状况分析

1.1林业资源的现状

我国具有绝对数量上的林业资源优势,从总体上说,林业物种资源和林业生物资源具有着分布数量和面积上的双方面优势,特别是在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时代背景下,林业面积和林业资源下滑的态势得到了遏制,林业事业终止了严重破坏的局面,已经转变为逐步恢复的局面。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林业资源状况依然十分严峻,无序的、过度的开发还时有发生,经常性的破坏还大量存在,特别是当前林业资源的恢复常以数量为主,对于林业资源的质量恢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给我们提出了资源如何优化、优化重点在哪里的问题,新时期应该从林业资源调整和建设出发,形成对林业资源数量恢复与质量提高的新方法,在实现林业现实工作任务的同时,加速林业工作整体性和全面性的发展。

1.2林业科技的现状

我国林业科技在改革开放后有了全新的发展和进步,无论从林业科技的深度,还是从林业科技的广度来看,我国林业科技都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国林业科技还存在的问题,林业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林业科技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水平依然较低,林业科技的基础还较为薄弱。特别是在林业科技的种植、整地、养护方面,我国科技上还有较大的差距,这需要林业工作者进一步地加强对林业科技的研究。

2整地方法技术对于更新造林的意义

整地的方法、运用的手段、使用的技术是整个整地方法技术的重要环节,是整个造林工作的关键和必要前提。更新造林是林业企业的重要内容,也是造林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是通过更新的方式将林业资源进行变更与优化,实现林业资源更为有效开发与利用的有效手段和方式。在更新造林中,整地方法技术的运用具有特殊的意义,由于更新造林过程中具有各类不确定性和特异性因素,所以整地方法技术的运用也就具有策略性和规范性的特点,这是提高整个更新造林成活率,提升更新造林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基矗随着社会的发展,林业企业面临更新造林的情况将会越来越多,更新造林的面积将会越来越大,这就为整地方法和技术提出了技术和管理方面要求,应该将更多的科技力量和更大的资金投入到整地方法的运用实际中,通过整地方法的不断革新和改进来实现整地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实现对整地方法变革的同时,对更新造林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更为科学的管理,将更新造林的基础工作落到技术和实践之上,为更新造林起到推动和保障作用。

3做好更新造林中整地方法的应用

3.1提高行业对更新造林中整地作用的认知

在更新造林过程中,要对造林地整地的立地条件进行改善,主要体现在对造林地土壤结构、养分和水分等方面的技术改造上。干早区造林,水分缺乏是突出的限制因子,通过整地蓄水保墒,可以有效地解决土壤水分亏缺的问题。在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整地是水土保持的简易工程,通过整地形成的微地形、水平沟、水平阶和鱼鳞坑等,将坡面的雨水、径流和泥沙存贮起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整地是通过消除有害生物的发育条件和改善造林地的热量条件两方面来减少新造幼林可能受到的危害。

3.2更新造林中整地时间的控制

除冬季土壤封冻期外,春、夏、秋三季均可整地,但以伏天为好,既有利于消灭杂草,又有利于蓄水保墒。从整个造林过程来看,一般应做到提前整地,这样有利于土壤充分热化,增加土壤有机质,调节土壤水分状况,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技术可以说是更新造林的核心,造林技术的选择对更新造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更新造林中,每一道技术工序都会影响着林木以后的生长。所以在更新造林中,一定要注重造林技术的综合应用,造林技术有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分支造林等。现将对这三种方法进行综合的阐述。

3.3分殖造林法

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及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

3.4播种造林法

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

3.5植苗造林法

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栽植技术要求高,必须先育苗。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种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

4植树造林的程序

4.1造林地的清理。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三种方式。

4.2整地方式和方法。

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乎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和块状整地。

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整地方法的研讨,使我们能够看到整地方法的科学化和技术化的重要价值。在持续的造林工作中,应该对整地方法技术不断进行潜力挖掘,形成对林业工作和生态建设更加稳定的支持。在整地过程中要立足于林业实际,建立起整地工作人员的正确认知和技术观念,通过整体方法、技术、时间等关键环节的控制,达到整地方法更为科学的应用,为整地工作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实现整地工作对于林业工作总体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姚百玉.如何正确掌握整地方法和造林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2(20):172.

[2]杨丽丽,周伟林.初探造林方法及生产中管理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0(7):46.

[3]冯宏武,关世印.论如何做好营林建设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6):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