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满分作文在你笔下诞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让满分作文在你笔下诞生

向平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黄龙镇中心学校

俗话说:文章自古无凭据,唯愿朱衣暗点头。其实,这句话也有形无形的反映着考生对考场作文评分的一些看法和“希望”,谁不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够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可?谁不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够给阅卷老师留下一个良好印象?那么,这种“认可”从何而来?这个“良好印象”又怎样形成呢?依鄙人之见,可从以下六个“要点”来把握:

要点一:选材:天织云锦用在我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也一样,没有生动,鲜活的材料,只在技巧上兜圈子,翻花样,写出来的文章必然是内容干瘪,面目可憎。只有在文章中运用生动,鲜活了材料,才能使文章充满生机,才能对读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从而把读者带进一个崭新的境界。有人说,文章不是“做”出来的,而是像汩汩的清泉从心坎里流出来的,心坎里的清泉来自何方?来自五光十色的生活,生活是个万花筒,是面多棱镜,无论是繁华的街头,还是偏僻的乡野,无论是人头攒动的商场,还是温馨浪漫的舞厅,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各式各样的瞬间短剧,我们要用心提炼,厚积而薄发,文章才会既有生活的甘醇,又有书卷的芬芳。写作上的“有米之炊”单靠在生活中观察,搜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勤于积累,《文心雕文》的作者刘勰说得好:“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要提高写作能力,还需勤于从课外阅读中采集,善于积累多种材料,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是生动的教科书,是启人智慧让人思考的范本,许多同学借助历史来展现自己的视野。屈原自沉汩罗江,司马迁忍辱著《史记》,屈原屈死风波亭,苏武牧羊守汉节……无不营造了无限丰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流传久远的诗词名篇,它们以最精练,最优美,最讲究的语言,展示了圣贤先哲们的非凡智慧,抒发了人类最好的情感,若能根据主题需要,恰如其分地引用一些,既有助于表达精练和生动,增加作品的“含金量”,而且还可以拓展意境,增添文采,营造意蕴之类。

要点二:立意:健笔凌云意纵横

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清人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红楼梦》里林黛玉教香菱写诗时说: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得立意者方能得作文”。“反弹琵琶”是一种立意创新的写法,巧用这种方法,常常会使我们的作文生现新机制,进入新境界,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例如:说到“秋”古人亦有“何处全成愁,离人心上秋”的吟叹,而刘禹锡却认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别人说“酒好不怕巷子深”,我偏说“皇帝的女儿也愁嫁”,如此这般,运用“反弹琵琶”,往往就能发现人们不曾发现的更新,更深的东西。考场上,有的命题是以“实”的面目出现,比如:桥、门、美景、我和风雨雷电……这些题目所涉及的都是生活中具体可感,实实在在的写作对象,如果采用“实”的手法,显些不太好写,那么不妨采用迂回的办法,避实就虚,可使文章显得空灵飘逸,又可收到气氛浓烈,想象飞腾的效果;有的命题是以“虚”的面目出现,比如:幸福、成长、把握、欣赏……”这些题目看起来颇为抽象甚至“空洞”,同学们容易茫然,无从下手,或东拉西扯,看不出表达的重点,那么我们必须采取“化虚为实”的办法,妙手点化了;而有些题目适合运用“托物寓意”的技法来写,比如:自信、生命、色彩、不屈的小草、悬崖之松……可以通过熟悉的、具体的、自然的东西的状摹,表现生疏的,抽象的,社会的东西,从而使主旨更加深远,寓意更加深刻,更能使读者从中接受启迪,得到教益,受到美的熏陶。

要点三:构思:裁剪妙处非刀尺

精巧而新颖的构思往往是赢取读者青睐的最重要的途径,善于谋篇,长于布局,精于筹划,巧于运思,不但是一种技巧,而且是一种艺术,它决定着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尤其是供阅卷老师评分的考场作文,在构思方面若能做到独特、新颖、匠心独运,那么作文升格为高分甚至满分将会成为现实,而巧设悬念,能扣人心弦;制造误会,能引人入胜;编织巧合,能营造意趣,笔锋突转,能震撼人心,镜头剪接,更能使文章灵动飞扬。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也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的作家们无不刻意构思,精心安排,力图使文章峰回路转,波澜迭起,给读者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审美享受。

要点四:表达:云想衣裳花想容

俗话说得好“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孔子也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只有文采飞扬方显佳作本色。中学生要想使自己的文章出类拔萃,在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就得精心锤炼语言,着意雕刻文采之花。或细语潺潺,温婉沁脾;或波涛汹涌,气势飞扬;或明快活泼,行云流水;或机智幽默,情趣盎然;或质朴清新,朗月清风;或华丽高雅,绚丽多彩……修辞,犹如语言百花苑中的奇葩,姹紫嫣红,芬芳馥郁。如果能在文章中适当地插上几枝,那么将会为我们的文章增添几分亮丽的色彩。巧设比喻,以求生动形象,铺陈排比,以增奔泻之势;拟人拟物,以求灵动活泼;大胆夸张,以显灵气飞扬;多用设问,以求启人深思;反复吟叹,以抒绵绵之情;引古征今,以增说服力;整散交互,以织错落之美……如果说思想是灵魂,那么语言便是衣裳;如果能给思想披上一身美丽的外衣,那么它便绚丽夺目,倍增魅力,令阅卷老师赏心悦目,心荡神驰。

要点五:文体:万紫千红花盛开

如何才能选择出“最佳文体”呢?在这里我介绍几种:书信使作文显得自由灵活,娓娓道来,让人觉得真实亲切;广播稿能营造视觉和听觉双重效果;演讲稿可营造出相互感染的情绪氛围;散文自由灵动,形散神聚;小小说篇幅短小,情节紧凑,浓缩生活精华;短剧集中而尖锐的戏剧冲突,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鲜明而富有个性的戏剧,语言往往能给阅卷老师带来意外惊喜;日记抒发情感的最好形式;童话、寓言、科学幻想能把人带入一个亦真亦幻的美妙世界,如果能将这些形式引入作文,肯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要点六:个性:标新立异二月花

作文的个性,在于求新、求真、求异、求美;作文的个性,在于独辟蹊径,选择新视角;作文的个性在于挖掘深度,拓展宽度;作文的个性在于匠心独运,巧于安排;作文的个性,在于“我手写我心”显露真纯。故事新编,可创新演绎;穿越时空可实现超级链接;转换视角,可出奇制胜;眉目传情,可赢得青睐;靓丽凤头,可先声夺人;威力豹尾,可曲终奏雅。作文呼唤鲜明的个性,唯有浓烈的个性色彩,才能使文章有风格,有特色。

如果平时能从这六个要点来把握,加上清洁的卷面,工整的字体,那么满分一定会在你笔下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