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儿科输液室患者临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对儿科输液室患者临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

李丹

常州市儿童医院输液室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儿科输液室患者临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68例儿科输液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34例),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治疗效果评分(95.28±3.66)分、治疗配合度评分(94.47±3.81)分及病患满意度评分(92.21±5.6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治疗效果评分(84.32±4.88)分、治疗配合度评分(85.66±5.33)分及病患满意度评分(80.23±7.39)分(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运用于儿科输液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有利于促进对患儿进行服务时质量的提升,对于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也有着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儿科输液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护理效果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医疗意识增强,人们在接受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对于护理质量要求也随之显著提高。而儿科门诊作为医院的重要窗口之一,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护理期间拥有较高的护理质量,不仅有利于促进患儿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个儿科的护理服务水平,对于整个医院声誉的提高也有着极大的帮助[1-2]。因此我院将68例儿科输液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运用其中对患儿进行了护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成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了68例儿科输液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34例),其中观察组拥有36例男性,其余为女性,患者的年龄为1-6岁,平均年龄为(3.5±2.5)岁。而对照组拥有34例男性,其余为女性,患者的年龄为2-11岁,平均年龄为(6.5±4.5)岁,两组患者之间性别、年龄和平均年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式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使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患儿进行护理工作,主要方式如下:(1)做好患儿心理护理的工作。通常情况下,在对儿科输液室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时,通常都需要为患儿通过静脉穿刺的方式进行疾病的治疗。但是由于部分患儿年龄较小,对于这种治疗方式存在着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治疗之前,护理人员需要通过充满耐心并保持亲切的态度与患儿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同时还可以通过与患儿进行游戏的方式转移其注意力,有利于患儿疾病问题的改善。(2)做好对患儿情况的巡视工作。由于通过输液治疗的方式需要较长的时间,同时由于患儿的血管非常的细。因此为了避免患儿在输液期间发生意外情况,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儿自身的情况做好对患儿进行巡视的工作。同时还要密切留意药液量及病患穿刺部位,以避免出现静脉渗漏、针头回血、针头滑脱等现象,有利于促进患儿护理效果的提升。(3)做好治疗后的护理工作。在患儿输液结束后拔针时,护理人员要对穿刺部位进行按压,保证穿刺部位准确、按压时间充分,保持轻柔的动作,以防止加重患儿的疼痛。护理人员要指导患儿家属为患儿定期复查,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经过护理后的治疗效果、治疗配合度及病患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3.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如果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治疗效果评分(95.28±3.66)分、治疗配合度评分(94.47±3.81)分及病患满意度评分(92.21±5.6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治疗效果评分(84.32±4.88)分、治疗配合度评分(85.66±5.33)分及病患满意度评分(80.23±7.39)分(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后治疗效果、治疗配合度及病患满意度的比较(x+s)

3.讨论

优质护理是在我国医疗技术水平持续提升的前提下,产生的以患者为中心、整体全面的一种拥有较高护理质量的护理方法。这一护理模式工作的开展不仅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更多地给予患者及家属精神上的尊重和护理上的帮助,对于患儿疾病问题的改善拥有良好的护理效果[3]。一般情况下,儿科门诊输液患者普遍年龄较小,患儿的自控能力和约束能力较差。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儿使用优质服务护理模式对患儿进行护理时,为了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就需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做好护理环境的改善工作,并且还要给予患儿心理安慰,以及做好治疗后的护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护理人员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保证护理操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有利于促进患儿疾病问题的改善[4]。

根据我院所进行的研究显示,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患儿进行护理之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治疗配合度及病患满意度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此表明,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于儿科输液患者疾病问题的改善拥有良好的效果,有利于促进患儿的身体健康问题的改善。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运用于儿科输液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有利于促进对患儿进行服务时质量的提升,对于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也有着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平,金小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门急诊输液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5,29(1):77-79.

[2]吴玲.对儿科输液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21(1):72-73.

[3]李淑梅.儿科输液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管理分析[J].健康前沿,2015,23(11):42-43.

[4]何秀明.开展一对一优质护理服务对门诊抽血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14(7):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