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技术在建筑节能节水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1
/ 2

中水回用技术在建筑节能节水中的应用

谭理敏

中咨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重庆市401120

摘要:中水处理方法一般是按照生产生活污水所含污染物的种类及含量、中水用途及要求的水质,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及组合,达到处理的要求。中水处理方法包括物化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等。中水处理工艺根据进水水质、水量和回用的水质、水量,综合考虑经济技术因素,最终选择最合理的工艺。充分实现节能节水的目的。

关键词:中水回用技术;建筑节能节水;应用

1中水回用概念的提出

中水回用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发挥水资源在环境和建筑当中的最大价值,从而实现水资源的有效节约。经过世界各国的积极实践,我国结合国际经验于1985年在北京正式建立了第一座中水处理设施,中水处理设施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了中水回用的系统建设。北京市在近三十年的发展当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收获了极大程度的水资源节约效益,效果十分显著。据统计,中水回用系统建设每天能够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超过20000m3,市内污水再生利用率接近40%。

北京市的城市中水回用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国内其他省市也开展了中水回用系统的建设,其中天津、青岛、大连等沿海城市,陆续打造了符合城市发展特点和城市地理环境的中水回用建设方案。以青岛市为例,青岛市于2001年开始便依托海泊河污水厂开展了中水回用试点工程,市内中水资源供应量达原供应量四倍,(何为原供应量的4倍?)并广泛应用于景观、绿化、洗车、冲厕等领域。

2中水回用技术在建筑项目中应用的现状

2.1技术中水回用成本较高

在中水回用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其需要的成本与城市中使用的自来水相比并没有太大优势,调查结果显示,国外规定的中水价格大约是自来水价的80%,而我国中水的成本比较高,一些占地面积小、规模小的中水回用企业的中水价格略高于现有的自来水价格,因此,高成本为影响中水回用技术发展的问题之一。结合我国目前的中水回用技术,生物技术为最为常见的中水回用技术,是以氧气作为介质,完成中水回用目标。然而,这种技术的使用投资成本也非常高,相应的设备非常昂贵,也会产生过多的污泥,导致污泥堆积,难以处理。

2.2用户中水回用意识淡漠

目前,我国的许多用水户的中水回用意识淡漠,没有认识到中水回用的意义,仍然质疑使用中水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所以在内心深处对中水回用比较抵触。另外,社会中缺少中水回用的推广与宣传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水回用的使用率,这些都是导致中水回用发展停滞不前的因素。

3具体应用

3.1明确系统范围

一般来讲,适用于建筑物的中水系统,涵盖了原水存储、原水处理以及供给等环节,包括了小区中水系统以及建筑中水系统,这两种系统的区别主要在于供应范围以及收集范围,具体来讲,就小区进行中水系统设计时,要充分发挥出规模效益,将小区中产生的污废水充分利用起来,促成经济效益最大化,将能利用的污水经再生处理后应用在冲洗、绿化、景观以及消防中,将不能再生利用的污水排放至专门的城市排水管网之中;就建筑中水系统而言,该系统的完善不仅需要保证较低投资,还需确保系统见效较快,所以应当从自来水这一环节开始,就将产生的中水水源输送至中水处理站进行处理,然后回用到景观用水、绿化用水、洗车冲洗以及厕所用水等领域中,最后再排放到城市排水管网之中。

3.2计算水量水质

中水回用的应用,需要计算水量,水量计算关乎到中水收集到供应各个环节需要经过的管网、需要适用的设备以及需要处理的建筑构筑物,所以必须要有严谨的数据作为支撑,而在计算水量时,需要综合考虑平均日给水量以及最高日给水量、建筑给排水量、最高日用水量以及分项给水,将这些数据进行科学的计算后,方能得出水源水量;另一方面来讲,在计算用水量时,需要汇总不同项目的不同日用水量,方能得出建筑总用水量。因此,可以根据不同中水的污染成分或是浓度得出相应的处理数据,至于污染成分与浓度则需进行实地调查,只有借助实地调查,方能得到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然后以这些数据作为基础,进行相应的估算,便能挑选出适宜的中水处理工艺,将中水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3选择合适工艺

第一,当中水来自于优质杂排水时,基于此种水中的有机物含量不高,所以在处理时需要着重于去除悬浊物以及有机物,而在色度以及浊度等方面也需达到相应的感官要求,对此,选择物化处理方式相对而言比较容易满足优质杂排水的处理要求,也即在原水进行处理的格栅之后,可以在调节池中对中水进行处理,后经絮凝沉淀便可以进行过滤,最后使用活性炭完成消毒任务,中水就成为了可以回用的水资源;第二,当中水来自于生活污水时,由于此时的水源中有机物浓度较高,所以往往需要将生化处理与物化处理结合起来,方能实现较好处理效果,但是这就需要扩充调节池的容量,否则难以应对不同水质水量的要求,处理工序也不一定能够稳定运行,例如可以增加一些生物氧化器辅助絮凝沉淀的完成,不仅能够简化处理程序,更能提升处理效率,最终经消毒之后便能投入使用环节;第三,当中水来自于二级处理出水,处理工艺相对较为简便,只需将水表面中存在的残留物、悬浊物等去除即可,当然,色度与浊度还需达到相应的标准,而为了完成该水源的处理工作,可以使用物化处理方式,也可以将生化处理与物化处理结合起来,两种处理方法都能实现较好的处理效果,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条件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

3.4对水利用进行科学管理

1)加大中水回用技术的研究力度是提高水利用管理质量的有效方式。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主导力量,中水回用技术的科技含量较高,具有技术性与实践性的特征。加大中水回用技术的研究力度,需要扩展污水科学处理工艺与技术视野,研究与时俱进的中水回用体系,会大幅降低中水回用技术的使用成本,提高中水使用的效率,弥补淡水缺乏的不足。

2)加大对中水处理管理力度。以酒店建筑为例,相关技术人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设置中水的排污管道,保证流出的污水能自动流进调节池中,同时管理好调节池的曝气机装置,确保其干净卫生,以免出现厌氧现象。调节池的作用是将原水聚集促使其流进氧化池,对于酒店中调节池的管理,需要保证出水管的足够干净,以免因毛发堆积出现节水池停止运行的问题。在科学管理之下,可以促使中水回用技术有效地应用在建筑项目中。

总之,开展中水回用技术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思路的研究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水回用技术的持续研究过程中,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成本随之提升。相应机构要想将中水回用技术充分地应用在建筑项目中,需要全面分析现阶段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现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将中水回用技术应用在建筑领域的各个项目中,进而推动国家降耗节能政策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李炳.高层建筑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6):25-26.

[2]黄育明.我国建筑中水回用工程的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20):259-259.

[3]王珏.中水回用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1):58-59.

[4]徐伟.某超高层建筑雨水回收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及研究[J].广州化工,2018,46(20):87~88+103.

[5]高将,张宝军,袁涛.绿色校园建筑中水和屋面雨水联合利用设计实例[J].科技通报,2018,34(04):19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