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风险沟通与决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风险沟通与决策研究

拜正国

(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卫生监督所宁夏泾源756400)

【摘要】作为人员密集型场所,学校一旦发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大,危害面广,后果难以控制。本文将本着防患于未然的原则,研究如何处置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风险沟通,如何做好危机决策。

【关键词】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风险沟通;决策

【中图分类号】R4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8-0302-02

中小学生免疫力低,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危人群。加上长期以来,许多中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缺乏教育经费投入,软硬件建设不到位,一些校领导对学校卫生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学校沦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灾区。据统计,2006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全国总数的70%,2007年上半年则上升到81%[1]。——在今天这个全民普及手机的社会,中小学发生的任何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都有可能被迅速放大、传播,引发群众的恐慌,独生子女家长的不满,威胁社会的稳定。

1.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风险沟通

据学者统计:常见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其它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城市学校以冬春季暴发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与学生密度大、教室不通风有很大关系;农村学校以夏秋季暴发肠道传染病与食物中毒为主,与学校条件差、厕所简陋肮脏、饮用水不佳、学生宿舍拥挤、通风不佳有很大关系[2]。仔细研究这些公共卫生事件,就可以发现它们可防、可治、不可怕。但如果不能让家长、媒体、公众、卫生部门、教育管理部门暨学校教职员及时了解到真相,则必然导致家长们惊惶失措、媒体批评、教育管理部门问责,学校教职员人心惶惶,无法形成合力共度难关,造成更大的风险。

风险在事件发生前往往是无法事先预知的,所以它一般表现为损失在时间上、后果上的不确定性,亦可描述为发生不利事件的概率,或受不利事件所造成的各种可能性。——所谓风险沟通,指的是在不确定的情形下,个体、群体暨机构之间针对风险及其相关信息交换信息和看法的过程,它的主要目的是让公众知情、说服、安慰公众,引导公众作出适当的相应反应。风险沟通应该强调公开透明、耐心倾听及建立互信[3]。——只有公共透明才能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只有耐心倾听才能让公众宣泄情绪,并汇集各方面的意见;只有建立互信才能集中起最大的力量克服危机。

综上所述,具体到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风险沟通,应做到:

(1)事前预防

中小学领导应提高风险意识,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并执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建立与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及卫生部门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合作机制,安排健康教育课;卫生计生部门向学校、学生、家长加强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食品安全知识等健康教育宣传和预防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管理措施的指导,提高学校、学生、家长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

(2)事件中控制

当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在学校暴发时,校领导必须保持镇静,迅速隔离风险,控制并减少损失面积,防止事态扩大;同时寻找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在最短时间内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将事件上报给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并通知卫生计生部门第一时间处置,防止事件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必须在第一时间启动风险沟通:还要通过手机等方式告知学生家长与媒体,且信息一定要真实客观透明,严防谣言传播,尽可能安慰家长的情绪,让人心稳定下来。

(3)事后沟通

当成功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之后,卫生计生部门配合学校展开对事件的全面系统调查分析,评估处置工作是否得当,明确责任,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和各项预防措施。这时,仍需要与各部门、家长、媒体做好风险沟通:要让学生家长重新建立起对学校的信心,向媒体回顾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过程,恢复公众的安全感。最后,与上级部门、卫生部门沟通,总结经验教训,以形成长效处置机制。

2.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决策研究

决策作为一个动词,指的是人们通过信息搜集对各种事件作出判断,做出决定的过程[4]。

具体到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决策,校领导应该提高事先决策能力——以预防为主,建立并严格执行学校卫生管理制度,督促学校卫生室加强日常检查,严格管控学生食品与饮用水卫生安全,安排学生积极接种疫苗,搞好教室、宿舍的通风,完善各项预防措施,并制定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

当学校公共卫生事件突然暴发时,必须立即进行事件中危机决策。危机一般发生突然,且面临各种复杂多样的问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紧急决策,不可能再走正常的决策程序,这就要求处置部门必须尽快获取危机的全部真实信息,在紧急预案的基础上拿出最佳方案,迅速作出决策及时处置;认真分析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分层次、分阶段、分轻重缓急地处理危机带来的各种问题。由于危机的牵涉面一般较广,所以实行危机决策时,应该在主动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充分汲取卫生部门、教职员工与家长的意见,以提高决策的合理性,并让决策获得更高的支持。

当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成功处置后,校领导就有充分的时间征询专家的意见,做好善后工作。这时的决策,主要在于寻找漏洞,举一反三,进一步提高对危机的反应能力。

3.风险沟通与决策的关系

在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中,风险沟通的水平直接影响决策质量。——作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暴发的现场,如果不积极进行风险沟通,就会迅速产生大量虚假信息、错误信息,它们会在社会上广泛、快速地传播,势必引起不可收拾的连锁反应,导致危机决策失败。因此,在危机决策过程中必须克服信息不对称,做好风险沟通,输入真实信息,输出真实信息,保证决策能够顺利实行。

4.结束语

为保护中小学学生身体健康,降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学校造成的损失,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做好风险沟通,并切实提高应对危机的决策能力。

【参考文献】

[1]章洋.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表征和管理问题[D].北京邮电大学,2018.

[2]郝敏.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8.

[3]范新泉.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风险沟通与决策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3):10478.

[4]田华,段王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信舆情的监测与引导[J].当代教育论坛,2017(02):7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