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重症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

/ 2

呼吸重症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

刘艳张丽红

刘艳张丽红(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1581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8-0267-02

【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无创呼吸机护理体会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无创机械通气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无创呼吸机的种类:有睡眠呼吸机、全自动睡眠呼吸机、家用有创呼吸机、双水平吸机。其中双水平呼吸机是目前最常用的。我科使用的即为双水平呼吸机,它的通气模式有S\T、S、T三种模式,也称多功能无创呼吸机。虽是多功能也不是任何患者都适合的,它要求病人为神志清楚,有咳嗽咳痰能力,血气分析指标达到二型呼衰标准即Po2<60mmHgPco2>50mmHg。中重度呼吸困难,呼吸频率>25次/分。禁忌症有呼吸停止、心血管系统不稳定、嗜睡、精神状态损伤无法合作的患者,有高度误吸的危险性、粘稠或大量分泌物、有颅面损伤、鼻咽部异常,过度肥胖者等不是和应用。我科自2008年以来共收治84例呼吸重症患者。在护理这些患者中,我们总结了一些体会。

1、操作步骤

1.1、解释目的和方法:在为患者应用呼吸机之前,尤其第一次使用的患者,应详细介绍无创呼吸机的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尽可能使患者了解呼吸机,消除病人的疑虑,提高病人的依从心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1.2、选择面罩:在无创机械通气的使用中,面罩的选择很重要。选择合适的面罩,能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根据病人的脸型、头部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罩。

1.3、调节固定带:根据病人头部的大小调节好固定带的长短。

1.4、调节好呼吸机的各类参数

1.5、连接管路:连接好管路后应观察其是否漏气,通畅。

1.6、病人应用呼吸机期间每15分钟巡视病房一次,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紫绀的程度,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病人是否适应。病人咳嗽、进食时可以松解面罩。

1.7、停用呼吸机时应先摘下面罩,然后关闭呼吸机。

2、并发症的护理

2.1、口鼻干燥感:为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气流持续吹入气道造成病人口鼻干燥。可嘱病人多饮水,口部覆盖湿纱布,每日口腔护理后口唇涂抹润唇膏。加强气道湿化,保持室内的温湿度,经常检查湿化器内是否有水。

2.2、眼角膜干燥:由于病人过度扭曲或固定带过松,使罩漏气。应经常检查面罩是否漏气,可将双手放在面罩的两侧,感觉是否有气体漏出。若有漏气使病人眼角膜造成干燥,应在停用呼吸机时涂抹眼高或眼药水,以增加舒适感,同时嘱病人尽量闭眼。治疗中无病人出现眼角膜病变。

2.3、紧张焦虑:紧张焦虑是应用无创呼吸机的病人,尤其第一次应用的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为了消除病人的紧张和焦虑,达到好的治疗效果,上机前的解释工作非常重要。我们耐心详细的向病人介绍呼吸机的原理、使用方法和作用,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病人将充分了解呼吸机,更好的配合,大到治疗效果。在病人带好呼吸机后,我们会守护在病人床旁,嘱病人放松呼吸,缓慢的深呼吸。应用正确的肢体语言或写字板等与病人沟通,使病人信任我们,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临床中大部分患者比较顺利,有4例病人严重恐惧,通过我们耐心讲解,病人最终适应了呼吸机,均好转出院。

2.4、面罩漏气: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们根据病人的头及面部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罩及头带,不能过松或过紧。如漏气严重可在面罩下垫湿纱布以减少漏气。

2.5、胃肠胀气:应用呼吸机时,病人常做吞咽动作,造成胃肠胀气。可使病人半卧位,用鼻呼吸,同时在口唇出覆盖湿纱布。协助病人按摩腹部以增加胃肠的蠕动。如出现胃肠胀气可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

2.6、面部皮肤的压红和破损:由于病人面部水肿、消瘦或固定带过紧,可造成压红或皮肤破损。上机前将固定带调节松紧适宜,以能伸入两指为宜。为防止压红和破损,在固定带及面罩下垫湿纱布或渗液吸收贴。

2.7、误吸:由于患者无力咳嗽或饮水进食时呛入呼吸道造成。我们尽量避免饱餐后应用呼吸机。鼓励病人有效排痰,协助病人拍背排痰,若分泌物过多或无力咳痰,应建立人工气道并备吸引器。

3、呼吸机面着及管路的护理

每日为病人消毒面罩一次,呼吸机管路每日更换,每一位病人使用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一次,以预防交叉感染。

4、小结

呼吸重症是一种反复发作、慢性的肺部疾病,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呼吸衰竭时常可导致死亡。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为保证疗效,呼吸机参数设置是关键,应根据病人不同病情设置呼吸机相关的参数。同时湿化器的温度:冬天应调整在34~37℃,夏天一般28~32℃,让病人感觉舒适,湿化效果好,利于痰液排出。因此,我们在熟练掌握正压无创通气治疗的操作技术的同时,还要耐心、细致、反复指导患者有效配合治疗;这对于提高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减少经济负担都有积极的作用。

其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有58例,2病人面部皮肤压红,5例病人出现口角干裂,由于我们及时给以处理,病人症状得到控制。58例病人中55例好转出院,其中3例由于入院时已病情危重,治疗无效死亡。治疗中无交叉感染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辰.改进慢性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策略[J].中华内科杂志,2000,39(6):369.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分会临床呼吸生理及ICU学组.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中的几点建议[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5:130.

[3]梅春源.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性正压通气的监测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7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