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裴运芳

裴运芳(大名县杨桥镇后海子联办小学河北大名056900)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美国拉扎勒斯等人的实验研究表明,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本身,对学习科目有兴趣,就可以激起他的学习积极性,推动他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现在面对学生的“减负”,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有兴趣的事对他们来说不感到负担。要让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把教学过程组织得生动、有趣,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正可满足这一需要。多媒体具有声、光、形综合表现力强,通过图象的翻滚、闪烁、重复、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等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运用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轴对称图形”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现蜻蜓和蝴蝶对话的生活情境,向学生提出问题:蜻蜓、蝴蝶和花朵为什么是一家?这个情境不仅含有丰富的信息,而且信息的提供很有层次,蜻蜓、蝴蝶是一家,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很容易想到它们都会飞,因为它们都有翅膀,它们都是昆虫,但是花朵的加入打破了学生的认知平衡,让学生感到新奇而又莫名其妙,从而产生强烈的研究欲望,再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他们初步感知了“对称”的含义。

教学“相遇应用题”,在传统教学中用线段图和一些教具来教学,学生的感知程度底,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利用多媒体,就可以将相相向而行直至最后相遇的情形用动态突显出来。在课件中小丽和小强分别用缩小的人来表示,学校用美丽的图案来表示,当发出一声悦耳的响声后,两人开始出发,相对而行,经过4分钟后在学校相遇时,又发出悦耳的响声,并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两人走过的路程。学生注意力被牢牢地吸引住了,而且印象深刻,学习兴趣高涨,发言积极,气氛活跃。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们就会更加努力和主动,为思维发展创造了一个愉悦的良好环境。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数学概念、定义等知识都比较抽象,这给小学生理解、掌握带来一定的困难,传统的教学手段,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莫过于一些课本知识远离学生生活,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师牵强附会地讲解这些知识点,结果学生还是没有真正理解。而把现代化教学引入课堂,利于多媒体对文字、图象、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的处理能力,形成声、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现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促使学生理解、把握它们的本质属性,让教学过程在教师讲得少、学生思考多中,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例如:在“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中对长方形概念的认识,教师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突出概念的要点;显示长方形,建立总体印象;分步显示长方形的形成,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连续显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启发学生自己创造,自行推测归纳概念;按多媒体课件显示过程使学生再认概念,且强化概念中“四条线段”“围成的”“四边形”等要点的理解。这样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功能把复杂的概念分解为直观形象的简单信息,利于学生自行探索、展示思维、归纳概念、理解概念。

在长方形特点的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更以它得天独厚的动态演示画面使学生能生动形象、准确地理解“对边相等”这一特点,而“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一特点,就可启发学生自行研讨实践而获得,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之在自学中创造。多媒体课件鲜明的动态演示将那些静止的孤立的东西活动起来,从而使学生较容易地找到事物间的联系,顺利建构。并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能力和方法去独立探索获取新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自行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角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射线的理解是关键,但学生对射线的认识往往又很模糊。教学时,可以利用课件,先出现一个亮点,然后由这一点慢慢地引出一条线,这条线不断延长,这时屏幕上出现的图形就是射线。这样通过观察,学生清晰地看到了射线的形成过程,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和无限长的特点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再利用这个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每两条射线所形成的图形就是一个角。这样,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形象向抽象之间过渡搭起了一座桥梁。

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加强直观,提供感知材料,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就应不失时机引导学生抽象概括,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关键看教学是否突出了“过程”。引入多媒体课件,使“过程”比传统教学展现充分。学生在快慢适宜、因人施教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完善的思维训练,更深刻地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例如:教学“连乘应用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常借助书上的插图和例题来讲解,但它是静止的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在采用多媒体的课堂里我将教学内容改编成了春游的故事情境,制成多媒体动画课件:算算有多少个同学参加春游、春游前买饮料用了多少钱、两辆客车够不够用、包船游览一共要用多少钱、饮料瓶回收等问题。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呈现,学生很快利用连乘的方法解决了一个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感官的结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以既可看得见,又可摸得着,还能用手操作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各种媒体信息。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运比单一的听老师讲课要多得多。学生获取了大量信息就可掌握大量的知识,使学生的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得以延伸。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是现代教学的趋势和需要,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应转变观念,认识到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投身到现代教学改革中,使现代化教学技术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