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波发射天台天线防雷技术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探讨中波发射天台天线防雷技术措施

杨波

摘要:受地形地势、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中波发射台容易引起雷击现象的发生,对雷击防护不力将导致广播电视设备的损坏和停播,造成极为不利影响。当中波发射台遭到雷击后,需要花费大量人财物力进行抢修和检测,以确保广播电视的稳定性,大大增加了维护成本支出。因而,如何通过有效技术措施,实现高效防雷,避免雷击带来的重大损失是中波发射台必须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防雷;措施;

1、雷电的产生及中波发射台防雷现状

雷击是一种自然现象,主要是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迅猛放电。我们所说的雷击,主要指的是云层对大地的放电,这过程中雷击自身携带巨大能量,威力极大,对建筑物、电子电气设备、人、畜等产生极大危害。根据雷电产生的机理,可将其划分为直接雷和感应雷。其中,直接雷较为猛烈,但对设备的损坏程度较低,雷电袭击中,80的设备损坏来源于感应雷。主要是由于雷电发生时,不仅产生强大的雷电流,而且在雷电发生范围内形成瞬间电磁场,产生脉冲电磁辐射,对一定区域范围的导体或用电设备产生电脉冲,从而不同程度损坏电气设备。中波发射电台主要以全固态发射机,较之电子管发射机,其抗雷能力差,极易产生过压、过流、过荷损坏。当前,中波发射台主要通过天线防雷相关措施,以避免和减少雷电对发射台带来的影响和破坏,在确保设备安全,保证广播电视稳定、安全运行发挥着巨大作用。

2、中波发射台天线防雷措施系统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带动了防雷措施的改进,中波发射台天线措施系统也在努力完善安全性能,为人民的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2.1中波发射台天线防雷措施系统的类型

2.1.1在天线底部安装半球型的放电设备,连接着铁塔和地面。一般情况下,当没有出现雷电现象时,此设备处于不工作的状态,它并不会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运转。如果出现雷电时,雷电击中铁塔时,电流通过这两个半球形的防雷设备,将电流转移到地面的土壤里面,起到了保护的功能。

2.1.2在发射器设备中安装一个阻隔电流容器,容量大概在1000-300PF之间,抗压性能好,通过阻隔电流容器,有效地将雷电流阻隔在外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1.3对于一些高的建筑物,它受到雷电的机率会比较高,所以会在高的建筑物上面安装避雷针,出现雷电时,避雷针的顶端汇集了大量的电荷,与带电的云层形成一个电容器,由于避雷针的形状设计,这个电容器的电容量就会变少,所能容纳的电荷也在变少,但云层中的电荷较多时,避雷针成为导体,连接电流和地面,形成一条道路,把云层中出现的电流直接流向地面,避免了雷电引发的灾害。

2.2中波发射台天线防雷系统出现的问题

中波发射台天线防雷系统在改进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有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造成了中波天线台的损毁,影响了正常的运行。中波发射台天线防雷系统的问题:

2.2.1放电球的防雷效果没有预期的那么好,放电球种类多,不同的放电球的效果也会不一样,放电球之间的放电间距没有一个准确值,所以有时需要多加注意,发挥放电球的最佳效果。

2.2.2科学技术需要更新,防雷系统也需要随着时代的更替,以前的旧版本不一定会符合现如今的状况,所以在防雷这方面应大胆创新,不断开拓进取,不断革新以前的旧版本,创造新方案,更好地解决雷电问题。

2.2.3由于相关人员不够细心和谨慎,致使中波发射台的天线防雷系统的监察力度不够,疏于防范和保护。这一方面就主要在于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操守。

3、防雷击的具体措施

雷击的危害十分严重,不同的雷侵入广播发射系统的方式不同。有从天空直击建筑物、接收天线、发射天线的;有从电源侵入,从其他引线侵入的;有从地电位反击的。因此,广播设备的避雷措施应是全面综合的措施。

3.1电源系统的防雷。(1)在高压变压器的高压端和低压端都必须有可靠的防雷设施。在高压端的三相电上应分别装上高压避雷器,在雷电较强烈的地区还应加装3只高频线卷,增强避雷效果。采用这种方法其目的和作用是把雷电尽可能在变压器之前泄放掉,以保护变压器和前端设备的安全。(2)在低压配电盘输入端上装一套ZGB系统的1级三相电源避雷器。将从高压变压器中漏过的残余感应雷进一步泄放,对整个设备进行第二次保护。(3)在每一部发射机的电源输入口处还要再安装1个2级三相电源避雷器,对发射机进行了第三重的保护。电源避雷器一定要做良好的接地。

3.2信号源系统的防雷。中波转播台的信号都是通过卫星接收机接收的信号。而室外的卫星接收天线是一个很容易受雷击的设备。由于雷击的电压很高,会对高频头、卫星接收机等造成损坏。避雷针的引下线直接引到接地体。另外,卫星接收机的高频输入线在进入机房前,要使用高频信号避雷器,将感应在高频头和引线上的雷电滤掉,以保证卫星接收机的安全。

3.3天馈系统的防雷。天线通常是附近最高的建筑物,容易招引雷电。如果天线没有得到良好的保护,由它引入的雷电将对发射机产生严重的破坏。

3.3.1接地。雷击时,由天线引进的雷电能量经打火隙入地。为了更好的泄放雷击电流,一是要减少地网接地电阻,天线地网是为射频信号提供回路,同时它也为雷电提供通畅的入地点。二是接地要讲究,地阻越小,雷击地电压越小,为了降低地电位差必须只有一个接地点,机房也必须要集中接地。

3.3.2石墨打火隙装置。除天线基部已安装放电球外,在天调室又接入了一只石墨放电装置,其间隙可根据实际工作电压大小适当调节。其原理是在放电隙接地线(通常用金属杆)上,穿套40只~50只磁环。发射机正常工作时,它不起任何作用,但当天线受雷击拉弧短路,而发射机保护动作发生之前,可以提高发射机的短路阻抗,从而保护了发射机。

3,3.3微亨级的电感线圈。雷电的主要能量集中在低频和直流部分,因此在天线下并联一只微亨级电感,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天调网络提供一个对地静电放电通路。由于电感线圈的感抗较小,线径较粗,有利于雷电的能量入地。但注意的是:微亨级的电感会直接影响天线的阻抗,应作为天线匹配网络的一部分考虑。同时,是为雷电提供静电泄放通路,线圈导线的直径尽可能地粗些。

3.3.4隔直流电容器。考虑到天线受雷击时,还有一部分能量会经馈线去发射机,为此,又加了一道防护。电容的容量一般选择在1000pf~2000pf,在中波频率上它不致产生过大的压降,但它的伏安量要选得大一些。当然,发射机输出功率越大时,电容选用的伏安量也应该越大。

3.3.5移相网络。为了有效地防止雷击对发射机的损坏,还必须保证在铁塔基部短路时,发射机出口处也是短路状态。根据长线理论,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这两点的相位差为180°的整数倍,从发射机到络,隔直电容器,套入放电隙地线中磁环和微亨级电感在内的各元件,都会有一定的相移引入。综合后的相移通常和π的整数倍有出入,为了把相移补偿到π的整数倍,通常要安装移相网络,来保证发射机安全运行。

结束语:要作好防雷工作必须要增强防雷意识,把防雷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来做。吸取前人的防雷工作经验,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防雷方案。才能确保人身和机器设备的安全,确保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

参考文献:

[1]金世新,梁益峰.中波发射台天馈系统的接地改造与防雷实践[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38(04):96-98.

[2]陈琼霞.与移动通信基站共址的某中波发射台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J].辐射防护通讯,2010,30(06):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