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溶洞地基处理的施工探讨毕才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高层建筑溶洞地基处理的施工探讨毕才华

毕才华

广州中煤江南基础工程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高层建筑溶洞地基处理的施工展开了探讨,对场地工程的地质特征和处理方案的设计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分析了地基施工的处理方法和质量检测,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溶洞地基;处理施工

引言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若在地基施工中碰到溶洞环境,需要得到施工方的高度重视。因为溶洞如果收到振动作用或者是附加荷载的作用下,会很大几率出现地基变形坍塌,建筑物倒塌等重大事故。因此,施工方要认真分析地形概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施工处理。基于此,本文就高层建筑溶洞地基处理的施工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场地工程地质特征

拟建场地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将土层划分为8个工程地质层。各层分布与工程地质特征如下。

①层杂填土:杂色,表层为混凝土地面或砖石碎块等建筑垃圾,下部为杂填土,主要由近10年回填的人工填土组成,土质欠均一,系压缩性不均且偏高的低强度土层,工程性能差。该土层在拟建场地均有分布。

②层黏土:灰黄色,可塑,局部软塑,为粉质黏土,含氧化铁等;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高,韧性中高;具中压缩性,中等强度土层。该土层在场地内除局部缺失外其余均有分布。

③层粉质黏土:灰色,软塑。含云母等,局部层中或层底夹有薄层粉土,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具中压缩性,中低强度。该土层在拟建场地均有分布。

④层粉质黏土:灰色,软塑为主,局部为可塑,薄层理较发育,局部夹较多薄层状粉土,稍有光泽,摇振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具中压缩性,中等强度。该土层在拟建场地内均有分布。

⑤层粉质黏土:灰色,可塑为主,局部软塑;含云母等,局部层中夹有较多薄层粉土,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具中压缩性,中等强度。该土层在拟建场地均有分布。

⑥层粉质黏土:灰色,可塑;含云母等,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具中压缩性,中等强度。该土层在拟建场地均有分布。

⑦层粉质黏土:灰色,黄褐色可塑,局部硬塑;含云母等,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具中压缩性,中等强度。该土层拟建场地均有分布。

⑧层中风化灰岩,浅灰,灰色,岩芯呈块状、短柱状,岩石坚硬,发育有溶洞(巫银平,2005),溶洞多为黏性土充填。

2.地基处理方案设计

2.1设计思路

依据桩基设计备忘录,对该大厦提出了2种桩基设计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4)。

方案一:桩基持力层为稳定的基岩,按照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要求进行“一桩一孔”施工勘察,找到稳定基岩。此方案结构安全可靠,难点是超长桩底岩洞处理实属国内罕见,且投资巨大,经济性差。

方案二:桩基持力层为⑦层粉质黏土层,此方案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工程桩施工前对土洞、溶洞进行注浆处理(陈奇等,2008),以达到基岩稳定性要求。难点在于对岩溶、土洞的注浆处理难以把握,且由于岩溶发育无规律性以及目前理论研究的局限性,对基岩稳定性的定量分析缺乏足够的依据。

考虑到安全经济因素,方案二较为切合实际。选用袖阀管注浆工艺(巫银平,2005;彭健怡等,2011),通过注浆(或注砂浆)充填土洞、溶洞,采用钻探及CT层析物探(邱庆程等,2001;牛建军等,2004)验证注浆效果,对注浆不够理想的区域加密孔距,或第二、第三次袖阀管注浆,充满土洞、溶洞。

2.2治理方案设计

根据主楼位置布设注浆孔(岩土工程手册编写委员会,1994;彭健怡等,2011),设计注浆孔纵横间距为5m×5m(图1)。第一阶段隔孔施工网距为10m;第二阶段加密到5m,注浆孔孔径130mm,孔深进入完整基岩5m。第一阶段施工结束后进行物探验证(图2),根据注浆效果加密孔距,直到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3.地基处理施工方法

3.1袖阀管注浆施工

(1)袖阀管注浆总体程序:放线定位→小片区注浆试验→大面积注浆→质量检查

(2)放线定位;根据设计图纸的孔位进行测量放线,定出注浆孔位置。

(3)小片区注浆试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在全面注浆前进行小片区注浆试验,试验区采用10m×10m孔排成方块,主要检查设计水泥用量、注浆压力和注浆效果。

(4)大面积注浆:小片区注浆试验完成后,即可大面积注浆,沿周边向内逐圈注浆。

(5)袖阀劈裂注浆单孔工艺流程:钻孔→进行第一轮劈裂注浆→灌注封壳料→安装袖阀管→清洗袖阀管内的残留浆液→凝固48h→进行第二轮次袖阀注浆→清洗袖阀管内的残留浆液→物探CT检测。

①采用地质钻机钻注浆孔,130mm钻头钻进。开钻前调整好钻机的垂直度,确保钻孔的垂直度偏差<1%,当钻进到硬塑土2m后,击入孔口护管。钻进过程中按设计要求详细记录钻遇土层,准确记录土洞及溶洞深度,记录充填物情况。钻入完整基岩m,如钻遇溶洞,则钻穿溶洞至完整基岩下5m后方可终孔

②钻至设计位置后,从钻杆内向孔内进行第一轮劈裂注浆,初步充填孔内所有土洞溶洞,当注浆压力达0.5~1.0MPa后注入封壳料。封壳料采用水泥、黏土混合浆,配合比为水w泥∶w黏土∶w水=1∶1.5∶1.9,3天龄期抗压强度约为0.3MPa。

③注入封壳料后,立即将制作好的塑料袖阀管插至孔底,并尽量使袖阀管垂直并位于孔的中央。

④待封壳料的龄期2天后,开始第一次袖阀管注浆,采用两端带双栓塞的注浆内管,在土洞、溶洞的预定深度范围内自下而上分段注入按配合比制成的水泥浆;全孔注浆段注浆完成后,拔出专用注浆枪,将镀锌管插至袖阀管底,用清水将袖阀管内的残留浆液清洗干净,以便第二、第三次注浆及CT层析物探检测。

⑤凝固12h后,开始第二轮次袖阀管注浆,注浆方法同第一轮次,浆液的水灰比调整为0.5左右。

⑥凝固7天后,进行物探检测,如波速仍未大于1800m/s,需进行3次或4次袖阀管注浆,用钻探取芯和利用注浆孔进行CT层析物探(张金莉,2007),对注浆效果进行检验。

⑦CT层析物探检测合格后,及时用水泥砂浆封闭袖阀管内的孔洞。

3.2施工技术要点

(1)施工顺序:由边缘到中间,自下而上进行注浆施工。

(2)注浆范围:钻孔控制的土洞、溶洞或破碎带

区域上下50cm。

(3)注浆区域:水泥浆注浆压力1.0~2.5MPa(套壳料开环时除外)。

(4)终灌标准:①开环后经过10~30min时间的注浆压力飙升,注浆持续2min后可终灌;②土洞、溶洞及破碎带部位每段(30cm)有效注浆时间一般为15min,视现场及控制的洞体大小可适当调整。

(5)注浆过程中如发现注浆压力长时间无法提升时,可采取以下措施:①降低注浆压力;②间歇性注浆;③提高浆液浓度;④改换注砂浆;⑤外围孔必要时加入水玻璃。

(6)冲洗并移位,钻孔注浆结束后,将注浆管插入孔底,用清水冲洗袖阀管,直至孔口返清水。

4.质量检测

治理区经第二阶段袖阀管注浆处理后,分别采用钻探取芯和CT层析物探检测方法(张金莉,2007),对注浆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取芯孔芯样完整,波速明显提高,注浆前后剖面对比见图3—图5。场地深部溶洞经注浆加固后满足工程需要,房屋主体封顶3年累计最大沉降3.82cm,满足设计要求,加固达到预期目的。场地经深部溶洞加固后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5.结语

综上所述,地基是高层建筑中的重要构成,也是高层建筑施工的基础部分,不仅要承受相应的上层压力,还需要应对下层荷载。因此,做好地基的工程施工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溶洞的地质环境内,以保障地基的施工质量,从而确保高层建筑的施工。

参考文献

[1]姜燕、杨光华、黄忠铭、乔有梁、张玉成.复杂岩溶场地下的高层建筑地基处理[J].岩土力学.2015(S1).

[2]尹育万、孙旭军.强岩溶发育地区的超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方法[J].建筑施工.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