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性焦虑障碍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心理疏导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广泛性焦虑障碍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心理疏导方法研究

张永东李吉祝李桂臣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青岛266034)

【摘要】目的:探究广泛性焦虑障碍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心理疏导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192例,已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分析引起广泛性焦虑障碍发病的相关因素,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疏导。结果:过于敏感、警惕性、适应环境能力、自信度、生活环境、遗传史均属于导致焦虑的影响因素,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广泛性焦虑障碍发病的相关因素较多,心理疏导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广泛性焦虑障碍;心理疏导方法;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3-0050-02

StudyontheRelatedFactorsandPsychologicalGuidanceMethodsof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Zhangyongdong,Lijizhu,Liguichen

QingdaoMentalHealthCenter,Qingdao,Shandong266034,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relatedfactorsof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andpsychologicalcounseling.MethodsAtotalof192patientswithpsychoacrewereenrolledinthisstudyfromMarch2015toSeptember2016,andtherelatedfactorsofpsychoanalysiscausedbytheformofquestionnairewererandomlyp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The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weregiventhedrugtreatment,andtheobservationgroupwaspsychologicalcounselingbasedonthecontrolgroup.ResultsThesensitivity,adaptability,adaptability,self-confidence,livingenvironmentandgenetichistorybelongedtotheinfluencingfactorsofanxiety.Thetherapeuticeffectofthetwogroups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P<0.05)Statisticalsignificance.ConclusionTherearemanyrelatedfactorsof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andmorbidity,andpsychologicalcounselingcanimproveclinicalcurativeeffect.

【Keywords】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Psychologicalcounseling;Influencingfactors

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临床主要表现为情绪焦虑的神经症,患者无法自控,长时间容易影响正常生活,同时对自身身体造成影响。因此,我院对入院治疗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分别进行不同治疗研究,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于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92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94例,女性患者98例,年龄为20~75岁,平均年龄为(36.67±10.02)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为(4.28±1.46)年,入院经过相关检查,符合国际疾病的诊断分类标准(ICD-10)中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且所有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不低于50分。根据数字表法将1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经初步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本组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研究的方法和目的以及预期结果,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填写本院自制的广泛性焦虑障碍发病因素调查问卷,问卷根据国内外相关资料设计,保证其适用性、有效性,同时避免敏感问题,共发放196分问卷,收回196分。

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阿普唑仑片(北京市燕京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429),首次口服一次0.4mg(1片),一日3次,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用量。24小时总量不超过4m。共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疏导,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与患者沟通,患者宣泄情绪时注意倾听,发现问题的关键,帮助患者分析导致焦虑的因素以及给生活带来的影响,进行积极引导,让患者学会自我情绪调节,对患者进行心理暗示,帮助其树立自信,正视问题并积极配合解决,同时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共同鼓励患者;同时可以使用生物反馈法、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辅助疏导患者心理[1]。

1.3观察指标

临床治疗有效率:评价标准:痊愈:焦虑自评量表评分降低75%以上;显效:焦虑自评量表评分降低50~75%;有效:焦虑自评量表评分降低25~50%;无效:焦虑自评量表评分降低低于25。

1.4统计学分析

基于统计软件(版本:SPSS19.0),建立实验数据,计数资料采用例(n)、率(%)表示,通过卡方(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达,组间比较基于t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相关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发现过于敏感、警惕性强、适应环境能力弱、自信度弱、生活环境封闭、有遗传史的患者更容易产生精神焦虑,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过于敏感、警惕性、适应环境能力、自信度、生活环境、遗传史均属于导致焦虑的影响因素,详见表1。

2.2临床治疗有效率

经比较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8.96%(95)明显高于对照组89.58%(86),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人们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大,导致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人数逐年上升。人们会对未知事物产生一定的担忧属于正常现象,但是过分的担忧会使人们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日常生活,导致患者身体出现不适情况,临床上针对精神焦虑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是药物治疗只能抑制焦虑,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患者问题,精神焦虑主要还是心理问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有着重要作用[2]。我院对入院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进行了导致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有精神焦虑史、过于敏感、警惕性高、适应环境能力差、自信度地、生活环境封闭都容易导致患者患有广泛性焦虑障碍,都属于致病的独立因素,对196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结果发现,经过心理疏导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没有经过心理疏导的患者,而且患者的焦虑情绪明显改善,进而能够有效提患者高睡眠治疗以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单大玲,刘运杰,戴济安等.精神心理健康教育大课堂模式对高血压合并焦虑及抑郁患者的干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9):3382-3383.

[2]周昕,陈姣红,袁星等.精神焦虑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心理疏导对其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28):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