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厂区生活辅助建筑设计浅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工业厂区生活辅助建筑设计浅淡

杨丹丹何永芳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北京100070

摘要:建筑的目的是取得一种人为的环境,其基本功能是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求的人造空间能够遮风挡雨。工业厂区内的建筑除了满足工业生产和为生产服务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包括一些为生产工作的人服务的生活辅助建筑,比如厂区办公楼、宿舍楼和食堂等(独立生活区内),另一种位于厂房一端毗连厂房设置。但是,随着工厂的不断充实与提高,规模日益扩大,工作人员数量增多,虽逐步建立了厂内生活辅助系统,本文就工厂辅助建筑,尤其是生活间设计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及特点,提出若干浅见,以期有助于引起讨论,积思广益,为今后应有的发展作好准备。

关键词:工业厂区;生活辅助;建筑节能环保

在我国,工厂辅助建筑(一种为厂前生活区独栋辅助建筑包括宿舍、研发、食堂等,另一种为厂房毗连辅助建筑)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建国初期,曾一度简单的搬用国外经验,建设庞大的厂前区辅助建筑,脱离国情及人民生活水平,造成过一定的浪费。以后推行“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不甚顾及厂内生活设施,使一些厂建成投产后难以正常安排职工生产中的生活问题,也影响了生产效率的充分发挥。为解应急,只好由厂方自行补建一些简易的临时性生活用房。近年来,随着工厂的不断充实与提高,逐步建立了厂内生活辅助系统,特点突出诸如铁路工厂走向世界,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人数日益增多,呈现生产辅助间面积远不足的矛盾,同时辅助建筑设计国家也未制定针对性强的专类统一规范标准。实际常是权宜行事,对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进及呈现出的一系列特点,仍未列入解决议程,所以也缺少较深入的研究。

1设计理念

根据设计要求以及项目的实际情况,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结合工业厂区建筑应该有的传统气质,与当今社会提倡环保、节能、减排及绿色等理念相结合,设计出适合工业厂区的生活辅助建筑。工业建筑是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机械设备的要求而设计的。在工业厂区内为生产工作的人服务的建筑为生活辅助建筑。这些生活辅助建筑除了要满足生产工作的人的生活需要,在建筑风格上除与工业建筑保持协调之外,还要尽量与民用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方式方法相接轨。贴临厂房建造的生产辅助建筑,从使用功能角度,设计多按照民用建筑设计,在保持风格一致的基础上,多注重方便性和舒适性。

2辅助建筑的配置方式

在过去一个时期,国内工厂辅助建筑,曾多是在工厂投产后陆续补建,因当初无统一规划,补建时只好“见缝插针”,分散在厂内边角等空地。彼此参差不齐,形体各异,大小不等,有碍厂容及其扩展,而且由于布局不甚合理,也会造成使用上的某些不便及投资上的一定浪费。近年国外工厂建设,是厂内与厂外、生产建筑与辅助建筑统一考虑,并且将有关的辅助建筑适当集中,形成全厂或以分厂、部点为单位的多功能活动中心,其形象颇有时代感和吸引力,极大的丰富了厂容及街景,投资效益也较好。国内关于工厂辅助建筑(尤其是其中的生活间)与车间相互位置的配置方式,目前在单层厂房中多采用毗连或独立式生活间,这与国外趋向一致。多层厂房比较复杂,实际工程中为简单方便起见,采用集中在厂房一端与其层高相同的多层生活间,但这种做法空间浪费较大,生活间规模稍大时问题更为突出。辅助建筑的配置方式,要综合考虑:与车间联系方便、人流组织合理、往返路线短捷、紧急疏散安全、形体美观、空间利用恰当、采光通风及相立隔离条件好、用地经济、采用定型构件的条件、车间改扩建及辅助用房维修转产的可能性等多种因素权衡确定。

3部分辅助建筑的简介

3.1存衣室——淋浴室的新型设计

据苏联统计资料表明:辅助建筑中,生活卫生用房面积约占65%,公共饮食用房约占25%,文体用房约占8%,医疗用房约占2%。生活卫生用房中,存衣—淋浴室面积约占60%-70%。(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人生产统一制服,而且数量众多,往往日常更衣与淋浴更衣合并使用,)由此也不难看出,存衣一一淋浴室在辅助建筑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其设计的好坏不仅会直接影响到职工日常生活卫生的方便和舒适,也关系到生产效率的充分发挥,所以国外对此比较重视,并有较深人的研究。存衣—淋浴室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明确各部功能使用关系,妥善组织人流,避免相互干扰和污染,并按生产卫生需要配置有关的服务房间和设施。

1)在人数较多(100人以上)的车间,一般设计用开放式衣柜或衣钩,由专人看管,更衣间利用加宽的走道。现在实际上都采用闭锁式人员专属衣柜,自存自取,就地更衣,这种方式比开放式更切合实际,因此可在以后的设计中采用。为便于就地更衣,应适当放宽衣柜间的距离;并增设座位。多雨地区的雨具存放,应在设计中予以考虑。解决办法:存衣和存雨具在衣柜设计时同时考虑;或在生活室入口处设衣钩挂雨衣,没格架放雨伞、雨鞋,以避免泥水带入室内。2)各类车间按卫生标准的规定,设置淋浴室,热加工和有毒害的车间一般都使用,喷头数量按照工厂卫生标准适当增多;而冷加工车间却很少开放使用。因此,对冷加工车间淋浴室的设置,有不同的意见。有人建议集中设置,以便于管理;但集中对冬季需要采暖的地区使用很不方便;因此,又有人说,仍以分散在车间设置为宜。

3.2厕所的设计

1)设备:为了避免大便池容易堵塞,水箱配件容易损坏,有的厂把拉水开关与厕所隔断的门联动起来,使其自动冲水;有的厂把单个便池改为连通的槽式便池,定时冲水。一般反映小便槽比小便斗好。总之设备尚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2)便池定额:卫生标准规定的大便池数基本上合适,但应考虑一定的备用系数。而小便次数比大便次数多,一般比校拥挤,建议适当提高小便池与大便池的比例,如由1:1提高到1.5-2:1;并相应放宽女厕所的定额。同时还应结合工厂生产性质特点,男女比例结合卫生标准设置设施数量3)分布:工作地点至厕所的距离,一般都接近或超过卫生标准的规定(125米及7米)。由于车间有些门不经常使用而关门,工段之间加了隔断,或因堆积东西行走不便,以及连续性生产工人不能离开工作过久;致使某些工人感到与厕所的距离太远。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在设计时应明确卫生标准规定的距离是实际行走的最大距离,而不是最合理的距离。厕所的分布应照顾到工段的划分,生产特点及人员分布等因素。对某些工段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只设有小便池。4)厕所间应尽可能靠外墙布置,以利采光、通风;在不得已而设于内部时应设自然通风孔。5)同时以功能使用集中性及方便性角度首层厕所的数量及设施应适当增多,6)盥洗室根据男女厕所布局分为集中设置及独立设置,一般采用单个的白瓷盆,同时配备烘手器、镜前照明等

3.3食堂

食堂一般布置在厂前区距离较远的车间,设车间餐室(附设加热及备餐间),一般水不能通过餐厅及食堂;由于我国人民的习惯吃现做热的实物,所以应该采用通风装置,加热间应采用机械排风;烟道及排气孔应按规范设计。另一种设置在毗邻生产辅助间内,仅设置餐厅,不设置厨房,配餐在厂前区食堂完成。

3.4办公

根据工厂企业经营体质模式特点,分为国有及私有体质,大多数根据业主需求设置,多为开敞式办公使用及部分小开间领导办公室,国有企业领导办公室同事还需兼顾国家党政机关办公使用面积标准的要求。同时根据办公性质配设会议、资料室、档案室、复印室、茶水间等。

总结:随着经济、文化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辅助建筑日趋丰富和完善。建筑设计肯定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对此要有所预计,并及早做好准备,以创造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建筑。

参考文献

[1]南京工学院.多层工业建筑设计.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76:77-84.

[2]王先杰,刘英杰.工业企业绿化设计要点[J].北方园艺,1998,(1).

[3]刘永德,现代工厂建筑空间与环境设计[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