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的现状与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的现状与进展

金杰

南通化学环境监测站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000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随之而来的是环境被破坏、资源被浪费、生态和谐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地表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需要将环境监测中的地表水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提升重视程度,加强监测力度与措施,提升监测质量。地表水监测能为防治水污染问题提供技术保障和奠定理论基础,需要重视地表水监测,以更科学的水质监测促进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改善地表水质量,防治水污染,促进生态和谐。

关键词:环境监测;地表水监测;现状;应对策略

1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的重要性

若是人们长期摄入含有污染物的水,污染物质会逐渐在人体内富集,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则会对人体某一部位甚至整体造成严重影响,诱发各类疾病,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人类死亡。而中国当今正处于发展阶段,人民生产生活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对污染排放的重视,污水等乱排乱放现象突出,导致水污染范围逐渐扩大。中国的水资源分布呈现出明显的时空不均匀状态,随着水资源需求的不断上升和水污染严峻形势的不断加重,水资源短缺现象较为严重。但人们生产生活中仍没有使用合理的污染排放控制手段和处理设备,导致水污染的形势愈发严峻,阻碍了经济的长远发展。为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必须加强对地表水的监测工作,监督人民生产生活废水、污水合理排放,促进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合理开展。

2环境检测地表水监测工作现状

2.1重视性不足

在地表水监测工作过程中,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并未形成对该项工作的正确认识,导致实际工作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由于地表水监测工作只是环境检测的一方面,且水具有流动性,因而短时间的污水监测结果并不能引起相关单位部门的重视,地表水监测和治理的效果也不明显。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对地表水监测重视程度不高,更多将其作为环境治理的一部分,实际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并不能达到既定的要求。地表水污染的构成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因化肥农药等的过度使用产生的氨氮等物质,也包括工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氰化物、挥发酚等物质。不同的污染物导致的地表水污染程度和范围存在明显的差异,若不及时进行监测处理,只是任由其污染范围扩大,程度加深,将会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社会力量在地表水监测工作开展时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仅不支持地表水监测工作开展,在地表水监测遇到问题时也不会采取帮助措施、甚至阻挠问题及时解决。

2.2地表水监测相关法律不健全

法律法规为地表水监测提供了保障和支持作用。若法律法规不健全,在制定监测体系与方案后,执行者也不会严格认真落实。但是目前,关于地表水监测专项的法律法规或条文,并没有完善和健全。没有针对性的法律来约束和管理地表水监测工程,对监测人员或流程没有起到监督、管理和约束的作用。缺乏对水污染整体情况的监测,相关管理机制也有待完善。针对环境监测中地表水监测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问题,需要健全针对性的法律法规。

2.3地表水监测技术和设备问题

我国地表水监测起步较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设备设施还需要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由于技术的限制,使得地表水监测质量和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现阶段,我国主要采取理化监测法,缺乏先进的监测技术,自动监测技术在国内没有得到全面推广。也缺乏先进的地表水监测设备设施,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在技术上进行创新,设备上加大研发力度。

3地表水监测体系的完善措施

3.1加强对地表水监测的重视程度

从目前地表水的监测可以看出,各级政府部门对地表水的监测是将其作为环境污染治理结果反馈的一个手段,并不是将其作为一种环境污染监测的对策。一般来说,环境污染治理是通过环境污染监测、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制定和环境治理措施实施三个步骤实现的,作为环境污染治理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环境检测中的地表水监测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相反地正在逐渐成为附加举措,这样的地位转变对于地表水的监测来说,是一种无形的阻碍,之所以地表水的建设会如此的缓慢,其地位的转变有着难以推卸的责任,故而加强对地表水监测的重视,是改善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措施,同样会使得监测队伍更加的专业化,其建设水平也会不断地提升。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加强对地表水监测人员的培训,保证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工作素质,从而提升地表水监测体系的建设速度。二是政府部门可以出台一些相关文件,加强各部门对地表水监测建设的关注。

3.2引进先进的地表水监测技术

目前我国的监测技术比较落后,故而为了弥补技术上的缺失,引进国外的先进检测技术是不可避免的。主要引进的检测技术有生物检测技术、遥感检测技术等等。生物检测技术能够更好地对地表水中的各类污染物质进行准确的测量,达到量化污染物的作用,重要的是能够长时间对水域中的生物危害性进行检测分析,这是目前我国地表水监测所无法做到的。遥感检测技术则是能够快速地提供污染物检测信息,并且可以为水域污染治理提供一些参考性的环境决策。水质自动检测技术则是更具备针对性和实时性,既能够对水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又能够针对不同的水域采取不同的检测方式,以便于地表水监测体系的建立。

3.3监测项目设置应符合环境实际状况

当某个区域中存在污染物质的污染源时,此区域中的地表水就可能受到污染源的影响而被污染。所以,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对区域内的地表水进行实时的监测。但是,在我国环境检测中的地表水监测工作中,在设置监测项目时,往往存在与实际环境不符的情况,导致监测结果不能客观的反映水质情况。比如,在某区域某个监测断面的最近三年的地表水监测中,生化需氧量分别为11.5、5.29、8.39;挥发酚的监测结果为0.037、0.004、0.003,两者都持续较高。而砷的监测结果比较稳定,分别为0.0002、0.0000和0.0000。因此,必须对生化需氧量和挥发酚进行分析,并加大对这两项的监测力度。由此可以发现,在设置监测项目时,要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地区,有针对性地设置监测项目,不能对所有监测都采用相同的模式。在此问题中,要设置特定的地表水监测项目,以便随时掌握污染物的含量和种类,以及区域内的地表水质量。同时,要结合历史监测数据,对检测项目进行重新确定,在监测一段时间后,再根据实际的监测情况,对监测项目作出合理的调整。

3.4优化地表水监测制度

地表水需要定期进行监测,并且优化地表水监测制度,加强对地表水水质的分析,将分析数据准确记录,根据详细分析区分污染种类,及时对功能区进行划分,并且观察污染现象的动态变化,一定要保证时刻对污染现象的观察,及时做出改善方案,收集数据,对监测力度加以完善、加强,对不同区域的地表水的水质管理进行合理的调整。地表水本身属性与地下水包含很多区别,所以在监测期间,尽量保证其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所有程序都能够按照正常规定进行,这样才能准确确定污水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地表水进行监测有利于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在对地表水进行监测时,要加大对监测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力度,合理设置监测项目,使其能够符合环境的实际状况,并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确保监测项目的全面性,从而提高地表水监测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敏.地表水监测采样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7,35(10):85-87.

[2]李娜.我国地表水监测中存在的问题[J].环境与发展,2017,29(06):159-160.

[3]吴迪琣.地表水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05):60+62.

[4]乔丽莉.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现状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03):49-50.

[5]郭晶晶.地表水监测委托服务实验室技术要求探讨[J].科技视界,2017(01):320-321.